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七百五十六章 猪队友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七百五十六章 猪队友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58 来源:笔趣阁

ps:感谢书友“云龙峰雪”的慷慨打赏,继续求推荐票^_^

与日本相比,阿拉伯联邦的克里姆现在完全没有对外作战的压力、哪怕只是防御作战,但是稳定内部却是更大的挑战。为了集中力量尽快将西亚变成稳定可靠的大后方,克里姆甚至跟苏联秘密达成妥协,放弃了之前对伊朗政权持续进行的颠覆活动,而苏联政府则同意也将自己的势力退出伊朗,使其成为两国之间的一个缓冲带,另外苏联政府还许诺说只要阿联军队不直接参加德国对苏联的入侵,就不会将阿联视为敌国,而且如果阿联政府提出要求,苏联政府还可以在其与美英两国之间进行斡旋

虽然小胡子深知至少在北非工业化完成、并且二战局面发生重大变化之前,克里姆还不至于背离,但得知此事后还是忍不住破口大骂。可是若论事实上对德国利益造成的损害,他的另外几个盟友所做的危害更大,但此时的小胡子还远没有充分意识到

德国在苏德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对它的盟友们来说大多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之所以卖力地跟在德国后面积极反苏,主要还是为了它们自己的国家安全。要知道这些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是非常大的,如今却能够联合在一起对苏作战,可见苏联、或者说俄罗斯的“大斯拉夫主义”给这些国家造成了多大的压力。

不过,东欧的那些轴心国小弟们虽然反苏积极。但是战斗力实在有限,何况小胡子也不是什么大方的主儿,除了罗马尼亚在战争中收复了部分当初被苏联“侵占”的失地外,其他的国家基本上没能获得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只有国力不弱、还拥有战略资源铬铁矿的土耳其得到了特殊待遇,小胡子特别向土耳其人许诺,只要是土耳其军队在战争中夺取的苏联土地,都将全部归土耳其所有。如此诱人的香饵摆在眼前,土耳其与俄罗斯之间又是几百年的世仇,他们的积极性之高就不用说了。

然而,积极性并不完全等同于战斗力。香饵再可口。也得有本事吞下去才行。土耳其虽然在1943年里加强了对苏联的进攻,无奈他们碰上的是如今很可能苏联战斗力最强的高加索方面军,背后还有兵员最为充足的草原方面军随时应援,何况苏军目前的战斗力虽然还比不上德军。但比起土耳其军队来说还是要强得多。

结果。就如同“送脸上门”一样。再次侵入苏联的大批土耳其军队很快就被全部抽了回去,在这一年里土耳其有15万人战死或者失踪、被俘人数不下10万,而他们杀伤的苏军却还不足20万。其中永久性减员的人数只有5万不到。若非苏土边境都是崎岖的山地不利于进攻,高加索军区也严重缺乏补给和燃油(都优先供应北线了,尤其是高加索军区的空军北调以后。),只怕苏军已经反推到土耳其的国都安卡拉了

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利后,土耳其政府终于意识到苏军再困难也绝不是自己所能赢得了的,便不再主动进攻苏联、只是不断地加固东北部山区的防线,以防苏军缓过劲来之后先拿自己开刀。

但就在这种情况下,土耳其人依然没忘了拣便宜,继吞并了希腊之后,他们又盯上了小国阿尔巴尼亚。之所以土耳其会选择阿尔巴尼亚作为下一个吞并的目标,一是考虑到阿尔巴尼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占领了这里就可以控制亚得里亚海的出口;二则是阿尔巴尼亚也是以穆斯林为主的国家,吞并后或许会比较容易消化;三是这个国家人口不过百万,似乎很好征服

然而,阿尔巴尼亚虽然人口很少,但却有着抵抗外敌侵略的光荣传统,尤其敌人还是几百年来的死仇土耳其人,这就更是令阿尔巴尼亚举国上下同仇敌忾。在这种情况下,现在连二等列强都算不上的土耳其又如何能够征服当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极盛时期都始终无法征服的阿尔巴尼亚呢?

在之后的几年里,土耳其虽然先后消灭了阿尔巴尼亚超过10万人的正规军和民兵游击队,并大量屠杀当地平民来进行威吓,导致阿尔巴尼亚的人口一度减少到战前的30%(注1),却依然没法征服这个顽强的国家,反而先后死伤50多万人而元气大伤,导致连希腊的起义都镇压不下来,逼得小胡子不得不派兵过来帮这个“盟友”擦屁股,而土耳其对德国的帮助,也就只剩那点铬铁矿了

比土耳其人更加不甘寂寞的,是事实上已经成为德国傀儡的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权,而意大利面条给德国惹来的麻烦,也远比土耳其人还要大得多,以致于后世的德粉无不哀叹元首遇人不淑,一个猪队友就已经令人吐血了,他居然凑出了一桌

虽然成了傀儡国,但客观上当初的内战也清除掉了大批无能却占据了中高级军官位置的贵族,令意大利军队的风气有所改善,再加上德国人对意大利军队的严格训练,意大利军队现在的战斗力反倒比内战之前强了不少,胃口因此大增的墨索里尼很快就盯上了面积不小却腐朽落后的南斯拉夫王国。结果实力较前增强了不少的意大利军队表现比历史上好了许多,没有向德国人求援便成功逼迫南斯拉夫王国政府投降,但是这却让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获得了发展的良机

注1:有一部分是出国逃难了,实际死亡人口远没有70%那么多,而且相当一部分是死于主导游击战的阿共和以穆斯林宗教势力为主的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者之间发生的激烈内斗,但无论如何,这个国家都是这个时空二战期间人员损失最大的(按照比例来算的话),没有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