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魍魉诡谈 > 第五十七章赶尸匠

魍魉诡谈 第五十七章赶尸匠

作者:魍魉鬼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5:46 来源:笔趣阁

龙叔的言辞愈加激烈起来,看样子这个苗裔族人对于远古的事情还有些耿耿于怀。沐清扬知道有些九黎遗民对于蚩尤炎黄之争的看法,这属于上古传承的矛盾,也不是一两句就可以说清楚的事情,所以他摆了摆手说道:“龙叔,其它的先放到一边,我倒是对莲花山里那个所谓旱魃有兴趣的很,怎么样?您老看看是不是陪我们走一趟?”

看了看笑眯眯的沐清扬,龙叔暗自懊悔自己的嘴太快了一点。先不先就确定了对面这个魍魉小子的身份和话语权,这下可是把自己搞得被动了。

“说实话,我也对这个有些兴趣,关于旱魃之类也有说法是僵尸所化,当然有机会能见识的话是再好不过,可惜如今年纪太大了,转眼就八十的人还厚着脸皮给你们年轻人拖后腿,未免也就说不过去了……这样吧!我让方卞和隋义两个徒弟带你们过去,你看怎么样?”

沐清扬当然是一百个愿意,说实话,所谓请龙叔出山不过是借口,他原本就是希望这个老人可以派徒弟之类的做个向导,如今安排可不正合心意。要说带两个年轻人上路当然要方便的多,尤其又是行家里手,这样查起来那件事也自然省事多了!

“那自然是好,只是也不知道我需要做什么准备?”

“不用了,我这里什么都是现成的,贵客你们就在这里好好休息,明天早上,你们一起上山!”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两个人和那两个赶尸匠学徒见面时,却是因为小月一句无心的话让双方都不免尴尬了起来。

“少爷,这两个人好怪!”在这个丽质天生的小狐狸面前,兄弟俩一个残手一个跛脚确实是有些自惭形秽,但骂人不揭短,小月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实在是让沐清扬也下不了台了。

“你在这样没有规矩那就回去!”

见少爷真的发火,小月马上就闭上了嘴巴,她虽然口没遮拦也只是天性纯真却不是没有脑子,刚刚话一出口就知道不对了,所以眼下这少爷给自己留了个台阶,她立刻就不敢在言语了。

毕竟是请人家帮自己的忙,沐清扬连连给兄弟俩道歉,坦陈自己平时对家里人疏于管教,以至于冒犯朋友云云。

隋义是个跳脱的性子,见对方不是故意的,连忙热心的解释了一下为什么龙叔和两个徒弟会是这种情况……

湘西民间,自古就有赶尸这一行业,学这行业的,必须具备有两个条件:一胆子大,二是身体好。而且,必须拜师。

赶尸匠从不乱收徒弟。学徒由家长先立字据,接着赶尸匠必须面试。一般来讲,要看满16岁,身高1.7米以上,同时还有一个十分特殊的条件,相貌要长得丑一点。

赶尸匠先让应试者望着当空的太阳,然后旋转,接着突然停下,要你马上分辨东西南北,倘若分不出,则不能录用。因为你此时不分东西南北,就说明你夜晚赶尸分不出方向,不能赶尸。

接着,赶尸匠要你找东西、挑担子。因为尸体毕竟不是活人,遇上较陡之高坡,尸体爬不上去。赶尸匠就得一个一个往高坡上背和扛。

最后,还有一项面试,这就是赶尸匠将一片桐树叶放在深山的坟山上,黑夜里让你一个人去取回来,只有这样,才能说明你有胜任赶尸匠的胆量。这三关顺利通过了,你便取得了当赶尸匠学徒的可能。

赶尸匠的家里,跟一般农民一样,照样“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只有接到赶尸业务时,他们才将自己装束一番,前去赶尸。他们虽赶尸,却忌讳赶尸这个名词。因而,内行人请他们赶尸,都说:“师傅,请你去走脚”或“走一回脚”。赶尸匠若答应,他便拿出一张特制的黄纸,让你将死人的名字、出生年月、去世年月、性别等等写在这张黄纸上,然后画一张符,贴在这张黄纸上,最后将这张黄纸藏在自己身上。赶尸匠的穿着也十分特别:他不管什么天气,都要穿着一双草鞋,身上穿一身青布长衫,腰间系一黑色腰带,头上戴一顶青布帽,腰包藏着一包符。

