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混在隋唐 > 第二百九十四章:谣言的力量

混在隋唐 第二百九十四章:谣言的力量

作者:丹东大米汤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2:04 来源:笔趣阁

大业十三年春,公元617年3月。大隋的局势愈加混乱,各地反王你方唱罢我登台,大隋的上空,风起云涌,不知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洛阳城外的魏公李密,此刻再也不是那个被追得满世界跑的逃犯了。在进位魏公后,又成功将河南讨捕大使裴仁基招降了,不但得到了裴行俨这员号称万人敌的猛将,还得到了秦琼和程咬金二人。

此刻的李密,兵多将广,粮草丰足。腰板直了的李密终于敢向皇帝叫板了,幕僚祖君彦写出了《为李密讨隋檄文》,檄文洋洋洒洒,历数隋室皇帝十大罪,从杨坚一直骂到杨广,酣畅淋漓,痛快之至。檄文中有一句,“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就是成语“罄竹难书”的由来。

檄文一出,四方相应,李密不由的意气风。

也就在李密踌躇满志的时候,远在西北的晋阳,也生了一件极具震撼力的事儿。起因是因为一份诏书,一份一夜间,贴的满大街的诏书,一份让人看了,就不由的火冒三丈的征兵诏书。

诏书中说,皇帝决定四征高丽,责成太原、西河、马邑、雁门四郡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男子年底前到涿郡集合,违令者斩!

这是一份空前绝后的征兵令,历史上没有一个王朝,曾经出台过,如此不近人情的征兵令,一般而言,多是采用“逢二抽一”,“逢三抽一”,顶峰到“逢五抽三”而已。但这份诏书,竟是百分百的征兵,可谓绝户了。

此诏一出,四郡震动,一片哗然。咒骂者有之,哀哭者有之,忿忿者有之,但对这诏书持怀疑态度的,却是少之又少。只因大家早知道皇帝残暴,穷兵黩武,出这个征召令,一点也不奇怪。

走在晋阳的街头上,庄见眼见着愤怒的民众咒骂声一片,问明白那征召令的内容,也是不由的瞠目结舌。

罗世信正自探头四下看着热闹,回头看到少爷一副见了鬼般的神情,不由奇怪的道:“少爷,这不是你的招儿吗?咋你还如此一副吃惊的模样?”

我的招?放屁!庄大少很愤怒。***,李渊老狐狸行啊,这么歹毒的招数都用的出来啊。自己当日不过是想起了后世的舆论威力,建议他派人去贴贴皇帝的大字报啥的,搞些谣言,比如加租子啊,加税率的什么的,挑起民众的不满情绪而已。哪知道李渊老人家这么狠,跟庄大少一开口就要钱不同,人家一开口要的就是命啊。

庄见大是摇头,心里对这些帝王之人的狠辣之处,看的更是深切了一些。将罗世信先是狠狠的教训了一顿,这才在罗世信大是委屈的嘟囔声中,与雄大海一起,慢慢沿街溜达着,瞧看城中民情。

三人一路行来,等到了晋阳宫外,却见几个官员,满头大汗的在前面向众人喊着什么。庄见看的奇怪,带着罗世信二人向前。走近了一听,庄见不由的大是叹服,暗暗赞叹李渊老人家,当真是高明啊。

原来,此刻这几个官员,自称是奉了留守大人之命,来向民众解释,说那贴出来的诏书不会实行,只是谣言而已。自古以来,这谣言最怕的就是那种不清不楚的解释,越描越黑,最后假的也会变成真的。这件事,要是李渊真的想解释,只要自己站出来说话,以他的身份,自然是会有效果的,但偏偏他却让一帮下属官吏来说,只会让老百姓更加猜疑而已。

庄见眼看着群情激奋,可不想惹上麻烦,带着罗世信和雄大海转头就走。眼见前面一个小酒馆儿,罗世信就有些迈不动脚了。无他,打从庄大少捞不着睡懒觉后,早晨的起床气就特别大。如此一来,总是晃悠在他面前的萝卜同学,就经常的挨上一些。今早又是这样,饭只吃了一半,就被庄见拉了出来,这会儿,闻着小酒馆儿里飘出的香气,这肚子就抗议了起来。

庄见歪头看看他,不由笑骂道:“你个夯货,早晨不过少吃了一个卷子就这德行了,真不知你这肚子是怎么长的。”

罗世信伸手摸着头,只是嘿嘿傻笑,也不着恼。他知道少爷嘴上说的厉害,可从来不会吝啬的。当然特意的整整自己,找些乐子,那是另当别论了。果然,庄见一边骂着,一边已是向着那酒馆儿中走去。罗世信大嘴一咧,急火火的跟了上去,看的雄大海一个劲儿的摇头。

主仆三人选了个靠墙的角落坐下,不多时,酒菜就已经6续上齐了。庄见和雄大海浅斟慢饮着,罗世信自是双手开动,如同风卷残云一般。

庄见看的又想开骂,却忽的竖起耳朵听去。原来旁边桌上此刻坐着两人,都是一副商家打扮。只是此刻说的话,却是说的马邑城守王仁恭的事儿。

说王仁恭的小妾,与王仁恭的内卫统领刘武周颇有些苟且,勾勾搭搭。活该王仁恭戴绿帽子,谁让他不肯开仓放粮,体恤百姓的。二人咒骂了几句,又将话题转到王仁恭小妾和刘武周私通一事儿上,说到香艳处,不由的都是一阵低笑。

