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大唐远征军 > 第349章 .失地一千里,举朝震惊

大唐远征军 第349章 .失地一千里,举朝震惊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59 来源:笔趣阁

清晨,和煦的阳光依旧如同往常那样照射进了太极宫中,晨雾弥漫中,李世民也是早早起床多时,用过早膳后略做运动,就去了紫宸殿,在这里,他要抓紧时间把半夜送来的加急奏章看一遍,好做到心里有数。

做一个明君也是真不容易,明明权势滔天,偏偏起的还要比公鸡还早,丛软玉温柔乡中挣扎出来,还几十年如一日,这份勤勉一般人就做不到。

不过李世民自己也有着说不出的苦楚,尤其是从翻阅起第一份辽东战报开始。

虽然征服了高句丽,但辽东还是乱事纷纷,辽东都护府境内盗贼蜂拥而起,才过了几天安生日子的李泰自从唐军撤离后就彻底苦逼了,带领军队成天大战小战不停,前一阵辽东城治所都易手了两天。

一大堆战报倒是有胜有败,但不论胜败李泰奏折的末尾都不外乎三个要,要兵,要钱,要粮。

为了安置几个儿子,高句丽战场上大唐投入的力量已经花透支了好些,这时候长安朝廷都要勒紧腰带过苦日子,李世民上哪儿去找粮食给李泰去,尤其是李世民最大的一笔私房钱,棉纺织行会在李治手里最近都乱成了一锅粥,不单断了上交,有些地方还得贴钱,手头没了钱的天可汗看着一个个要钱也禁不住邪火直冒。

“告诉老四,让他自己解决,解决不了,朕就换能解决的去!”青筋直跳的看完奏章,李世民直接把一大捆告急折子摔到了地上怒声喝骂着,慌得几个太监小黄门连滚带爬抱着周章出了门。

接下来的周章也没好事,安东都护府控告句丽都护府入侵,突厥道李思摩上书,薛延陀各部异动,西域安西都护府又是回报西突厥对安西发起了进攻,总之也是几个字,要兵,要粮,要钱。

看了这么多,李世民也忍不住无奈了,颇为无奈的感慨着:“要是让胜之管着辽东,哪怕把他留在突厥道都行,哪儿这么多事啊?”

“殿下,杨妃娘娘派人送来的银杏叶茶。”

李世民正想的出神,门外小黄门又是忽然进来,看着飘香的茶水,李世民又不禁无奈的摇了摇头喃喃感叹道:“朕把老九赶到了边荒,到头来还得受着他的好处。”

接下来不过是些地方水旱灾害,或者物资运送小事,慢悠悠批阅完这些,李世民一肚子忧愁站起身,一面想着一会朝会怎么从别的地方挤出些钱粮物资供应西北战场,一面在太监侍候下准备去上朝,这功夫,门外张超却是猛地焦急闯了进来,满头大汗举起一份黑皮奏折呈送御前。

“陛下,闽地急报,八百里加急!”

猛地心头咯噔一下,李世民劈手夺过了奏折,看了一会后,却是焦急的倒背手兜起了圈子,满头是汗的嘟囔着:“这可如何是好?老九啊老九,你还真不让人消停。”

朝堂上,一片寂静,只有太监抑扬顿挫的念动声。

“……十九日,南安县沦陷,贼杀泉州刺史陈成,次月二十二日,建州全州沦陷,民众死伤枕籍,浮尸千里,府兵全线溃败,二十三日,闽王李捷大败而回,全军甲胄军械尽失,兵去十之三四,建州刺史胡达死城,今闽地上下,贼行遍地……”

相比于辽东让人听的耳朵起茧子的高级文书,闽地大败真如同往群臣头上浇了一盆凉水那般,而且还是透心凉,半个月时间,丢了千里土地,几乎把汉人开拓边疆的成果丢得差不多了,就连司空房玄龄都是目瞪口呆。

足足冷场了一分钟,最先跳出来的还是监察御史王鸿达,老头子颤巍巍出班一头跪伏在地,昂声高喊到:“陛下,闽王大溃,丢民失地,理应治罪!”

这一句话,立马引起了轩然大波。

“陛下,朝廷法度不可废,闽王失地,理应治罪,削爵,召回!”

“是啊陛下,国法不可废!”

一大群世家群臣,甚至于关陇世家都集体对着李捷开起炮来,气势汹汹的模样就好比李捷犯了十恶不赦大罪一般,嘈嘈嚷嚷恨不得李捷在场直接啃了他。

没等他们嚷完,太子李治立马大哭着抢了出来跪伏在地:“父皇在上,九哥虽然有错,但九哥才到闽地不久,闽地官员跋扈之名久尔,九哥不能掌控,出此大祸,九哥罪名也应不大,还望父皇宽恕!”

