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盛世官商 > 第235章踹了一个首富(上)

盛世官商 第235章踹了一个首富(上)

作者:格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2:47 来源:笔趣阁

第235章踹了一个富(上)

第235章踹了一个富(上)

下午…,周南一行人即将出进山的时候,才听说了孙文革老婆赵红跑去市纪委“喊冤”的事儿。

得到这个消息,张志军和宋晓琳的脸色就变得有些不好看了,各自扭头望着周南,不知道周南是不是要取消了这次行程。

毕竟,孙文革是宁山镇上的犯案干部,而他的老婆又是宁山镇农技站的工作人员。按照一般常理,生了这种越级上访的事情,周南作为宁山镇一把手,要留下来处理善后的。

但周南的脸色却很平静,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其实,他心里倒也起了一些波澜,只是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孙文革的案子本来县里还要压一压,拖一拖。但既然赵红这么闹腾起来,显然是遮掩不住了。

毫无疑问,赵红去市里闹腾,肯定不是孙文革的主使。孙文革被县纪委弄在外边,两口子几乎再也没有见过面,这一定是赵红的自作主张。

周南嘴角浮起了一抹不着痕迹的冷笑,心道:如果孙文革听说这个,肯定会气得骂娘的。因为赵红这不是在帮他,而是在害他。

因为涉及县长孙福利,孙文革在县里折腾折腾,还能让县委书记张强有所顾忌,说不定还能带来“一线生机”——但如今赵红把这件事情直接捅到了市里,一旦引起了市里主要领导的关注,他的问题就大了。

而即便是孙福利,恐怕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孙文革彻底完了,而孙福利基本上也难以自保了。这是周南听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

但他同时又深知,在当前这个宁南市和宁山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的关键时期,市委书记张强和市长马立国,恐怕也会支持张强的意见,查处是要查处的,但要缓一缓,不能在这个时候让宁南市冒出官场丑闻。

也还有另外一个可能:市里会突然将孙福利调离宁山县、明升暗降,放在另外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上,然后“徐徐图之”,待日后再算老账。当然,这个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但不论如何,这一切都不会对周南今后的工作产生什么负面影响。对此,他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局外人,来进行旁观。

“周书记,我们还去山里吗?”张志军犹豫了一下,轻轻道。

“去,怎么不去,都定好了的事情……再说我还要去靠山村看看村里的罗非鱼养殖呢。”周南摆了摆手道,一头就钻进了驾驶员的位置上,今天进山,他要亲自开车。

因为一辆车连驾驶员在内只能坐四个人,周南,张志军,宋晓琳,加上章宁宁正好四个。

张志军笑了笑,也上了车,坐在了副驾驶位置上,而宋晓琳同时上车。虽然张志军也会开车,也提出来要开,但周南没有同意,也就没敢坚持。

周南一边开车向宁山宾馆驶去准备接上章宁宁,一边向张志军淡淡问了一句,“邱刚跟着县纪委马书记一起去市里处理这件事情了?……应该问题不大。这不是什么大事,这娘们愿意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好了,其实不用管她”

“嗯,是的,周书记,邱书记刚才跟纪委的人一起走的,县里去了一辆面包车,县公安局还去了三个人、一辆车。”

张志军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南的脸色,轻轻回答道。

“哦。”周南哦了一声,便不再回话,认真开车。

不多时,车就开进了宁山宾馆。宋晓琳笑吟吟地下车进了宾馆,不多时就与章宁宁一起下楼来上了车。

周南开着车,在县城里绕了一圈,然后径自穿过外环路,就向宁山镇所属的山区飞驰而去。只是汽车出了县城之后,道路就不怎么好走了,没有办法,周南只得减下来。

张志军的老家在山里的靠山村,一个据说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的原生态山村。周南闻名已久了,此次决定去山里消消暑,虽然是休闲游玩,但也抱着考察山区生产状况的目的。

车轮下是一条破旧的乡镇公路,看样子大概年岁不短了。因为这条路上常年跑进山拉木材和石材的大卡车以及拖拉机,所以路面的损毁非常严重,很多地方尽管有了局部的修补,但也无济于事。

