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大唐远征军 > 第478章 .长安妥协,大唐纪元

大唐远征军 第478章 .长安妥协,大唐纪元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59 来源:笔趣阁

“陛下,臣认为应当答应。”

台阶下,长孙无忌淡淡的一句话,却激发了李治全部的怒火。

“答应?他李捷要干什么,他要立制,他要开三省六部,他要开科取士,他要随意任命官员,册封爵位,他还要干什么?莫非还要朕把皇位让给他?”

几乎一切皇帝拥有的权利,闽国都要同等拥有,除了一个薄得如同纸一般,大唐,闽国,几乎是对等关系了,所有皇帝的权利威严都要被另一个人所分享,难怪李治不舒服到了极点,要是换一个人,估计早就被腰斩凌迟好多次了。

但这也就是李捷,就不等同于一般人,也是暗自感慨一声这小子居然闯了这么远,长孙无忌又是正色的拱手抱拳道:“正是因为不用将皇位出让,陛下才应该答应!”

眼看着李治又是怒形于色,长孙无忌赶进抢先说道:“闽王李捷他在天竺,距离大唐万里之遥,安稳了他,闽王一系就再也不会回中原,如果朝廷若是不答应,惹得这头强藩再次回顾中原,这才是真正的麻烦。”

“西面,朝廷还在与西突厥征战不休,东面,丽藩,辽藩,倭藩始终不死心对朝廷虎视眈眈,地方上,诸王也是蠢蠢欲动,如此危难时节,少一敌人,就少一番事端。”

李治依旧红着眼睛剧烈的喘息着,却终于沉默了下来,见此,长孙无忌赶忙添了一把火。

“陛下,闽王表示,他愿意资助陛下继续修建大明宫,并资助西北战事的军费。”

这句话却无异于火上浇油,立刻让李治暴跳而起,挥着龙袍衣袖暴怒如雷的大声吼着:“朕富有四海,是天下的主人,朕不需要闽王的怜悯,接济!让闽国使团滚,滚到天边,滚得越远越好,朕永远不想见到他们,滚!”

怒吼了一通后,摔着袖子李治如同受了伤的狼一样,怒气爆发的转身就回了后宫,这一幕却看的韩瑗,李义府,崔敦礼,杜正伦等几员宰相面面相觑,楞神了好一会,这才又簇拥到长孙无忌面前。

“司空,这可怎么办是好啊?”

“哎,先把闽国师团安置在大慈恩寺吧,相信陛下会相同的。”无奈的叹息一声,长孙无忌也感觉脸上无光,虽然李捷带来了朝廷迫切急需的财政利益,但也的的确确一耳光扇在了整个大唐朝廷的脸上,压不住藩镇,中央颜面何在?

不过,不过是目前局势的危机让长孙无忌咬牙答应,更令他感到不安的还有来自背后的压力,幕后支撑大唐的世家。

一年前李捷无缘无故在关中带走快万户世家分家,已经让长孙无忌感到芒刺在背,事后就算最亲近的世家好友,却也不肯透露给他原因,这一次,两个月前就由大儒西行的消息,这个世家可不只局限于关中的,全国各地,出了名的五姓七世家,就连太宗皇帝的亲密盟友太原王氏都不缺席,唐初可是世家政治,如此多大儒愿意动身,只能说有吸引世家的惊人利益,作为关陇集团首领,长孙无忌无论如何不敢制约这些世家。

也察觉到了这幕后的巨大黑幕,几个宰相无奈纷纷摇头而去,只留下这个照比历史上小了一般的含元殿上龙椅孤零零闪着金光。

因为照比历史,永徽年间的财政收入少了许多,为了支援在西域与西突厥作战的唐军,甚至连大明宫的铜柱子都拆了些,后面,还是大片未修缮好半完工的宫殿,仅仅在前殿修好了几座宫殿供皇帝使用。

饶是如此,李治还是急急匆匆搬进了未完工的大明宫,因为前宫太极宫实在是有太多的影子,他难以忘怀的影子,父亲李世民,哥哥们,还有那个如同山一样压在胸口的九哥。

“陛下,不是与宰相们举行朝会吗?”麟德殿,李治的寝宫,一家子就暂时住在这里,宫殿门口,抱着孩子难得出来望望风的王皇后眼见着李治回来,赶忙惊喜的迎了上去,不想李治却仅仅愤愤然甩袖擦肩而过,让王皇后愕然的望着他的身影,旋即眼中又多出了一抹阴霾。

麟德殿后,一大片的荷花池旁边,搂着静立在栏杆边上大着肚子的徐婕妤们,李治绵绵的说着:“盈儿,朕一定会与你一起走下去,与你修完这连绵的大明宫,朕还要给我们未来的孩子幸福,如果是个男孩,他将是朕的太子,如果是女孩,她将是全大唐最幸福的女人。”

“嗯,妾身相信。”依靠在李治怀里,徐婕妤亦是小鸟依人的点着头楠楠憧憬着。

猛地缩回了头,王嫱静悄悄的快步极速向回走着,一张俏面不带着一丝表情,但从她低胸襦裙下不断起伏喘息的****来看,王皇后心头尤为的不平静。

午后,大朝会还是召开了,五品以上官员出席了朝会,会上,李治也是笑的面容和煦接待了天竺使团。

“天竺狂妄悖逆,吾家殿下亦是无可奈何,这才出兵解万民于水火,天竺之民仰慕我大唐,泣血玄尸,不得已,吾主才开府建衙,统领天竺百姓,还望陛下恕罪。”闽国的使节还是江左萧家的老萧盛,一席话说得不卑不吭,听得诸多大臣却是脸色微变,这话内涵的意思,也就是老子已经做了,告诉你一声,有能耐你来咬我啊。

但殿上的高宗李治却依旧笑容不变,反而抚掌大笑道:“从小朕就羡慕九哥,四处闯荡,九哥能闯荡出如此事业,朕也替他高兴,何来罪过一说?”