毕竟是太子,这段时间******也积累了不少,呼啦啦一大票红袍大臣跪倒在地,声势倒也不比讨伐李捷的差多少,文臣自己咬成了一团,武将们居然也不甘示弱,程知节那厮第一个吹嘘起来要他去如何如何,然后就是不服气的薛万彻李道宗,一时间朝堂文武乱成了一团。

不过,事情总是两面看,帮李捷说话的不见得是好意,讨伐他的也不见得是敌人,一大群讨伐李捷的多时棉纺织行会成员,如今他们可是尝到了没有制约内耗的苦头,大唐关中本位,就算贬爵成了郡王,回了长安也是好事,只有李捷有足够威望镇住整个行会。

相反,可直到自己这个有能力的哥哥对自己有多愤怒,李治宁愿棉纺织行会烂在自己手里,也决计不会把他它还给李捷,自然不希望他回来了。

唯一的问题,三堆人打起了罗圈架,一个令李世民满意的答案没有,脸色越来越黑,终于,李世民暴怒的猛地一拍桌子怒吼道:“够了!”

对着突然鸦雀无声的群臣,李世民简直毫无皇帝形象的蹦起来挥着袖子乱嚷着:“朕如今要知道该如何应对,不是追究何人责任?什么事都要等平叛后再说!现在给朕拿出个章程来,从何处派援军去闽地!”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在朝堂上,这一回,每一个敢乱说的。

和三天两头哭诉的辽王李泰不同,李捷是什么样狠人就算文臣也没有不清楚的,驻骅山一战那么危机的血战都让他咬牙撑下来了,如今闽地告急,只能说是危及到了一定程度,不然闽王也不会多事。

偏偏,江南空虚,偌大一个大唐帝国,重兵基本上不是布置在关中,就是分散在五原,云中道,辽东,乃至安西偌大的边境线上,因为历史原因,不论是江南道还是岭南道都空虚无比,帝国如此布置也是有原因的,毕竟超过七成大唐居民全都生活在北地关中。

哪怕历史上,大唐在南方都没什么突出表现,甚至还有被南诏打到成都的难堪,闽王李捷的五原军还是贞观朝唯一一次向南方派兵,附近真没有足够的兵力可用。

朝廷八层需要从北地调兵,谁说话,可能就被发配到那蛮荒边地之处,谁愿意去啊?面面相觑中,偌大的朝堂竟然没一个人说话。

眼看着李世民脸色越来越黑,最后还是长孙无忌咬了咬牙站出来出列朝班,举着笏板站了出来,弯腰拱手启奏道:“启禀陛下,如今当务之急是救援闽南,闽地若乱,扬州无险可守,蛮夷叛军甚至可以一路打到建邺,震动整个南部边境。”

“不过闽地路途遥远,募兵前往,估计救之不及,更何况闽王身为良帅,再派大将去,反倒有可能分散力量,老臣认为,当于闽王全权,与他在附近州府募兵之权,这样凭借闽王之才,闽国的兵力,也可以把叛乱拖在闽国境内。”

这话倒是在理,关键是不用自己去,顿时一大群大臣都跟着站了出来,不少刚刚还声讨李捷的忠臣也不例外,一片应和声,李世民也禁不住低头思考起来。

长孙无忌还忽略了一点,募兵需要拿钱,让闽王自行募兵的话就不用朝廷拿钱了,就算李捷把人都变成私兵也不在乎,闽地距离长安太远太远,几次重大的政治变革都在关中,没看隋炀帝在建邺坐拥二十万骁果雄兵都没打回来吗?威胁可太小太小了。

大唐的政略思想敢于放权,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创造了大唐辽阔无比的疆域,另一方面也遗留下了藩镇之祸,不过至少现在,这种弊端还没显露出来,所以沉吟片刻后,李世民还是点了点头。

“中书省草拟诏书,封闽王李捷为岭南道行军大总管,可自行在附近州府自行募兵,平定叛乱,朝廷予以全权。”

这事一了,不少大臣都是松了口气,有的怅惘,有的则是在侥幸,不过这时候长孙无忌又是说话了。

“陛下,这是一份方面,另一方面叛贼势大,依照去岁高州总管进表,闽地至少有蛮夷十余万户,十多万叛军恐怕闽王目前手中兵力还是力有不殆,还是需要关中组织援军南下,不需要多,三千左右即可,人少轻便方能赶得及帮助闽王渡过难关。”

“闽王骁勇善战,援军应该不用了吧?”冤家路窄的光禄卿王琰扭身转了出来,长孙无忌立马阴笑着回过了头问道:“如果闽地意外,王大人负责?”

这责任可背不起,屁都没敢放一个,王琰灰溜溜回了朝班。龙座上,李世民也是再一次满意的点了点头,大声喝问着:“诸位卿家何人愿意带兵南下啊?”

又是沉默,沉默了许久,就在李世民要不耐烦点将时候,一个响亮的声音大步流星从朝堂中走了出来:“微臣愿往!”

眼看着房遗爱严肃郑重的模样,老司空房玄龄差点儿没晕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