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色友霸三国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再上朝

色友霸三国 第一百六十五章 再上朝

作者:色如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42 来源:笔趣阁

光和五年,也就是一八二年,这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大汉周边再一次出现了众多灾祸,有战祸有自然灾害,大汉百姓的生活过得更加的艰苦,病死的、饿死的人随处可见,中土大地一片愁云惨雾。

战祸加自然灾害是黄巾起义爆发的导火索,有其的必然性,百姓遭遇到变故,农民连生存都有问题的时候,朝庭也没能好好的做好救援工作,导致大汉子民对汉庭失去了信心,人心思变。

刘楚是事先知道了事件的发展,但却无力去改变。最多就只能解决在洛阳周围的流民生存危机,但全国这么大,这么多人,力所不及啊。

刘楚还清楚记得,东汉未年一共发生了五次大瘟疫,分别是在一七一、一七三、一七九、一八二、一八五年连续爆发五次流行瘟疫,彻底将大汉子民的人数急剧减少,严重削弱了东汉王朝的国力,导致了以后的五胡之乱。而刘楚的方法,只是短暂的防御控制瘟情,对于一些已经染上疫病的病人是没有医治作用的,所以再出现疫病也不奇怪。不过,刘楚的防御方法已经大大的减少控制瘟疫的发生和受传染的人数,并没有再次出现大规模或者整村、整片地方的人死亡,最大的瘟情报告中也只不过是死了几百人而已。

此时,皇上刘宏的心情明显是有点儿不爽快,面无表情的坐在皇椅上。尽量使自己目含威严地扫视着殿中群臣。一张张的碟报放到了皇案上,刘宏头痛极了,战报(主要是西、北边陲的战报。优多喜少)、灾情禀报(包括该下雨地地方不下雨、不该下雨的地方却水灾,没灾的地方却又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瘟病)、还有弹劾奏章等等,让皇上刘宏不胜其烦。

战报主要是异族的作乱,益州的蛮人、西凉的羌族、氐族等,西北方的匈奴人现在也逐渐恢复了元气,看到大汉灾害不断,适时借机派人来要求和亲,以试探大汉地国力;而北方的鲜卑、魔羯族等则蠢蠢欲动。随时会发兵入侵中原,东北辽东的乌桓族已经在作反,还好有公孙瓒在,已经基本将叛乱的异族乌桓压制住。

全国各地的灾情报告不计其数,刘宏看都没有心情看。而弹劾奏章的主要是弹劾朝中的不少官员谀附宦官,收受贿赂等事。其实早在正月地时候就出现了一起弹劾风波,由于很多为官贪残者都和刘宏他自己有着不清不楚地关系。结果贪污受贿者没事。倒让太尉许馘、司空张济等人举奏边远小郡为官清正、政绩良好的二十六人谀附宦官,收受贿赂,让好官、清官受冤入狱,蒙受冤屈。

这激起百姓诣阙诉冤,司空陈耽、议郎曹操上疏(曹操为人虽然阴霾,本身也不是什么的好东西,但有时候还是表现得相对公正的),劾奏许馘等人所举皆出于党私,是“放鸱枭而囚鸾凤”。灵帝闻奏,无奈责备了一下许馘等人,并将所蒙冤被举者皆拜为议郎。皇上却只是责备了一下举奏者就这样不了了之,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皇上这样包庇朝中犯事官员的做法非常的不满。议论纷纷。

现在的弹劾奏章也是弹劾官员谀附宦官。收受贿赂,这让刘宠非常地难办。如果不处理这些被弹劾的官员,就会再引起大汉百姓的更加不满,但处理了就严重损害了自己的利益,想让皇上刘宏放弃利益,他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现在刘宏想到的就是拖字决,说一切待朝中派人核实后才能再作处理,避免再次出现让好官、清官受冤地情况发生。

对于战报,刘宏将有战功地边疆战将嘉奖一翻,该升官的就升官,该降职调人地就降职调人。对于灾情的报告,刘宏马上就想到了刘楚,什么地震、水灾、旱灾什么的地方,如果那些地方都有人能像刘楚这样,肯自己掏腰包出来救助那些受灾的百姓就好了,这样为自己省下了多少财力物力?而且刘楚是一个郎中,还可以帮他解决疫情的问题,这样的人才世上少有啊。前段时间刘楚的住处被袭击,本想要下令严查的,但刘楚这个事主好像也不关心捉拿闹事的人,也没有来上奏,既然事主也都不关心,自己也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也就没有下旨。结果不过一天,就有人来上报城西的一座皇陵被盗,还杀死了寻陵的士兵,听说还有可能是刘楚所管治的流民所干的坏事。

