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混在隋唐 > 第三百二十一章:畿语的由来

混在隋唐 第三百二十一章:畿语的由来

作者:丹东大米汤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2:04 来源:笔趣阁

裴仁基听的有人咒自己死,不由的心头大怒,霍的回头来看。却见庄大少正双手拄着熟铜棍,踮着脚,满面奇怪的探头看着自己怀中的裴行俨。眼见他目中闪烁的光芒,如同毒蛇盯上了猎物,透着一股子难言的味道,裴仁基满腔的怒火,忽的霎时间消退,一股寒意随之而起。此刻,身在屋檐下,双方地位天差地远,自己裴家可不是此人的对手。要是被他盯上,只怕终要落个家破人亡的结局了。

裴仁基心头瞬间转过无数念头,儿子虽然被打的惨了些,总是命还留着。这会儿,可不能让此人咬上,否则定是后患无穷。当下努力压着心头的忿怒,勉强一咧嘴笑笑道:“多谢仁公手下留情,小儿无礼,该得此教训。还望仁公大肚有量,莫要再记恨了。”

庄见心头一凛。他不怕那种当场暴跳的,因为那代表其人头脑简单,多数只是靠着血气之勇处事的,没什么可怕的。怕的就是这种知进退,识时务的人。这种人最擅于隐忍,对时势看的明白,若要报复起来,定是一口咬死。眼见这裴仁基刚刚怒火冲天,随即却能笑的出来,其人心计只怕不简单啊。这种人,最好还是收敛些好,莫要真的将他得罪死了。好在自己碍于在李密地盘上,方才下手时,只是用的拳头。不然,紫金熟铜棍下,焉有裴行俨的命在。想来这裴仁基也是能明白的,并不想真个与自己结仇。

庄见想的透彻,遂收起笑嘻嘻的脸色,点点头正色道:“裴老将军多虑了,左右不过是些口角意气之争罢了,咱们多少大事还等着去忙,这点小事儿,哪个又会放在心上。只是,小裴将军醒来后,还请老将军多多开导下。不要计较这些小事儿,战场上杀敌多少,才是衡量英雄的标准啊。”

裴仁基心下一怔,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大有深意的看他一眼,默默的点点头。旁边众人见这事儿竟是如此解决了,不由的都是长处一口气儿,放下心来。

李密呵呵笑道:“好好好,仁公之言,颇多睿智之处。大有古人仁厚之风,我等佩服。不如这便请入座,你我二人畅饮相谈,为今后大业计之,如何?”

庄见哈哈一笑,连连点头,将手中熟铜棍随手扔给雄大海,施施然回到座上,对李密眉花眼笑的道:“怪不得魏公能有今天这么大的成就,只这么短的时间,就能看出我这些优点来,唉,其实我很低调的,一般不愿宣扬。只是这人太优秀了,竟是怎么也藏不住,其实我也是挺烦恼的。至于说我这人吧,优点还是有些的,比如,我做好事从不留名,最愿意提携后进啥的,这些事儿数不胜数,魏公略微赞美下就行了,不用说太多,那样我会不好意思的哈。”

李密听的瞠目结舌,不知所对。众人却是齐齐头上搭下数条黑线。就这还低调?还不愿宣扬?你会不好意思?既是如此,那干啥还要人家赞美你?你自己说了这么多,还用别人宣扬吗?众人很无语。

罗世信和雄大海二人对望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憋不住的笑意。自家少爷又开始雷人了,这种情形,他们二人可是再熟悉不过了。裴仁基却是心中暗暗庆幸,这个小子脸皮够厚,手也够黑。这等人物,可真应了那句,流氓有文化,神仙也害怕!自家没跟他结仇,可真是幸运的很了。

李密半响才反应过来,瞅着眼前这张笑的跟朵花儿似得小脸,不由的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些什么了。旁边魏征眼见李密失措,轻轻咳了一声,对着庄见缓缓的道:“仁公莫要玩笑了,还是说说正事才好。你从唐公处而来,不知究竟是为了何事啊?这会儿,不妨与我家魏公说说,大家也好一起计议一番。密公,你看可好?”

