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大唐远征军 > 第1209章.聚拢甲兵,师出有

大唐远征军 第1209章.聚拢甲兵,师出有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59 来源:笔趣阁

闽王预料的还真没错,抢掠已经沉浸于当代阿拉伯部落的血液里,倒是无关道德,任何人生存在如此穷困贫瘠的地方,都会被大自然逼得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胆怯懦弱的基因在一开始便会被无情淘汰。

如华夏的湘西,解放前那里不也是民风彪悍,山民白天为农夜晚为匪,过路的商客几乎没有不被抢的。后来的湘西剿匪激战了一年多,血腥屠杀了十多万人方才彻底将这种全民为匪的风气彻底整顿下去,随着后来的************的困难时期,饥饿中湘西人口又是损失过半,自此自宋以来就喧嚣一时的湘西土匪这才彻底烟消云散。

不过李捷既不想通过大屠杀将阿拉伯强盗杀光,实际上也没有力量整顿整个阿拉伯半岛,能做的仅仅是引导这股力量,从叙利亚而出的信使挂着闽王的圣旨出去后,还在各条大道上为这客商数量减少的阿拉伯部落各路好汉欣喜若狂,如同洪流一样汇聚向了耶路撒冷,去响应闽王的号召。

抢他东罗马人去!

这有点类似于维京人的组织形式,统治地方的伯爵出船,地方上自由农民作为战士,每年夏季定时的渡海出去劫掠,如今组织形式只不过从一个聚落几百户人家的伯爵变成了大闽,抢掠规模也变成了数万人。

五月份,聚拢在耶路撒冷的阿拉伯骑兵已经超过了亚细亚行军总管李绩的估量,达到了十万之数,从高加索山汇聚来的山地民族也有四万之数,连绵的帐篷群在耶路撒冷城附近平原展开十多里,还真没从天竺调一兵一卒,就汇合了一支足够的突击力量。

从留守叙利亚行省中抽出了五千关宁铁骑,还有左右千牛卫一万两千人也加入了李绩的麾下,在黎巴嫩山会战中,左右千牛卫损失过半,补充的多是本地兵源,需要回天竺休整的占比例并不多,并且两卫在雅穆克河立下的功勋不多,相比那些大包小裹回京师的同僚,从主将李业诩盛连山到普通的列兵都不甘心,于是乎闽王吹响了战号,两人就带着部将第一个加入了进来。

五月末,英国公,鸾台右侍郎,兵部尚书李绩携军两万,抵达了耶路撒冷军营,领着亲兵骑兵站在距离营地外不远的橄榄山上,眺望着矫健的阿拉伯骑兵纵马狂奔,在犹太人的土地上践踏起了漫天风烟,老李绩禁不住豪气大发,开怀的捋了捋胡须赞叹道:“军心可用也!”

可仅仅片刻,刚刚还彪悍奔驰的阿拉伯骑兵一转头就闯进了附近犹太人的村庄,明火执仗大嚷大叫着抢劫起来,抢的犹太人孤儿寡母嚎啕大哭,老李绩又是看的满脑门青筋。

一旁陪同的右千牛卫大将军李业诩陪笑着挠着后脑勺,悻悻然点了点头赞许道。

“英国公所言及时,的确是军心可用啊!”

这也是李捷把汇合点定在了耶路撒冷城附近的原因,让这帮穷怕了的阿拉伯人去祸害犹太人,也别来祸害好不容易在大马士革附近安置起来的闽人。

这头,李绩为整顿乱哄哄的十四万多强盗而头疼,另一头,安条克也是闹腾成了一团。

果然不出在场那些宰相们的意料,闽王意图继续动兵的消息一传出,文官们简直炸了,这才刚刚结束了残酷的血战,还要继续打?大家已经好几年没回家了,已经实在不想再像西行进了。

大家提着脑袋跟着拼命,要的可是荣华富贵,可如今荣华富贵有了,全在家里,自己还是在外面跟着吃风喝雪的,就如当年项羽所言,富贵不返乡,如锦衣夜行。拼下这么大的江山,不少人都满足了,不想再拼了!