“谢陛下。”

皇帝妥协了,不光萧盛松了口气,长孙无忌也是心里放下一块石头,谢恩过后,萧盛又是捧出了长长的礼单。

“吾主闽王向陛下进贡南海珍珠十壶,南海稻米三十船,青金石若干,佛像若干……”

长长的礼单听得正为钱粮而愁眉苦脸的一系列大臣都禁不住暗暗垂下了头,如此数量,足够支撑边军一年所需了,唯一需要担心的是,要与皇帝争抢下多少?要知道,李治可一直对完善大明宫而念念不忘。

不过礼单读到最后,长孙无忌的眉头却又是皱了一下。

“另天竺佛法盛行,吾主听闻陛下素喜佛法,特进献天竺高僧五百,侍僧,侍童五千,已抵达长安城外。”念完最后一行,萧盛从容的合上了进奏礼单,双手捧过头顶交给鸿胪寺卿,看着李治点头不已,长孙无忌却是心头飞速转了起来。

李捷进献这么多和尚干嘛?

长孙无忌上哪儿知道,李捷目前愁得就是和尚多,养不完,抓到谁送谁,不光长安,闽国还有三支使团分别前往辽东,平壤与飞鸟京,也是派遣去了数千和尚,美其名曰弘扬佛法,让接到的李佑哭也不是笑也不是,粮食紧缺的李泰干脆气的直骂娘。

除了和尚起了点风波外,大朝会还是在安宁祥和的气氛下结束的,当场,李治就把准备好的册封金册,永镇天竺颁发了下去,又与萧盛叙了会闽王近况,身体如何的废话,这才宣布退朝,至于回宫摔不摔东西骂不骂娘就不知道了,长孙无忌也是急急匆匆的出了朝堂,一面要去检查和尚们,一面他还要去接手物资,李捷用海船运输,必然走扬州,大运河。

朝廷这方被搞定,拿到标志正式法统的金策,还把臃肿的使团剪掉了一多半,急欲回天竺的萧盛甚至连过夜都没在长安过,急急匆匆就要离开长安。

不过带领着百人多的使团西出长安不到十里,数十世家骑士却是迎面拦截住了使团,离着老远,对方首领就高声呼喊:“尊驾稍等,在下闽国长史王微的父亲。”

萧盛满是疑惑的出迎中,跑的气喘吁吁的王通却是从囊中掏出一封散发着香味的信递了过去:“故人给闽王的信,还望尊使带回天竺。”

满是疑惑中,萧盛一肚子直痒痒的揣着带着熏香的信扎进了吐蕃,另一头,根本没有等候长安的消息,闽国的承制大典却已经提早的在曲女城举行起来。

场面真是壮大无比!战事的胜利已经不需守卫中南半岛通道了,十多万唐军府兵都被汇聚在了曲女城,二十万大军分列成整齐的方阵立于城外的平原上,军阵整齐,军威冲天,密密麻麻的刀枪宛如密林一般。

这次却不是婆罗门的仪式了,浩浩荡荡的大队伍喘着汉服长衫,吹着鼓乐浩浩荡荡出东门,引领在队伍前的是数百名老儒,江南世家,山东豪门,五姓七世家,关陇集团的大儒饱学之士念诵着先贤传下来的经典大步向前。

后面,十六人抬着的硕大步撵上,浑身披着厚重的玄色衮龙袍,李捷面目庄严的屹立其上,华夏传统神秘的气息下,跟随后面的天竺贵人,成群的婆罗门们都是面露异色,似乎也沉浸在了华夏先贤的古经中。

东门外,早已经搭建好了硕大的黄土祭台,直接被抬到祭台边上,李捷面色严肃,大步流星走上祭台,台下,早有武士把可怜的太牢,牛,猪,龙抬到架下,随着手起刀落,三牲的脑袋被迅速捧到了香案前。

繁琐的祭拜过后,在大儒们阴阳顿挫的称颂中,李捷终于把早已写好的祭天诏书摊开,大声的朗诵起来。

“……今我闽国立于天边,皇天后土,实所共见,佑我闽国,繁荣昌盛,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朝阳烈烈下,眼看着李捷将诏书投入土台中央填埋,然后撒酒祭奠,如潮的欢呼声从二十万军阵中传出,响彻了青天。

这一天,标志着闽国终于从一个地方都督府,真正成长为了一国,眺望着远在高台之上,威风凛然的李捷,外宾群中,禄东赞禁不住露出了深深地仰慕与感叹。

此,雄主也,奈何非吐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