庄见对王仁恭是谁不知道,但这个刘武周似是很熟悉,至于具体说他什么事儿,却是茫然不知了。当下,转头向雄大海问起。

雄大海也听到了那二人所说,见庄见问起,便将王仁恭和刘武周的来历介绍了起来。这王仁恭字元实,天水上邽人。一身骑射功夫极为出色,年少时就出任州主簿,后来因功转长道令,迁车骑将军。后来击突厥、讨山獠、平汉王,战功卓著,累受升迁,官至信都太守,迁左光禄大夫。后因突厥再次寇边,被调往马邑镇守。只是到了马邑后,一改从前的气节,受贿纳贿,不恤民众,百姓多有怨怼。

至于那刘武周,本来是河间景城(今河北交河县东北)人,父亲刘匡举家迁徙到了马邑郡。刘武周本人骁勇善骑射,在豪侠圈里很有人缘,原本在当地担任鹰扬府校尉。后来王仁恭看他骁勇,就提拔为自己的亲兵统领,平时驻扎在王仁恭的内宅负责王仁恭的安全。谁知道,竟是搞出这么一档子事儿来。雄大海说着这些,面上甚是不屑。

庄见嘿嘿低笑道:“这刘武周原来是个蠢贼,居然监守自盗,乱吃窝边草不说,还给顶头上司带绿帽子,没前途,太没前途了。即便要做,也该把那个碍事的搞死才做嘛,笨!真笨!啊,对了,这事儿那个王乌龟知道不?”

雄大海听他满口胡言,又将王仁恭叫做乌龟,不由的啼笑皆非。只是自家这位老大一向就是这么个德行,只怕要他跟个君子似的说话,比让太阳从西而出还要难的。当下自动将他那些胡话略过,回道:“王仁恭此时只怕不知,否则,怎么也是容不下那刘武周的。”

他二人只顾说话,不觉时间流逝。等到说完,庄见举起筷子,想要吃点,只是转目之下,不由的目瞪口呆。随即,头上就已挂下三条黑线。怒了!太怒了!这是人干的事儿吗?

眼前的菜盘中,在靠近庄见面前,只留下了一抹儿纤细的绿色。那里原本是一盘拌牛肉的,但现在只是剩下了一根葱丝。罗世信同学很懂规矩的,决不去动少爷面前的那边,只是很技巧的,将葱丝下面的牛肉尽数吃掉了而已。

“罗,世,信!”庄大少咬牙切齿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蹦了出来。罗世信激灵灵一个冷战,霍的站起身来,满面郑重的道:“少爷,那啥,我出去看看,有没啥情况先。”说罢,拔腿就跑。

庄见看的目瞪口呆,妈妈的,这死小子咋越来越机灵了?等到看着罗世信奔到门口了,这才反应过来,和雄大海对视一眼,同时起身,嘿嘿狞笑着向罗世信逼去。罗世信扭头一看,不由的面色白,艰难的道:“你……你们……要干啥?我”话未说完,扭头就跑。庄见往桌上拍下几个大钱,和雄大海大喝一声:“别跑!”随即追了出去。

三人嘻嘻哈哈,一路追着回了李府。在这里极是无聊,兄弟三人这种互相整蛊的把戏,就经常的拿出来玩玩。只不过大多数时间,都是罗世信同学,扮演那个惨遭迫害者而已。

肃穆的留守府,因为庄大少的到来,就没一天安宁过。不时的传出的大呼小叫之音,让府中的侍卫都是极度无语。看着三人追打着,一路往里而跑,刚刚走出来的刘文静,顿时满头黑线。这主不像主,仆不像仆的,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啊。

“仁公!唐公有请。”刘文静实在是忍不住了,大喝一声道。庄见啊的一声,停了下来。唐公?哦,是李渊。他世袭唐国公的。冲着刘文静答应了一声,又回头对着雄大海吩咐道:“逮着这丫的,今晚不给他大肉吃。”说罢,这才整了整衣冠,一步三摇的冲着刘文静走来。

刘文静看的一阵的郁闷,也不理他,转身往里行去。这些天相处下来,他再也没了跟这小无赖纠缠的兴趣了。这小孩,太闹了!

等到进了大厅,见李渊正满面愁容的坐在上面,双眉直要结成一个肉疙瘩了。看到二人进来,不由的神情缓和一下,请二人坐下。这才说起自己的愁事儿——兵不够!

庄见一愣道:“兵不够?那就征募啊,这有啥可愁的。啊,伯父,你该不会是想借钱吧?那那,我先说了,我很穷的,我没钱啊。”庄大少捂紧了自己的口袋,紧张的连连摇头。

李渊和刘文静一阵的无语,刘文静才吸着气道:“仁公,这不是钱的问题。若是没有皇上的旨意,随意征兵就是谋反之罪。咱们现下这种情况,若没有兵,一切则是空谈了。”

庄见这才明白,惭惭的一笑,问道:“呃,这样啊。那就不能通融通融?那啥,伯父啊,你好歹也是封疆大吏啊,就没个啥的先斩后奏的权利?”

李渊看了他一眼,苦笑道:“先斩后奏?这个名词都是新鲜。就算有,这征兵一事儿,除非是地方叛乱,来不及申报,才可便宜行事。但现在难道要我去策反哪位郡守去?唉。”说着,长长叹了口气。

庄见一愣,随即若有所思,不一会儿,突然嘿嘿笑道:“要说叛乱嘛,也不一定就没有啊。”

李渊和刘文静对望一眼,都是凝目看向他。李渊轻轻的问道:“计将安出?”庄见贼贼一笑,吐出两个字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