师父教徒弟,第一件事是画符,这种十分奇特的符,是在黄纸上用朱笔画上又像字又像画的东西,途中遇到意外情况,便将这种奇特的符朝西挂在树上或门上,有时也烧灰和水吞服。

同时徒弟必须学会三十六种功,才能去赶尸。

第一件功,便是死尸“站立功”,也就是首先要让死尸能站立起来。

第二件功是“行走功”,也就是让尸体停走自如。

第三件功是“转弯功”,也就是尸体走路能转弯。

另外,还有“下坡功”、“过桥功”、“哑狗功”等。

“哑狗功”可使沿途的狗见着尸体不叫。因死尸怕狗叫,狗一叫,死尸会惊倒,特别是狗来咬时,死尸没有反抗能力。死尸会被咬得体无完肤。最后一种功是“还魂功”,还魂功越好,死尸的魂还得越多,赶起尸来便特别轻松自如。

小月听得入迷,便一路追着兄弟俩要他们继续讲故事,这时隋义才发现原来这个丫头的厉害。那张小脸蛋是想哭便哭,想笑便笑,而且一副含羞带怨妩媚魅力一旦使出来,那绝对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威力,令人丝毫没有招架之力……

湘西赶尸还有“三赶,三不赶”之说法。

凡被砍头的(须将其身首缝合在一起)、受绞刑的、站笼站死的这三种可以赶。

理由是,他们都是被迫死的,死得不服气,既思念家乡又惦念亲人,可用法术将其魂魄勾来,以符咒镇于各自尸体之内,再用法术驱赶他们爬山越岭,甚至上船过水地返回故里。

凡病死的、投河吊颈自愿而亡的、雷打火烧肢体不全的这三种不能赶。其中病死的,其本人已享尽天年,其魂魄已被无常鬼勾至阎罗王那里去了,法术自然不能把他们的魂魄从鬼门关那里唤回来;而投河吊颈者的魂魄是“被替代”的缠去了。(也就是被抓了替身)而且他们有可能正在交接,若把新魂魄招来,旧亡魂无以替代岂不影响旧魂灵的投生?在冥罚中其实阎罗王对于不珍惜自已生命,故意轻生的人非常的厌恶.即便他生时不作恶,也一般不愿同意让他们立即转世,而要等待有同样轻生经历的人,方可许他转世.这也许是个漫长的过程,因此一些轻生而死的鬼魂,会使一些下三烂的手段,使一些人丧失心智而自杀!

这也就是就是前面讲过的鬼找替身。

另外,因雷打而亡者,皆属罪孽深重之人,而大火烧死的往往皮肉不全,这同样不能赶。横死之人大多是宿世恶报,故施术者亦无能为力.

还有些是弟兄两个曾亲眼见过的所谓“赶尸”,那些个骗子其实就是“背尸”而已。

他们将尸体分尸,然后在残肢上喷特制药水,防止尸体的残肢腐烂。“赶尸”的骗局是由一人乔装死人;另一人扮成“赶尸术士”。如果路途遥远两人的角色就一日一换。

“死人”头戴大草帽,将整个头部覆盖无余,连面部的轮廓也难叫人看得清楚;身着青面长袍大褂;膀臂披挂纸钱、黄表。行走时纸钱飘飘荡荡,活象旧剧里扮的孤魂野鬼;四肢捆上斑竹篾片,象是骨科用的夹板,其作用是不让手足关节弯曲,使举腿跨步硬枝梗杆,俨然一具僵硬死尸的样子!其状至为恐怖,见者唯恐避之不及。“术士”引路走在前面,形神枯稿,满面烟容,踽踽斜行,时时掉头关照后面跟随的“死人”,边走边丢纸钱,名曰“买路钱”;“死人”则沿着“买路钱”向前挪动足步,实际上纸钱成为了路标。引路人还提着一个灯笼,火光半明半灭,闪烁不定,这也是为“死人”指明去处的暗号。背上高耸耸的背一夹背;满咚咚的盛着纸钱和香蜡。就这样,一前一后,缓缓的,阴森森的,幽灵似的,走在荒郊小道,或僻静的小待小巷里。未晚投宿在鸡毛店中,点燃香蜡,焚烧纸钱,一时充满阴风惨惨的气氛,使人不敢与之接近。