李密啊的一声,这才醒悟,心中暗暗对这个忠国公有些打怵了。听着魏征的提示,转头看着庄见,等他说话。

庄见被人将自我表扬打断,心头大是不爽,瞅着魏征那张死人脸,心中不由的暗自嘀咕。这人以后还是小李同学的大臣呢,要是整日面对这么张臭脸,不知小李同学会不会,也经常有上去踩上一脚的冲动。

心头转着念头,嘴上却是并不耽误正事,正色对李密道:“哦,这事儿啊,是这样的。我那老丈人呢,啊,就是唐公了。唐公呢说自己本是出身名门,属于这大隋的皇亲国戚。累世受朝廷厚恩,这次起兵呢,还是为了保护隋室,重新拥立值得拥立之人。但如今大隋朝政颓废,奸臣当道,只怕他想以一人之力挽回此局,也是没什么希望的。他身为隋臣,虽明知不可为,但为忠义故,也只能尽量去做了。”

说到这儿,顿了顿,见众人都在仔细听着,便又接着道:“其实他也早听闻那个畿语了,就是那个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唐公听了后,曾找人专门询问过。”

庄见说到这儿,众人身子都是不由的轻震,随即都是目光炯炯的看着他。李密眼中闪过一丝异彩,看着庄见,沉声问道:“哦?这般乡间俚语,一般都是无稽之谈,怎么唐公也肯相信吗?却不知问出什么结果来没?”

庄见满面端严的点点头道:“当然信了!唐公说这是民声代表的天意,每次人世间生些什么事儿的时候,上天总是通过这些手段,把他的意思传达给世人。就比如汉末时,黄巾乍起之际,就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之说。后面董卓被人杀的时候,也有个什么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的民谣。那是两个字谜,千里草不就是个董字吗?十日卜,可不就是个卓字吗?而后,更是有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之说,后来那个大耳朵不就当了皇帝,在西边的蜀中建立了一个汉吗?所以说,这些畿语其实很灵验的。”

他口中所说这些,全是后世三国演义小说里的段子,此时之人如何能得知。听他说得有板有眼的,不由的都是心中拿捏不定,倒也不敢小看于他了。

在座之中,多数人都是文武兼修,那祖君彦和魏征,更是学富五车之士。对于这些历史自然知晓,但对其中是不是真有这般神奇的桥段,却也是将信将疑。当下魏征便问道:“仁公是从何典籍中知晓此事的?怎么魏征从未听说?”

庄见一鄂,心中暗骂。这个死人脸真烦,那故事要是没这些桥段那还叫故事吗?没学问的,简直就是不学无术!连三国演义都不知道,这还要盘根问底的,真是太鄙视了。可怜魏征一个绝世大儒,就被这小无赖在心中,骂成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了。

他心中鄙视,嘴上便顺口道:“不是吧,你连三国演义这吗?这么有名的名著,作为一个知识青年,那是必须要看的,你居然不知道?”

魏征和祖君彦都是一呆,相互对望一眼,不由的大感惭愧。默然半响,魏征才恭敬的问道:“魏征惭愧,确实不知此书。不知仁公从何处看得这个三国演义?可能告知魏征一下,魏征也好去拜读一番。还有,不知这部名著,又是哪位大家所著?仁公可是认得?若能识得,还请给魏征引见一番,魏征当深感公爷大德。”

他此言一出,庄见顿时呆住。啥?你不知道?见作者?我靠,你丫是咒老子死咋的?他罗贯中一个死了好几百年的人了,老子怎会认识他?你个老乌龟,当真歹毒,居然这么拐着弯的骂我。

他心中咒骂,却实在是不知道,罗贯中乃是元末明初之人,所著的三国演义更是他后期作品,这个时候,如何能有。他没有学问,却是将魏征一通大骂,可不知魏征老大人会不会冤屈致死。

他心中恼怒,面上作色道:“我靠,够了啊。我说魏老头,你这嘴可狠着呢。这书是罗贯中写的,他都死了几百年了,我怎么会认识他,你这么说,是咒我是死人吗?”

魏征一愣,心中苦笑。连忙抱拳道歉道:“仁公休怒,魏征愚昧,只因从未听说过这书,只当是刚刚流传出的,这才有请公引见之说,并无他意。只是,这位罗大家究是哪朝之人?这三国演义又是哪里有,仁公可能告知?”

庄见听到这儿,总算是心中有些明了,眼珠子乱转之下,暗暗嘀咕。喵了个咪的,难道老子搞出乌龙了?这罗贯中老乌龟到底是哪个朝代的?莫非是唐代以后的?哎呀,这可麻烦了,可要想个话头搪塞过去才好。

他坐在那儿,眼珠子乱转,魏征不由看得起疑,出言问道:“仁公,莫非你方才乃是戏言?并不此人,也并无此书?那么,你方才所言畿语一事,却是有何目的?”最后一句,已是大有冷冽之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