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国术之拳魂 > 第八章 第一次上台

国术之拳魂 第八章 第一次上台

作者:太极低手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4:46 来源:笔趣阁

“小天!你等一下”,童师傅叫住了往外走的杨天。

“什么事啊大哥?”杨天回头问道。

“下面上台的是老板的一个客户,平时很喜欢耍几下,不过你放心,他那些都是花拳绣腿,你只要保护到位了就应该没关系。”童师傅对着他叮嘱道。

杨天点点头,说:“好的,我知道了师傅。”

两场对练下来,现场的气氛已经达到了**,杨天刚往台上一站,下面就是一阵呐喊和口哨声,虽然不排除有些是会所特意请来的托,用来烘托气氛的,不过不可否认,这样的氛围很容易让人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杨天看了眼他的陪练对象,年纪大概四十上下的样子,皮肤白皙,身体稍微有点发福,不过脸色精神头却很好,看来保养的不错。

看到杨天上来,那人把带了拳套的双拳互击了一下,然后活动了一下手脚,扭了扭脖子,身子跳动了几下,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

“看来这人也是个经常玩的老手了。”杨天心里思忖了一下,对上这种老手,杨天觉得还是用童师傅教的方法比较保险一点,毕竟老杜的那种方法摆明了是有窍门的,那种临身转化的功夫不是谁都能做出来的,如果死搬硬套的话,到时候不被打惨了才怪。

“小兄弟,准备好了吗?”那人开口说话倒是很客气,反把杨天搞的一愣一愣的。

得到杨天肯定的点头后,那人马上开始扑击了过来,照面就是两个前手直拳,然后再连着左右勾拳,砰砰几声,拳头无一落空,全部结结实实的打在了杨天的身上。

在那人拳头打过来的时候,杨天也下意识的想做出闪避,可是想到是一回事,要做出来却是另外一回事,就凭着杨天在武馆里那几十分钟的训练,他的身体根本跟不上脑子的节奏。

一个好的拳手他的每一个动作无不是经过无数次艰苦的训练千锤百炼才得来的,好的拳手只要对方的身子一动,就能根据他的动作判断出攻击点,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击和避让。

但是这些又岂是杨天这个初哥所能做到的。

杨天连受几拳,身体不禁一个踉跄,那人的反应很快,马上一个鞭腿跟着扫了过来,正踢在杨天的左小腿上,杨天的脚一时没撑住,顿时被他踢得侧身倒了下来。

没想到在台下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到了真正做出来的时候却是这么的困难。

这就像我们有时候看球赛的时候,看着别人弄出个臭球就放声大骂,觉得那人水平太差,觉得要是自己上去也能搞进去,可是等到自己真正去玩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比他还要差。

杨天现在有点体会到朱平的感受了,像他这样没受过训练的人不说有效的抵挡住别人的攻击,就连稍微像样点的躲避也是欠奉。

不过杨天不知道的是,那个人却是程咬金的三板斧,只会这么几招,而且他那几招还是从童师傅那里学过去的,你说他每天练来练去就这么几下,玩得滚瓜烂熟的,用出来能不顺手吗!

人说“一招鲜,吃遍天。”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杨天不敢在地上多躺,身子在地上翻了一下就又站了起来,然后活动了一下手脚,好象没受到什么伤害,看来会所提供的护具防护性能还是不错的。

那人既然是卢四海的老客户,当然不会不讲情面的穷追猛打了,看到杨天倒地,就停了手,好整以暇的等杨天起身站好后才开始新的攻击。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杨天也学乖了,看到对方的身子扑来,马上举手护住脸部,同时照着童师傅教的方法向侧移动了一下,虽然还是没躲过对方的拳头,但是因为他身子的移动,有效的卸掉了大部分的力道,对方的拳头并没有打到实处。

实战练习是需要在台上的双方互动起来才有味道,有时候陪练的一方要有意识的引导客人的攻击,才能客人玩得尽兴。

这就像那些拳击手一样都有专门的助手陪练,在平时的练习中有意识的做出各种动作,让拳手更加熟悉自己的各种战术组合,当然了,在这里的陪练是没有这么专业的,但是让客人玩得开心,是唯一的宗旨,基本上能象老杜那样的,就是很好了,既可以有效的承接住客户的攻击,又能保护好自己,关键时刻还能让客人秀一下。

