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大唐远征军 > 第569章 .帝位转移?李治的算盘

大唐远征军 第569章 .帝位转移?李治的算盘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36 来源:笔趣阁

长孙无忌进入后殿时候,葡萄架下,难得杨淑妃拖着病体出来晒晒太阳,虽然还是不时间轻咳两声,但是气色却好了许多,坐在藤椅上慵懒的与李恪,李愔二人闲聊,虽然仅仅是轻易的倾躺,举手投足间,杨妃却只有一份贵气在其中。

不愧是隋炀帝的孙女,天家帝胄,虽然杨妃是长孙无忌要算计的目标,但依旧止不住长孙无忌的暗自赞赏。

不过打量了一圈,长孙无忌却没看到李捷存在,这下又让他把心提了起来。

这功夫,正巧又是几个太监赶了进来,还抬着一箱东西。

“太妃娘娘,晋王派人送来了雪参何首乌各一箱,希望聊表对太妃您的孝心。”

听着几个太监的赔笑禀告,不自觉长孙无忌用手臂把裤腰夹得更紧了些,到底是当上皇帝的人,被囚禁在东宫,李治还在想办法自救,而且还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杨妃!

李捷能为杨妃举兵杀到长安,那么取得杨妃欢心,说不定会逃脱一命,一方面暗地活动,一方面拼命讨好杨妃,连皇帝都不称了称之前的爵位晋王,李治也真是人才。

不过,就在长孙无忌暗暗欣喜时候,端着一碗药,李捷却是急急匆匆一脸怒色从内殿出了来,大怒的对这几个太监吼道:“孤不是说了吗?那个人送来的一切东西就地扔了,马上拿走,滚!”

真是吓得腿儿都软了,几个太监扑通扑通全跪在地上磕头不已,哭喊着求饶道:“殿下,奴才知错了,求殿下饶命。”

“马上滚!”

听着李捷的吼声,几个太监垂头丧气挑起东西转身要走,冷不防一声轻柔的声音响起:“等等,把东西放到库房吧,回去告诉陛下,老身承这个情了。”

说是老身,实际上声音依旧轻柔悦耳,却一点老态都没有,如果不是连续又传来了几声咳嗽增添了几分衰弱,完全是个年轻美人儿。

事实上,杨妃实际年龄此时也不过四十多一些,九岁嫁李世民,十几岁出吴王李恪,这位唐宫中最神秘的嫔妃经历隋末乱世到大唐盛世,岁月仿佛特别为了补偿她这个历经家破人亡的苦命人,仅仅给她留下了少许时光痕迹,一眼看去,还宛若三十出头一般。

几声轻咳声却是把李治下了一大跳,也顾不得和几个宦官算账,赶忙把药碗奉了上去,端着漆黑的药碗,杨妃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却在李捷祈求的目光中饮了起来,苦的丹凤眸直跳喝下半碗后,杨妃却又放下了碗。

“母妃,要一口气喝完。”

“小九,陛下,你究竟打算如何处置他?”

杨妃的话让李捷猛然愣了愣,旋即苦恼的摆了摆手:“母妃,朝廷大事不管咱们的事,请您喝药养好病吧!”

这话听的长孙无忌差不点没蹦起来,不关你的事你打到长安把皇帝关起来干嘛?听完杨妃也是苦笑着摇了摇头,却是把药碗放到了一旁。

“小九,你知道你外祖父临终前最懊悔的是什么吗?”

李捷的外祖父就是隋炀帝,那位历史上褒贬不一,赫赫有名的暴君,提到他,李捷也是忍不住好奇的睁大了眼睛,却见杨妃眼中闪过一丝痛苦。

“当年母亲陪在你外祖父身边,在江都,他最懊悔的一直是权力之争中杀死了大哥,甚至在宇文逆贼叛乱之时,你外祖父还狂呼报应不止。”

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煽动骁果叛于江都,那一夜,隋杨皇室几乎被屠戮殆尽,年幼的杨妃几乎是亲眼目睹了父亲母亲哥哥姐姐一切亲近的人倒在了屠刀之下,那一夜的阴霾,刻骨铭心。

眼看着杨妃哆嗦的浑身颤抖,李捷赶紧上前握住了她的手,细声劝道:“母妃,不要再想了,一切都过去了,我们几个兄弟在,没人再敢欺凌母妃,否者,杀之!”

杀机凛然的话让杨妃再一次无奈摇了摇头,依旧紧紧拉着李捷的手。

“不光是你外祖父,你父皇同样也是这样,最后一段日子,母妃一直陪在你父皇身边,他念叨最多的除了你们这帮儿女,你长孙姨娘,也就是大哥与三弟了,从小到大,你父皇与大哥也是并肩长大,从太原起兵开始互相扶植着打下了大唐天下,哪怕临终前,你父皇也在懊悔。”

“小九,你与小十也是一块长大的,不要让将来后悔啊!”