轿车不住地颠簸,坐在后面的章宁宁有些晕车,她忍着呕吐的感觉,靠在车后座上,脸色不太好看。

“章总,喝点水吧。”宋晓琳看出章宁宁晕车,就笑着递过一瓶水去。章宁宁苦着脸摇摇头,嘴唇紧紧的抿着。

周南皱着眉头慢慢开车,聚精会神,不敢有一丝的走神。一旦走神,不定前面就突然冒出一个小坑来。

“老张,这路咋也不修修”周南将车停在路边,回头来向宋晓琳和章宁宁道,“小宋,扶章总下去歇会透透气,缓一缓,晕车挺难受的。”

“周书记,镇里没钱修路,县里财政也紧张,我们打了好几年的报告了,县里都一直没批。”张志军苦笑道,“我每次回来,都被乡亲们围住,老是说这修路的事儿……可我有啥办法?这不是几万十几万能拿下来的事情。”

周南沉默了一阵,突然也下了车,站在路边点燃一根烟,然后又甩给张志军一根,凝望着远端的如巨龙一般蜿蜒的绿意葱茏的山脉,朗声道,“离靠山村还有多远?”

张志军恭谨地笑着,手指着前方,“周书记,快到了,从前面拐过那个弯,再上一个坡,就到了。周书记,您去了就知道了,虽然俺们这里穷一些,但真的是山清水秀环境很美。”

“村子从山脚下一直到山半中腰都有人住,而山脚下有一个8o多亩的天然大水塘,养鱼种藕……大前年,县里水产公司的人来指导,村里好多户人家都挖了小池塘,养起了罗非鱼。”

8o多亩的水塘啊,面积不小了……周南一直都很好奇,在这北方的大山里,又无河流,怎么会形成这么大面积的天然水域,水源从哪里来呢?

……

……

2o分钟以后,在斜阳日落的时节,一行人终于赶到了靠山村。

整个靠山村实际上是依山而建,从山脚一溜到半山腰,都有靠山村的人居住。从山脚往山中腰望去,茂密的绿色遮掩间,一抹抹红墙绿瓦掩映其中,一派优美的世外桃源景象。

村委会就在山脚下,其实是一座场院,院中的黄泥地面上还残留着不少刚收割后的麦秸碎屑,而一个大青石毂辘就摆在眼前不远处。

周南将车停在院中一侧,张志军匆匆下车去敲了村委会那几间土房子的门,但里面却空无一人。

张志军走回来苦笑道,“周书记,没人呐,这些村干部应该是各自忙各人家里的农活去了……咱们事先来应该给他们打一个招呼。”

“不用打招呼,也不用找他们了,我们来是随便走走看看……老张,你和小宋把车开上去,到你家,我和章总去池塘边转转。”

张志军犹豫了一下,但转念又一想,自己也该先回去准备准备,周书记这一趟来山里玩吃住都在自己父母家,虽然父母有所准备,但他还是得亲自回去看看。

从村委会这条小路一路沿着山脚向西走过去,大概走了十分钟,周南和章宁宁眼前就出现了一个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水泊,水边由浅及深生长着茂盛的芦苇,碧波荡漾,一股清爽的水汽铺面而来,章宁宁忍不住赞叹了一声,“真没想到,这山里会有这么大的一片水面,有山有水真不错。”

周南笑道,“咱们在这住两天,好好放松一下。这里也凉快,我看起码比县城温度低三四度。”

“嗯。”章宁宁俯身从岸边摘了一朵野花,轻轻在手里捻动着,脚步轻盈地与周南并肩沿着水面继续前行。

走到大水塘的纵深处,向下望去,十几道引水沟延伸而下,距离水塘主体不远的地方,还有几十个小水塘,周南知道那便是张志军说的养殖罗非鱼的人工鱼塘了。

原地挖掘一个水塘,从大水泊里饮水下来,就形成了一个鱼塘,定期放水补充水,确保了水分的含氧度和新鲜度,养殖成本其实非常低。

周南穿着一身深蓝色的运动T恤短裤,脚上蹬一双黑色的运动鞋;而章宁宁则身穿米黄色的夏季休闲服,头戴一顶白色的遮阳帽。

两人临风站在水岸边上,很快引起了不远处几个戏水儿童的注意。而另外一侧的水岸边,还有几个正在用渔网捞鱼虾的农民,也自是抬头好奇惊讶地打量着周南和章宁宁,毕竟,两人这身打扮在这山村里的确是太扎眼了。

城里来的人?买鱼来了?这是这些农民看到周南和章宁宁的第一反应,而其中有几个则正在考虑着是不是主动上前来推销推销自家鱼塘的鱼。

靠山村养殖罗非鱼,在宁山县也算是小有名气,县城经常有人开车来买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