各部主事,补缺,拾遗,九寺五监好几百下级官员纷纷上书反对。

而且除了文臣,就连武官也是有些不愿意再行,当然,如药格罗,苏烈这类跟着李捷起家的功臣是不会与李捷意见向左,可作为闽军支柱,关陇集团子弟纷纷上书要求返乡,尚且留在安条克附近的军团一共上了千多封书信,又是堆满了凤阁。

十几个宰相被烦的不厌其烦,不得已,宇文节出面,找到了言官首领萧盛以及御史台首领,御史大夫李刚进行密谈。

闽王要称帝这事儿毕竟事关重大,朝廷内部可有着不少老学究老古董,到现在大闽名义上还是大唐的藩王臣,就如同上次阿拉伯大败时候,长孙无忌一届老匹夫几千人,偌大的朝廷居然绝大部分倒向了长孙无忌,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恐怕还会闹起风波。

果然,李捷这称帝的底牌比核威胁都好使,不说真心跟随李捷的麾下谁不希望自己主上能进一步,将来也与大唐平起平坐,且说李捷如今定下目标,在君士坦丁堡称帝,谁敢否决?

谁不怕将来追究起来,被人当头断喝一句,就是汝要阻拦我主称帝?任何罪过也没有这罪过大!政治上站错队从来都是吵架灭族的大罪。

李刚出身陇西李氏,老萧盛也属于外戚,他俩自然也乐于拥戴闽王称帝,交了个底儿后,原本反对继续征讨东罗马的两个老顽固立马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没口子答应下来,甚至还承诺去劝说麾下的文官。

五月十五,有了宰相与言官们的努力,驻扎在安条克的大闽文官集团又恢复了通畅,谁敢不努力干活?言官弹劾的干活!到时候弹劾奏折一到,宰相大笔一挥,某某君昏庸怠惰,不宜为官,到时候自己丢官去职不说,还得连累家人前程,谁还敢消极怠工表示抗议?

而且还有一个消息传出来,闽王爷终于要称帝了,夺取西方的罗马帝位于气运,最后拼这一回,就是拥戴从龙之功啊!

从天竺运过来的刀枪剑戟,盔甲粮食,药品物资在安条克的仓库中堆积起来,堆满了一个又一个大仓库,同时路过安条克的亚美尼亚兵还有南方阿拉伯人骑兵聚拢的消息也解决了兵源问题,唯一酸溜溜的就是诸军诸卫中郎将,都尉级别的军官了。

闽王称帝,看起来这是大闽最后一战了,正式建立帝国后封侯拜相的机会就将少到极点了,错过了,也许再等个机会就得下辈子了。

可,离开家好几年了,也实在是想回家看看了!

这种纠结下,差不多三分之二的中下级军官还是跟着一批批返乡大军踏上了返回天竺,呼罗珊甚至遥远的八闽,剩下三分之一则是带着亲兵亲丁,跟着李绩南下去了耶路撒冷。

六月初,同样急于报仇的大闽地中海舰队同样抵达了耶路撒冷外港,仅仅整理了几天军队的老李绩也凭着他老辣的手腕通晓军中各种复杂的部族关系,虽然称不上如闽军那样如臂指使,但至少可以一战了!

不过,就在万事俱备的时候,礼部却又跳出来唱了反调,以礼部给事中郑理,鸿胪寺少卿赵大忠为首,一批言官强调大闽是礼仪之邦,不能不礼而伐。

大闽与东罗马从上一次君士坦丁在背后扎刀子时候开始就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了,现在,君士坦丁四世麾下的皇家海军还在攻击大闽于东地中海的港口,要是盛连山这厮的话,打就是了,讲个鸟礼!

可礼对于封建王朝,尤其是文官来说,大过生命!一群书呆子不遗余力的拼命写着上书,还好李捷自己也觉得需要再准备准备,冷战了三天,干脆答应了这群官员,以给事中郑理为正使,赵大忠为副使,带着一群喋喋不休的御史言官,出使君士坦丁堡。

六月十二,带着大闽的最后通牒,要求君士坦丁四世退位,恭迎已经下嫁闽王的秦妃安娜登基为帝的两人信心满满登上了去往君士坦丁堡的海船,临走之前赵大忠还信心满满拍着胸脯对同僚保证,要凭着他二人一张嘴为大闽免除这场刀柄之祸。

大闽使团乘着由五十米长大福船三条组成的使团编队由安条克出发,向西行进了三十七天,七月十九,在安条克群臣眼巴巴的等候下,三条被洗劫一空的大福船回来了,一同回来的还有郑理,赵大忠挂在船桅杆上的脑袋。

在目瞪口呆的群臣,李捷嘴角流露出了阴险的笑容,这回,大战是不可避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