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大唐远征军 > 第368章 .厉兵秣马,西国武士

大唐远征军 第368章 .厉兵秣马,西国武士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59 来源:笔趣阁

战争打的还真够悲催,就连倭国朝廷留守的观察人员都没抓到,杀进难波京的讨逆大军反倒因为自相残杀死了五百多,要不是闽国铁林弹压及时,说不定死伤的还会更多,偏偏李捷气的脸色发黑,还不能对这些拿着财物躲躲藏藏的倭人重罚,历史上对狗腿子军太过苛刻,引起的叛乱起义可是不可胜数。

不过,好歹倭国的京城被一战而定了,虽然仅仅是座空城,连天皇的毛都没抓到,在李捷跳着脚骂娘中,闽国远征军好歹是在难波宫暂时安营扎寨下来。

殊不知距离不远的飞鸟京中,革新派核心人物,刺杀苏我入鹿的主谋中大兄与中臣镰足也是气的直跳脚骂娘。

由政变日开始,一面忙着追杀苏我家势力,一面一行改革派就匆匆开始了新政,拥立轻皇子为孝德天皇,建年号大化,更重要的是派遣国司与使者奔赴东国,大和等地校验田亩,没收诸国武器,不允许变卖土地,为改革打下基础。

就在前两天,后世赫赫有名的大化改新诏书才刚刚颁布,仿照大唐的政体废除部民制,建立班田收受法以及租庸调制度,这一道诏令废除了天皇所有的屯仓以及贵族所有的一切田庄部民,把全国土地人民都收为国有,变成公地,公民。

要知道部民制下除了少数贵族外,几乎整个倭国都是奴隶,民众被牢牢束缚在各氏上贵族土地上,各个氏上首领贵族服侍天皇,却在其部族犹如国王,对麾下有着绝对权威,任意剥削,这一道改革下去,几乎要了各个氏上贵族的命根子,就算大和朝廷大权在握,地方上依旧蠢蠢欲动,随时都有可能暴乱。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闽王李捷杀过来了。

“这究竟该如何是好啊?”御所内,刚刚登基没几天的轻皇子,孝德天皇,五十来岁的老头子急的跟娃一般抓耳挠腮的坐立不安,真正掌控实权的中大兄皇子以及内大臣中臣镰足也是一筹莫展的盯着地图,好一会,还是中臣镰足狠了狠心。

“渡海而来的是唐国闽王,闽王在还是朔王的时候就以骁勇善战而著名,他的军队号称铁林,在高句丽战场上曾经破敌十万,着实锐不可当,实在不行,咱们放弃与大唐对等交往的地位,重新遣使入贡长安,请求天可汗撤兵吧。”

就连中大兄皇子,二十来岁锐气正足的年轻人都忍不住犹豫着点了点头,这时候,一直侍立一旁的国博士僧吴,由唐地不久前才回来的留学僧却是面沉似水的站了出来。

“内大臣此策,不可行也。”

“哦?为何?”被否决了判断,中臣镰足倒也颇有名臣范,一点儿都没有生气,反而虚心问道,让僧吴禁不住感觉到了更为舒服。

“内大臣回国早已,对唐国的局势不太了解,唐人有眼,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闽王就是如此,此子高句丽战功颇大,却被贬到了边疆彰潮之地,唐国大体上不可能支持他出兵我国,更有可能是他擅自出兵,恐怕就算我们有损国格,天可汗也撤不回来闽国大军,更何况,天高皇帝远,等天可汗的诏书到了,咱们恐怕早已兵戎相见多时了。”

“这可如何是好。”刚听僧吴说完,可怜的孝德天皇又是禁不住蹦了起来,中大兄与中臣镰足也是忧愁的皱起了眉头,不过这时候,光头和尚僧吴嘴角却勾起了一丝与他和尚身份不相符的狠笑。

“这就轻松了,几位大人。”狠笑着,僧吴又是比划着解释起来:“闽王一州之力攻伐我国,他能出多少兵?两万到三万也就撑死了,闽王境内还有山岳作乱,牵扯他的精力,外无援军,劳师远征,闽王不过取死之道,闽国富庶,闽王还有经济之才,一旦击破闽王大军,破降于他,收入他闽国的精华,我日出之国国祚当更为兴盛,此乃天赐之机。”

有一个大唐的王爷对自己称臣?被僧吴说的,孝德天皇一下子就陷入了yy中,这要是成了,后世史书该如何夸奖本天皇啊?龙心大悦下,孝德天皇拍着大腿就大笑道:“好,此计可行。”

“可,那什么挡住闽王现在的攻势呢?高句丽战场上闽王的威风可已经显露十足,就凭京畿附近的军队,难波水军已经被闽王击破,外兵卫左右府估计也难逃败亡,现在我们的力量恐怕打不败闽王,决战的话反倒可能为他所趁。”中臣镰足又是忧虑的说了起来,这些僧吴却是早有考虑。

“从海边撤回来的左右内兵卫府,近卫府加上诸氏上家兵,朝廷现在能聚拢起三万人甲兵,飞鸟京有城墙,防御暂时是够了,闽王携苏我家余孽而来,各氏上也不敢通敌,从近畿各家再征调一些防人,守护京师是够了。”

目光中闪烁着精光,僧吴低沉的说着:“大化新诏必须暂缓施行一段时间了,征调九洲防人府渡船北上,另征调东国各部氏上,许诺起兵勤王者,部民可保留一半,相信国难当头,各氏上贵族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的,两面夹击,当可大败闽王。”

听着僧吴的建议,不论中大兄还是中臣镰足都禁不住陷入了纠结,他们拼死拼活干掉苏我入鹿,不就是为了加强皇权,收拢土地吗,这么一遭,然后再想实行新政可就难了,这也是中臣镰足宁愿对大唐卑躬屈膝,也不愿意对国内贵族妥协的原因。

眼看着两位陷入思虑中,僧吴再一次狠心的咬了咬牙,低声说道:“闽国田产不及我国十分之一,产米却相当我国一半,闽国富庶,唐国天下皆知,只要打赢这一仗,哪怕去闽国劫掠,都值得了!”