不过杨天不过是个刚上台的初哥,所仗恃的也只是从童师傅那里临时抱佛脚学来的那一招滑步,防守之间就不可避免的存在衔接问题,刚躲过了一次攻击,喜悦的心情还没消逝,马上又被对方接下来的攻击打懵了,躲来躲去还是躲不过对方的攻击,没过几下,就又挨了几拳,然后被那人又是一个鞭腿扫倒在地。

时间才过了大概十来分钟,杨天就已经被打倒了三次,不过被打倒的次数多了,杨天反而渐渐的放松下来了,心情也不那么紧张了,步子也开始放开了。

“难道是摔着摔着的,就习惯了!”杨天在心中自嘲的腹诽道。

杨天已经逐渐的找到了节奏,不得不说,他的适应能力确实不错,而且他也发现了,那个客人好象右腿的鞭腿用的特别熟练,而自己每次倒地也都是被他用鞭腿给打倒的,除此之外,那人好象也没有太多的招数,更多的时候也是打的乱拳,毫无章法可言。

又有意识的引导了几下,杨天的心中更是大定,反正身上的防护服够厚,虽然说打上去也是有点难受,不过也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只要护住头部要害就可以了,杨天就防着他的鞭腿,鞭腿一来,他不再往侧移了,而是往后退开,这样一来,虽然不能完全避开那人最为凌厉的攻击,可是稳定性却大大增加了。

童师傅在台下看到杨天的表现,连连点头,他现在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看法,年纪轻轻就经历的磨难,让杨天的心性变得比一般人坚韧而稳定,从而能够处变不惊。

从他在台上的表现就可以看出,除了刚开始因为不适应而表现的不知所措,到现在有模有样的进退有序,也不过是短短的十来分钟。

招数和功法可以通过练习得到,但是那种对比赛节奏的把握却是一种天赋,虽然这种节奏也可以通过多次的对练和比赛实战来获得,但是无论如何他现在的起步就比别人早了很多。

这世上有三种人是练不好功夫的:

第一种是太聪明的人,太聪明的人他刚开始的时候学什么东西都很快,能够举一反三,也最得师傅的欢心。但是太聪明的人有一个最大的弊端,也就是俗话说的过犹不及,聪明过头了,那他的心思也多,七窍玲珑,很容易转移注意力,而且学得快,心性不能自我控制的话很快就会目中无人,到最后往往会发展到的结果就是“教了徒弟,没了师傅”。

第二种是太笨的人,这笨所说的当然不是指的大智若愚的那种,而是指的头撞南墙不回头的人,笨的不开窍,无可救药的那种。不管你跟他说了多少,他一回头就忘光了,这样的人当然学不起来。

而第三种人是有神经病的人,这样的人为什么不行,就不用多说了吧。

而能够学出功夫的人大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聪明而勤学的人,这种人是老师最喜欢的,这样的人虽然比不上那种太聪明的人,但是老师所教的他能及时领会,又能用心揣摩,肯下苦功,吃得了苦,慢慢的功夫就见长了,等功夫入了门后,摸到脉络了,他的功夫就会开始快速增长,然后融会贯通,变成了他自己的东西。就好象形意大师神拳李洛能一样,传下八室高徒,却都各有千秋,各怀绝技。

另一种就是为天资所限,领会能力比较慢一点,需要老师经常提点的。这样的人虽然限于天资进程不快,但是他胜在能坚持,勤恳,勤学苦练,别人练十遍,他就练一百遍,规规矩矩,脚踏实地,等到量变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发生质变,那就出功夫了,终成大器。

这两种人一般的说来前一种人能成名师,而后一种人能成名宿。

名师者,不但能学,还能教,开枝散叶,让一身所长能广为流传;名宿者,则自身武功高强,但门人弟子鲜有出众,因为他的功夫是靠自己的勤勉得来的,如果门下弟子没有他那样的精神,很难学出真功夫,除非他的弟子里也有天赋超群的,才能把他的拳术发扬光大。

而现在的杨天,在童师傅的眼里,无疑就是属于那种聪明而勤学的人。

所以童师傅看着杨天的眼神,就像看到了一个未曾发掘的宝藏般,闪闪发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