到目的地两三天前,事先通知死者家属,准备好衣衾棺材,等“死人”一到,立刻将寿衣帽寿鞋给死人穿戴齐备,装进寿木。这种入殓过程,全由“赶尸”者承担,绝对不允许旁人插和旁观,正如出发时将尸体“扶出棺材”不允许窥视一样。说是在这些关键时刻,生人一接近尸体,便会有“惊尸”的危险,而入殓过程,必须在三更半夜。一切安排就绪,就是说将死者装殓以后,丧家才去认领。棺盖一揭开,须眉毕现,果然是丧家亲人,象貌宛如昨日,如今却翘翘长眠在棺材里了,伤心惨目,摧人肺腑,顿有的嚎啕大哭,有的泣不成声。“赶尸”者这时特意劝说大家不要过于悲伤,致使死者不安。幸亏他生前积有功德,得平安的返回乡土。刚经过长途中跋涉,急需安息。人们悲痛之余,感到一种既见死者后的踏实、满足、欣慰,谁还怀疑它是骗局。

其实全部秘密都在那只夹背里,表面看来是装的纸钱和笪蜡,全是掩人耳目的障眼法,分散人们视线的把戏。出人意外的是,夹纸底层赫然装着尸体。确切的说夹背内装的是死者的头部和四肢,至于主体部分,那就不知道哪座荒冢下埋藏着游子的残骸了!

真正老司或是茅山术士所用的是一般则是搬运法。这种方法赶尸原本只赶死在战场上的尸,发展到后来,老司也帮那些被官府冤枉杀死的人赶尸回乡。通常赶尸的地域范围往北只到朗州(常德)不能过洞庭湖,向东只到靖州,向西只到涪州和巫州,向西南可到云南和贵州。传说,这些地方是苗族祖先的鬼国辖地,再远就出了界,即使老司也赶不动那些僵尸了。

以前每年秋分之后,各州府县衙门都奉刑部的批文处决死牢里的死囚。本地的死囚处决后自有其家属收尸埋葬,而欲将被处决的客籍死囚搬运回故里,通常一具尸首需要请四人抬运,花费较大,而请老司赶尸返乡则相对费用少,并且可以保证中途不腐不臭,而被抬之尸一天以后就可能腐烂。一般临刑的前一天,客籍死囚的亲属和同乡甚至是那些好做善事的善人,都会凑一些银子给他们请来的老司(惯例是各着青衣和红衣的两位),买好一应物品。行刑当天,二位老司及助手以及帮忙的人都要在法场外等候。午三刻,刀斧手手起刀落,死囚人头落地。

一等到监斩官离开法场,红衣老司即行法事念咒语,助手帮忙将被斩首的客籍死囚身首缝合在一起,在由青衣老司将辰砂(最好的朱砂)置于死者的脑门心、背膛心、胸膛心窝、左右手板心、脚掌心等七处,每处以一道神符压住,再用五色布条绑紧。相传,此七处是七窍出入之所,以辰砂神符封住是为了留住死者的七魄。

之后,还要将一些朱砂塞入死者的耳、鼻、口中,再以神符堵紧。相传,耳、鼻、口乃三魂出入之所,这样做可将其留在死者体内。

最后,还要在死者颈项上敷满辰砂并贴上神符,用五色布条扎紧;再给死者戴上粽叶斗笠(封面而戴)。诸事办妥,红衣老司念毕咒语,大喝一声“起!”客籍死尸便会应声站起……

一般说来,老司赶尸除须用祖传的“神符”外,也万万少不了丹砂。这丹砂以辰州出产的最好,因而也叫辰砂。而那赶尸之术,原叫“辰州辰砂神符法术”,只因名称太长不好念,就简单地叫成了“辰州符”。

……

说到这里,兄弟两个亮亮手里一个小包,和铜锣、铜铃。

当然这可不是炫耀,他们只是向这两个外乡人表示他们是有出身的手艺匠人,并不只是两个小伙计那么简单罢了……

关于莲花山旱魃的传闻是打去年开始的,大概先是有山民过岗,见到有山坟的坟头被推翻,而后就在附近村寨里有鸡鸭牲畜无端端失血而死,最吓人是夜里有巡山守林人见过一个浑身**的“人”在山间行走如飞,那身材高大、一对手爪像是十只铁钩抓着牛羊一边蹦跃一边大嚼,那个怪物过山石裂、过涧水干,就连一路上百草花木也青烟直冒、纷纷枯死,就像是被烤干了一样!

虽然没有听到过有村民遇害,但是也有可能消息不灵通,这种案件发生在深山还没有被曝光出来的说法,沐清扬一路赶来也是为此;另外,他也怀疑这里的旱魃和地府百鬼出逃有关,这是无常神君的遗愿,所以也是不得不去过问的原因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