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大唐远征军 > 第1121章.奴隶贸易

大唐远征军 第1121章.奴隶贸易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59 来源:笔趣阁

read336();

最初针对西亚,大闽制定的战术就是耕战。

春夏耕守,秋冬攻战,就地筹备大军所需的粮草物资,然后在冬季出兵,一举扫平阿拉伯人所占据的核心区域,罗马帝国的叙利亚行省,把阿拉伯帝国政权消灭,打回它最原始的部落形态。

后世几百年后的大明与蒙元之战,明成祖朱棣就是运用的此等政策,彻底消灭北原中央政权,然后不断的用政治手段分化与拉拢蒙古草原,让蒙古分化成成吉思汗一统之前的部落形态,虽然这种政策时有起伏,但明朝二百多年历史上,一贯为中原心腹大患的蒙古草原终究还是没有形成足以颠覆大明的统一政权。

现在的阿拉伯人与那时候的蒙古也有些像似,一个个教派领袖就是一个个黄金家族后裔,各领一方,彼此之间矛盾重重,只要消灭了能号召包容各教派的侯赛因,阿拉伯人自己都得打起来。

可谁曾想侯赛因也真能人也,居然能发动如此大规模的内外攻击,虽然最终还是功亏一篑,可苦战了半年多,疲惫的闽军还有巨大的补给亏空,李捷也是无力一战了。

因此,在一个个大臣担忧的目光中,李捷知趣的压根根本没有提冬季出兵之事,仅仅和大臣们商议了下重新划分钧田,从天竺招募农人进行屯垦以及从何处运来粮食填补这个大亏空等几项政策的大框架外,就散了会。

还好闽王理智,抱着笏板,一个个大臣怀着庆幸的心情出了大殿,不过今天是注定回不了家了,成堆的事物需要处理,大皇宫前的中央官属灯火通明,每条走廊中都能看到加班的官吏行色匆匆四处奔走着。

也难怪皇帝都短寿,担惊受怕加熬夜,如果不是福利待遇好,工作量真能堪比it民工了,移动行宫中还有一大堆文件没有批阅,回了宫又是一座大山,对于几天前的偷懒行为,趴在桌面上消极怠工的李捷真是肠子都悔青了。

还好,相比于历朝历代其他皇帝,李捷还有着两个宝贝,咖啡与武媚娘,李捷的唉声叹气中,背后响起了轻盈的脚步声,碧绿色的琉璃杯中,一大碗兑好了牛奶与蜜糖的阿拉伯咖啡被摆放在李捷面前,闻着香浓的味道都令人精神一阵。

也是搬了把椅子坐在李捷身边,就像后世帮忙抄作业的好同桌那样,武媚娘张开臂膀在桌子上一划拉,李捷面前的成堆“暑假作业”又是少了一小半。

绝大部分奏折都是县令一级的官员上奏上来的,大闽治下几百个州上万郡县,就算经过宰相过滤,有关县中土地,耕种,刑名收获以及县内的********,依旧一大堆,最令人头疼的是几个县官打的连环官司,朝廷很多时候其实就是扮演着一个矛盾处理人,这也是一旦遇到昏庸的皇帝,矛盾积累爆发出来,十几年后方才如火山爆发般不可抑制的天下大乱原因。

这些东西其实无关紧要却又最令人费神,看着武媚娘在灯下,认真的替自己研读着几个县官绕来绕去的奏折,一时间李捷心头倒是升起了不少感动来,忍不住伸出手抓向了武媚娘白皙的手背。

可惜,武美人儿却是眼睛都没看一眼,很傲娇的把手一缩,让李捷抓了个空。

“陛下最近不是享受异国风情享受的很舒心吗?还找我这个狠心的黄脸婆干什么?”

得知和亲的消息匆匆忙忙赶回来,李捷倒是真的对武媚娘说了些重话,而且还是带着安娜扮演贤妻良母赶过去把李晨曦解救回来的,再精明能干的女人还是女人,让女人不吃醋可比登天还难。

悻悻然缩回手,李捷则是揉了揉后脑勺,苦笑着摇摇头,却没有说话,维持一个大家庭这么多妻妾,像小说里面主角光环一发,几十个后宫一片和谐是不存在的,女人之间也有着自己的小矛盾,有时候男人必须忍受一些女人的小脾气,但却绝不能顺着谁的意思,说另一个人的坏话,这样才能一碗水端平。

李捷的政策也的确成功,没指望他帮着斥责安娜几句,光发泄出来心头的郁闷,武媚娘就舒服了许多,余光看着李捷吃瘪的模样,铁娘子的嘴角居然流露出了些许笑意。

豆腐是吃不成了,不过一个小插曲后,李捷心情也是愉悦了不少,饮了一大口浓咖啡,也是翻阅起奏折赶作业起来。

可第一篇奏折,就让他的脸又耷拉了下去,上书的是户科主事郑森,开口就是申请给城外阿拉伯人俘虏两万石小麦,骆驼肉若干的请书。

因为农耕稻作发达,圈养不占山林的养猪业亦是兴盛起来,闽军的补给中猪肉干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阿拉伯人的暴乱已经让大闽上层恼怒了,偏偏这些俘虏还矫情的挑三拣四,闽军粮食如此紧张的情况下,上个月还发生了俘虏暴动,十几车猪肉脯被直接丢进了底格里斯河,弄得一贯老好人的来济都发了火,干脆断了一多半的阿拉伯俘虏补给,每天仅发一餐面糊糊给俘虏果腹。

