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大唐远征军 > 第291章 .暗谋,军心大振

大唐远征军 第291章 .暗谋,军心大振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36 来源:笔趣阁

虽然在皇位之争上玩的一塌糊涂,昏招迭出,但李泰毕竟是政治人物,如果一点儿政治敏感度都没有,他也不可能得宠到如今,今天刚刚接到一封措辞严厉的圣旨,而且李捷敢做的如此过分,背后没有依仗是不可能的。

听着孙伐音的禀告,李泰反倒冷静了下来,虽然还是被气的绿西瓜般肥胖身体直哆嗦,但起码没有被愤怒夺去了理智,召唤完阎国丈后,就哼着回到了一片狼藉的办公桌前,窝着坐在椅子上,肚子窝的难受无比,李泰又是暴怒的拍着桌子。

“来人,给孤把这些东西都摆上!”

辽王宫人颤抖着低着头赶忙把摔在地上文牍文案全都捡起,这功夫,一个风度翩翩的四旬青衫儒士慢悠悠就走了进来,在孙伐音满是嫉妒的目光中深深拜下。

“下官阎良拜见辽王!”

“不敢当,不敢当,外舅请起,请起!”一改往日的傲慢,李泰颇为恭敬的亲自站起来伸手虚浮,倒也没客气,阎良很大方站了起来,竟然信步转到了李泰身边,看的依旧地下跪着的孙伐音禁不住一阵眼红。

别看他在高句丽贵人中显得地位十足,实际上,与太子李承乾截然相反的魏王李泰,可是个绝对汉人论者,太子好胡风,李泰则对古典汉学扣到了变态的程度,所以他真正信赖的都是汉代传下来的中原世家大族组成文官集团。

这个外来文官幕僚集团,几乎把持了辽东都督府大大小小所有的权利职位,同为李泰的老丈人,孙伐音跪在地上颤颤巍巍,阎良就可以坐在李泰身边,这差别就截然可见了。

李泰的正妃阎婉,名义上是大安公工部尚书阎立德之女,实际上阎婉的生身父亲就是这位名不见经不传的阎家幼弟,轮才华,阎良似乎还在阎立德之上,可惜站队站错了,太子秦王之争时候站在了太子一方,不得已才把女儿托庇,自己跑路,这一段独特经历倒也让李泰愈加信任他。

“闲杂人等闭退!”

阎良一道,李泰立刻挥起宽大的衣袖赶人,如蒙大赦般,宫人太监还有倒霉的户曹全都连滚带爬退出了大殿,跪在地上的孙传音也下意识要退走,不过刚要站起来,犹豫了一下,老家伙还是跪伏在了地上,事关身家性命两王博弈,不由得他不关心。

似乎也没把孙伐音放在眼里,轻蔑的看了他一眼,阎良又是扭过头拱着手对李泰询问起来:“殿下召下官来,是否为了朔王之事?”

“然也,他李捷已经逼人太甚,孤咽不下这口气!”

“的确,朔王在辽东都督府内根基太深,与殿下实在是个障碍,封辽王之时一击未死,就为殿下如今惹起了偌大麻烦,不得不除……”

李泰两人窃窃私语的密议着,竖起耳朵,半天孙伐音都没听清一句,急的老家伙汗水直流,谁都没有注意到,跪伏在还要远的门口,低着头担当着护卫的完颜奴,一双耳朵却如同猫一样转动着,低伏在地的眼神也是随之跳动不已……

对于朔王东山再起,强势侵入辽东,辽王府保持了出奇的冷静与沉默,禁不住再一次在高句丽沦陷的半壁江山掀起轩然大波,有的高句丽贵人惶恐,有的则是欢呼雀跃。

免税卷的投入短短几天内就把停留在营州,登莱观望的商人重新吸引了回来,哪怕寒冬,市面上也再一次变得繁华,源源不断的中原物资,米粮,甚至一些酱瓜类咸菜都是大批大批进入辽东,每一天都有数不尽的商人,或者高句丽贵族踏进李捷辽州的临时驻地,带着商品数量,抱着免税票子出来,热闹非凡。

可惜没有一个人能亲自拜见到朔王,令不少怀有别样心思的人哀叹,扼腕。

这个收拢人心的时候,李捷却与李佑跑到了新城附近的大山沟中,而且还弄得灰头土面的,狼狈不堪。

真是灰头土脸,天空中到处都弥漫着树木草甸燃烧后遗留着的土灰,就算王爷也不能幸免,不过相比于气急败坏扑打着头上飞灰的李佑,同样一张脸半黑,李捷则是拉着特意去辽河寻来那女子穆云娘的手,兴奋的双眼放光。

干枯的树木草甸燃烧过后,地表层土壤被剥开,里面尚且热腾腾冒着火星的黑色石块土块露了出来。

全是煤,无比巨大的一个露天煤矿。

高句丽的新城,日后还有着两个响亮的名字,清朝龙兴之地赫图阿拉,以及后世的辽宁抚顺,中国煤都!