当今皇上的祖宗坟墓被盗,刘宏龙颜大怒,差点就想将刘楚入狱,严惩他的管治不严了,可是又考虑到刘楚并不算是朝庭正式的官员,没有实权实职的,又是他自己主动出钱来救援这么多的流民,事情可能和刘楚没有关连,如果贸然将刘楚收押,恐怕会引起流民的大动乱。所以才下旨让刘楚去查个明白。

一查很快就弄清楚了,并不是流民所做的,不由庆幸,没有和刘楚闹别扭,现在天下各州的民心不稳,如果当时一时冲动,跟刘楚过不去,说不定京城洛阳的流民就会发生动乱,十万啊,到时还不知道要怎样才能将事情摆平。

皇上刘宏突然想到,现在还真的不能没有了刘楚,要是他不管治流民了,谁还能够将流民管治得像现在般服服帖帖的?现在说不定还能让刘楚帮忙想想办法,或者他有办法帮自己解决大汉各州郡因灾害产生的流民的生活,这些流民如果又向洛阳涌来,到时洛阳皇城就成了一座流民收容城,要自己拨用多少钱粮才可以解决这么多流民的生存问题?自认是一个商人的刘宏,非常的懂得算计,情况大大的不妙啊!刘宏吝啬的想着,最好就是刘楚再独力出资去救治那些受灾的百姓就最好了。

“报!御用医官刘楚求见!”大雄宝殿外传声进来。

正在天方夜潭的想着的皇上刘宏,听得心里一喜,脸上今天第一次露出了点笑容,呵呵,正想着刘楚,刘楚就来了,来得好!急忙说道:“快宣他进殿来!”

像上次一样,皇上背后的小门处的垂帘内,听到刘楚又来上朝,一双眼睛闪闪发着光的盯着殿堂,心里又是一阵的紧张,又可以见到他了……

刘楚是故意在这个时候来的,是看准了差不多散朝的时候上朝,免得像那些文武百官一样,被罚站一个上午。

走进大殿,刘楚扫视了一眼那些文武百官,他们的神态各异,不知道皇上和群臣在商讨着什么的大事。正在想着要不要对皇上下跪的时候。

刘宏面带喜色的道:“刘爱卿,你不必多礼了,不知道你的腿伤好了没有?”他是记着刘楚上次上朝的时候,说过腿上受伤的,所以就故意的装作关心的问。

“谢皇上关心,小官的伤已经好了。”刘楚对皇座上的刘宏作了一辑,见自己又不用对皇上下跪,心情也大好,对人下跪还真的不习惯。

一作辑间,刘楚在排列着的百官中看到了曹操,他的脸色似乎是变了一下,有少少的谎张,可能是怕自己上朝来打小报告的吧。

刘宏一摆手道:“刘爱卿,你来得正好,现在收到报告,天下又多处地方出现了灾情,可能又产生了不少的流民。现在的国库空虚,不能够调拨得太多的钱粮去救援,如果那些流民又跑到了洛阳来,刘爱卿可得将他们好生安置一下。”

这小气的皇帝,开门见山的就让刘楚接管那些涌来洛阳的新流民,将责任又丢给了刘楚。

刘楚想不到皇上一上来就让自己收容更多的流民,心里一动,这不正是一个机会吗?如果能说得皇上让自己光明正大的迁到吴郡去,岂不是更好?刘楚原本是但心会被别人弹劾自己私结兵马,组建军队的,但看情况现在还没有人知道自己已经拥有了几千流民兵的事情,如果自己到了吴郡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谁也管不着自己了。

心里转着念头,脸上却露出为难的神情道:“禀告皇上,为皇上分优,下官是很乐意的,只是……只是这钱粮的问题……”刘楚偷偷的看了一眼曹操,见他装作没有看见的样子才道:“现在已经四月份了,下官的钱粮就只可以支撑到六月收粮的时候,如果再增加流民,恐怕这里就成问题了。”

“哦?还可以支撑到六月份?”皇上皱皱眉头,又问:“那么刘爱卿还有什么的办法可解决流民之事?”

刘楚装出为难之色道:“这个……这个恐怕有点儿难度,不满皇上说,就算我可以将所有的流民都一起救援,但是只能支撑一段时间,只是一时的,但是几个月后、半年后、一年堪至几年后呢?得想一个真正能解决流民的办法啊!再说让这么多的流民留在洛阳也不行啊。”

“这……”刘宏本来想说让刘楚想想办法的,但看到郡臣们个个呆若木鸡似的,便对殿中的大臣道:“还有你们,快点想办法解决问题,不能只让刘爱卿一个人想法子。”

群臣心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你拨款出来救援一下不就可以了?还有什么的办法可想?

等殿堂内的人一阵沉默,刘楚才道:“皇上,办法不是没有,不过有点儿难办罢了。”

“哦?刘爱卿快说。”皇上听刘楚说有办法,大喜的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