郑森也不见得多喜欢这些阿拉伯人,但他是俘虏营主管,俘虏们暴动,饿死人,都是他的责任,被逼无奈下这个中原文人也是不得不竭力为阿拉伯人说着好话。

手里粮食也不多,李捷干脆把这封奏折留中不发了,随手摔在一旁,翻开下一本,却让李捷的的眉头更是挑了挑,上书的是泰西封巡城御史蒋丑夫,弹劾的阿拉伯俘虏管理不严,侵入泰西封城附近农家,还与本地流氓地痞勾结,在城中杀人越货,烧了一间店铺,应当严惩。

再往下翻下去,全是有关这些俘虏的弹劾,补给,争论的各种诏书,看的李捷忧从中来。

看来,必须及早解决这些阿拉伯人了!李捷暗暗想到

…………

治愈社会最快的力量,好像就是商人们了。

闽王才回到泰西封几天,眼看着领地内暴乱被平息,闽国的商业秩序又成了东美索不达米亚的主旋律,浑然忘了前一阵暴乱中损失了多少店铺,人员与货物,一个个商团又是如同见到腐肉的苍蝇一样涌进了泰西封。

这儿可真是个大市场,官方需求的铁质农具,粮食,波斯的富豪们所需来自东方的茶叶,布匹,本地输出的波斯地毯,骆驼,奶酪,山羊,各种需求与贩卖再一次交织起来形成一个热闹的大市场。

工商业的繁荣也为本地带来了生机,战争期间赋闲在家,依靠领取大闽最低等救济粮存活的波斯各族亦是哼着小调,扛着工具到城边的皮匠铺子,打铁铺子,继续用自己双手撑起更美好的生活。

华夏一贯实行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一用就是两千多年,每每到土地兼并,大量剩余人口无出路,天下人口盈余而地不足之时便会将所有矛盾爆发出来,仿佛巨大的火药桶那样将王朝炸的米分身碎骨,以大量人口毁灭为代价进行新一轮的权利大洗牌,然后再走进这个怪圈。

殊不知人类社会,只有一二三产业不断上复杂的搭建,才能有未来,不受华夏士大夫重视的工商,如今已经养活了大闽三层的人口。

不过泰西封最热闹的商业产业,还是人市。

铜锣叮当作响,十多个脸色丑恶,额角还贴着狗皮膏药,一看就不像好人的打手怪声怪调吆喝在一座高高的木头台子上,立刻吸引了一大堆外地到来的商贩,热切的围拢在周围。

虽然工商业发展给国家提供了大量财富值得赞扬,可资本家最终的目的还是追求最大的利润,什么样的利润能比得上不要工资的奴隶身上盘剥的多?

就算大闽立法连奴隶都纳入了保护范围,不得****,奴隶为主人工作十年后,必须得到自由与释放,但十年光干活不要钱的伙计依旧是大有赚头,加上大闽武风极盛,战争带来的俘虏颇为多,虽然很不光彩,奴隶行业依旧算的上闽国支柱产业之一。

繁盛到何等程度?经由茶马古道或者丝绸之路,每年输入大唐吐蕃的异族奴隶都有数万之多,长安洛阳街头穿着青衣小帽行走跑动的白种人或者黑人面孔数不胜数,不光这等大城市,中州的乡下,田间地头,江南的士族大庄园中,种地干活的佃农亦是来自南天竺,波斯,高加索或者希腊的奴隶。

因为大闽的存在,给国内唐人指引出了一条新的出路,干嘛要在本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当孙子?去大闽唐人可是人上人!每年流入闽国境内的轻壮唐人仿佛无时无刻不在汲取大唐血液一般,偏偏各地官府畏惧闽王声威,不敢对唐人流动拘禁太严,为了保持生产,每年大唐进口的奴隶数量还呈现递增趋势。

有需求就有商机,所以来泰西封的奴隶贩子亦是如同过江之鲫。

“各位天南海北的同仁同僚,今天来我康士富奴隶行,大家就已经占到大便宜了!我们康士富奴隶行可是与大闽官方合作,第一时间提供最廉价最优质的奴隶源头!来我们康士富奴隶行,你买不到吃亏买不到上当!”

真有后世百货公司促销员一般的尽头,可黑可黑的天竺小伙叫嚷的热闹到都快上天了,随着他的话,几个打手亦是拉着铁链子牵牲口一样牵出一大群身强体壮的白人健奴,还炫耀的拍打着一个个奴隶的胸肌,谁知道仅仅看了第一眼,刚刚还满是兴趣的奴隶商贩们呼啦一下就散了开,弄得叫嚷的正欢的天竺小伙措手不及。

坐在对面的茶楼中,看到这一幕的李捷亦是悲催的敲了敲脑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