事情逼到这份上了,中大兄皇子也终于狠下心来,狰狞的一拳头砸在了柱子上说道:“如此,就这么办吧,还请天皇陛下发与各国勤王诏书。”

“好,好,朕这就去发!”傀儡还当的有滋有味,孝德天皇屁颠屁颠的拿着印玺就去了所谓御书房。

连续十多天,倭国朝廷都在紧张备战着,小心翼翼防备李捷的北上,同时亡命的把诏书颁布全国,有了保留一半部民与田产的保证,还真有不少氏上大族率兵聚拢在飞鸟京勤王,这过程中,李捷也给面子,真就没北上去先发制人。

二十天后,倭国朝廷浩浩荡荡竟然聚集了快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倭国大军连飞鸟京都没住下,不得已一多半在城外搭营,有了如此多军队的扈从,战战兢兢的倭国朝廷终于是松了口气。

八月末,聚集了最后一批援军,中大兄于飞鸟京南郊与十六万大军进行了誓师,臣,连,君,别,公,宜,造,首,史等倭国重要大姓氏上几乎全都来了,看着各色盔甲军服一眼望不到边,中大兄站在土台上还真是心情澎湃,摇动着旗帜就大声呐喊着:“抵抗入侵,匡扶社稷,就在此战,报效天照大御神的时候到了,全军开拔。”

浩浩荡荡的呼声中,十六万大军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纷乱狂奔而行,道路上的灰尘连太阳都被遮蔽住了,骑着更急矮小的倭马,中大兄皇子携中臣镰足也是信心十足,气势汹汹南下而来。

不过,半月时间,李捷真就这么浪费了吗?

倭军花费了一天一夜时间,这才赶到了难波列阵,不过难波宫北方的平原上,此时也多出了一只十余万的大军,旌旗猎猎,玄甲惶惶,军队的精气神似乎更加强于倭军,禁不住让前来讨伐的中大兄,僧吴等人傻了眼。

李捷能聚拢这么大一支军队,还真多亏了倭国这些氏上贵族们,甚至苏我家已经死了的家督苏我虾夷以及苏我入鹿。

也正是中大兄等人要改革的部民制,这两位频繁征调倭国民众为他二人修建陵墓,几次出兵朝鲜半岛,各氏上贵族糜烂般的生活,剥削更是严重,大批大批的倭国民众不得不逃亡山里,成为盗匪,所以李捷成立的海盗公会中,倭国海盗是最多的。

通过海盗,早在攻击倭国两年前,李捷就接触了这些盗匪,后市说军民一家,这个世道倭国绝对是匪民一家,平定闽地中李捷曾经在倭国组织雇佣兵,也为此奠定了合作基础,十多天中,老主顾李捷一招呼,为他干过活的京畿附近包括四国的逃亡部民那真是蜂拥而来,箪食壶浆,赢粮而影从,轻轻松松聚拢了几万大军。

剩下一部分则要感激带路党苏我家了,所谓驻紫督,就是管理整个九洲的,我国飞鸟时代,与大陆通航的原本只有九洲地区,防备百济与高句丽,倭国也再次建筑了九洲防人府,从全国征调防人驻扎,苏我赤兄即将上任的就是驻紫督,原本苏我家就有势力在其中。

外海,李佑带领舰队骚扰九洲防人府,内部,被解救出来的苏我家人作为奸细潜入其中一离间,原本就在背井离乡防备九洲下满肚子怨气的九洲防人府当即内讧了,两万余兵卫被苏我家拉了出来,其余三万兵卫全都自行溃散了。

就是这些逃难反抗的豪强们以及九洲兵卫后裔在日后一百五十多年左右形成了一股主宰倭国一千多年的阶层力量,武士阶层,把这些力量聚拢在手中,李捷如今的目的就是把武士阶层提前打造出来。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这一天是打不成了,对面倭国朝廷在为明日决战给个氏上贵族打气的同时,李捷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山本三胖,村口一夫,田中生男,井上日下,以及苟日比奇等倭国豪强全都被聚拢在了前面,后面跟着的则是数不清的叛逃部民等众。

“明日之战,只要击破倭国叛逆军队,有功者将被授予武士称号,家族给予京畿田地,功大者由大唐亲自册封守护大名,为一国之主!”

“誓死报效闽王!”

似乎土地的诱惑不虚无缥缈的天照大御神来得更为实际一些,就算人数少了不少,闽王讨逆军的喊声依旧响彻天际。

跟在李捷身后,眼看着他振臂一呼,万众响应的凛然威风,不知不觉间,李佑双眸中流露出了浓郁的羡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