又是沉默了片刻,李捷终于在杨妃期盼的目光中与李恪李愔催促的眼色下重重点了点头,无奈的答应道:“母妃快喝药吧,老十,孤不会拿他如何就是了。”

杨妃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旋即却又是带上些少女般娇憨的皱眉,再次端起了药碗。

好不容易哄着自己母妃喝完了药,李捷却没忙着继续打点,反而皱着眉头奔长孙无忌而去,诧异的看了看老长孙那张花猫脸,旋即把他拖到一边,颇为不耐烦的问道:“长孙司空,来这里做什么?”

看样子自己进来都是杨妃批准的,见识了杨妃对李捷巨大的影响力,长孙无忌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大大咧咧以岳父自居的教训,恭恭敬敬拱手弯下了腰。

“殿下,朝廷已经出了大篓子,辽王李泰素爱不叛乱,如今已经打到了东都以外不足一百里,如果再不出关平叛,东都不保,天下危已!”

“天下江山,自有你们宰相去操劳,跟孤有什么关系?”李捷大大的翻了白眼,一句话,气的长孙无忌差不点没跳起来打人了,没有你发令,长安如今那个将领敢动,谁敢调兵?

“殿下切莫推脱,须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大唐还是殿下您祖父与父亲共同努力下才创下的基业,就算殿下海外另辟家园,这也是祖业啊,祖业,孝子不弃!殿下怎能轻易推脱,万一大唐崩溃,就算拿下天下万里,殿下将来九泉之下如何面对陛下呢?”

长孙无忌一番话说的又快又急,尤其是声音还挺大,果然,在李捷的无奈中,杨妃又发话了。

“小九,治国齐家修身平天下,还是朝廷大事要紧,母妃这儿没事了,你快去忙吧!”

颇为无奈的回头答应一声,李捷郁闷的拖着长孙无忌去了立政殿中书房。

“你们已经闹的够过分了!还想再要孤怎么样?入京以来,孤自问军队做的秋毫不犯,尔等以为孤的刀不利否?再闹到立政殿,孤也学李治那个混蛋来一场大屠杀,不信就试试!”

好不容易留起来的几缕胡子都长了开,李捷暴怒的拍着桌子大吼威胁着,一点儿也不把这个岳父再尊敬起来。

想着以往这小子恭敬的模样,叹了句人心不古,事比人强下,长孙无忌还是不得不苦恼的低下了花猫脸拱拳拜道:“闽王,老夫也不绕圈子了,再不集结大军抵抗,再有两个月,辽王泰就可以坐在长安登基了,关中不欢迎辽王,这也不符合闽国的利益。”

“那好歹也比抓了孤兄弟要杀,将孤母妃赶进佛寺的皇帝强。”依旧满是怒色,李捷冷冷地讥讽着,下一刻,长孙无忌的话却让他顿了一下。

“群臣愿意拥立在吴王李恪身边,组建大军,出关平乱!”

李恪在朝堂上好评可是不错,可李恪一缺乏根基,二缺乏名望,如果出关击溃辽东叛军,那么名望也有了,收拢的根基也有了,还能进一步拉近关陇军事集团与李恪的关系,如果李捷拥立李恪为-帝,也铺下了道路。

果然,在长孙无忌偷瞄的眼光中,李捷意动了,禁不住让-长孙无忌兴奋不已,自己猜对了,这小子果然没有在长安呆久的心思,这些日子,也是逼着群臣给李恪铺路!

不过思考了片刻之后,他却又一次摇了摇头,回身却在书房中早出纸笔奋笔疾书起来,片刻之后,一张盖好章墨迹未干的手令递到了长孙无忌眼前。

“这事先不急!如今聚拢在京师番上的军队中,数驻扎灵武的英国公李绩麾下,左骁卫诸位最强,刚结束葱山道大战,军中多胡琦,相信英国公也是忧国忧民的,孤写了一封信劝他出兵,岳父拿着这封手令出城找他即可,能不能劝动英国公,还要看岳父的本事了!”

虽然没有完全答应自己的要求,但李捷毕竟行动了,不再混吃等死,长孙无忌终于是松了口气,不客气的把手令与信揣到怀里,一拜之后,匆匆就出了门。

劝说?骗鬼去吧,看来李绩早与李捷有勾结,命令还差不多!

长孙无忌一走,李捷却又是烦躁的在书房内踱起步来,好半天,这才头疼的趴伏在桌子上,悲催的叫嚷着:“拥立三哥当皇帝,头疼的事儿还真多啊!”

李捷没注意到,他这话音未落,门口一个穿着公装,云髻戴着步摇的靓丽美人浑身机灵灵的哆嗦了下……

另一头,出了皇宫,坐上长孙府的马车,长孙无忌停留都没停留,就直奔东城门而去,这个时候长安人心惶惶,街上行人寥寥无几,倒也让马车狂奔的顺利。

一直面沉似水拿着李捷的手令,直到出了城后,长孙无忌这才长长输出一口气,却是在腰间摸索起来,片刻后,趁着抓伤自己脸功夫,王皇后丢在自己脖颈处的那块布被摸了出来,心头狂跳的展开,却是一张李治写的血诏到了长孙无忌手头。

斑斑血迹书写而成的英国公李绩几个字映入长孙无忌眼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