不要以为在没有工业化的时代,煤就没有用了,煤炭提供的热能远高于木炭柴火,用煤制作焦炭来冶炼的钢铁质量远高于现在大唐的炼铁炉,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是辽东,冬季取暖光靠棉衣绝对不够,有了这炙热的煤,不适应寒冷得唐人就有了统治辽东的基础。

最重要一点,按照与长孙无忌的具体约定,这里是属于李捷的,就算战后也是如此,想着李泰那家伙收着高税赋,不得不再高价向自己买煤的情景,想想李捷就高兴。

“传令,征调民夫,迅速修建通往安市城的道路,争取短时间内,输送上前线!”看着庞大的煤矿,李捷兴奋的高声命令着。

朔王回归带来的变化还在真够明显,短短半个月,陆续集结在辽东城下的唐军八万大军都完成了换装,厚实的棉帽子垫在头盔下,甲胄中也是保暖的棉衬垫,不单战斗时候寒冷威胁大大降低,而且似乎更加耐打耐摔了。

这还没完,原本单调的伙食,光是米饭杂粮也变得有鱼有肉了,登莱打渔船队捕获的数千吨鱼肉干源源不断输送而来,辽东鸡山鸭山的蛋,肉,契丹部落的牛奶,甚至冬日里难得一见的酱菜,干菜,伙食上,唐军来了个大改善。

而且住的地方也变了,原本的行军帐篷全都被木头搭建简易窝棚所取代,外面罩上帐蓬皮,里面再点着煤炉子,用黄土砌成火炕,除了住的暖暖的还与热水可喝,似乎比在家乡还要舒服几分,这种情况下,低迷的唐军士气自然而然得到了提升。

尤其是,李捷的到来还带了些许独特古代军队的创举!

“为了大唐,杀啊!”

安市城下,喊杀声惊天动地,装备着强弩的唐军把密集不可胜数的弩箭射到安市城狭窄城头,压得守军都抬不起头来,弩阵后面,十六架牵引投石机在千多唐军喊着号子的拉动下,把烧得通红的煤块流星火雨般投射到成头上,烟熏火燎的让守军个个憋得脸色又红又黑,咳嗽不已,尤其是靠近城墙的草木房屋,火光撩人。

箭雨过后,又是密集如雨的唐军推着鹅子洞车,撞城车,云梯等攻城机械呐喊着冲上前去,慌得受了半天折磨的高句丽守军赶忙抱起滚石檑木再次迎战,城上城下刀来枪往,你争我夺,杀得热血沸腾。

半天时间,唐军竟然打开了三次缺口,如果不是杨万春亲自带领卫队输死拼杀,安市城还真是危险了。

残酷的攻城战一直持续到了晚上,唐军这才从烟火缭绕的战场撤了回去,一天猛烈的攻势下,杨万春自己身上都填了几条伤口,凝望着撤退时候依旧秩序井然,士气饱满的唐军,杨万春趴在城墙上满是惊讶。

“怎么可能?经历了土山失败,如此严寒的天气中,唐军怎么可能还保持了如此旺盛的士气?”

“估计,是他回来了吧!”同样跟着浴血奋战一天,杨心怡亦是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回答一句后,杨心怡又是细心的在城墙上翻找起来,伸手就拔开了一具倒毙在城墙上,尚且怒目圆睁的唐军尸体。

玄色的甲胄下方,厚实的棉衣顿时展露了出来,棉衣衣领染着血的一角,还用绣了个小小红色圆圈,里面是三叶草形状。

“没错,一定是他,中原棉纺织行会出品的物品上也都会绣着这样一个装饰,朔王称它为商标!”手指点在那一点上,杨心怡确定的对着杨万春解说着。

城下,唐军披着白色被单的特殊部队挂着免战牌出了来,不慌不忙收拾着阵亡者遗体,甚至还大大咧咧的和城上打招呼,请他们把尸体抛下来,臃肿的模样,明显也穿着这种棉衣。

唐军军营中此时也是炊烟阵阵,甚至在这里能听到将士们的欢呼声,望着城下已经变成一座小城的唐军军营上空黑烟弥漫,一副热火朝天的模样,打量着城下唐军,再看着自己身边冻得瑟瑟发抖的高句丽守军,杨万春禁不住昂首长叹道。

“这仗,难啊!”

“城主大人,要不要末将下去驱赶他们?”眼看着杨万春难看的神色,立刻又高句丽悍将怒然跪伏在地请示着,没想到杨万春却有些心灰意冷的摆了摆手:“由他们去吧,杨彪,你也组织人,把唐军伤员与阵亡遗体送下去,把咱们的将士遗体取回来。”

愣了愣神,杨彪轰然领命,不一会,几个大吊篮垂了下去就忙碌了起来,城上,杨万春则是心灰意冷的下了城,慌得杨心怡赶忙跟了上去,陪伴在杨万春身边一齐向城主府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