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雷雨计划(上)

ps:年过完了,周末恢复双更^_^

没过多久,日军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登陆的部队总数就超过了5万人,麦克阿瑟知道大势已去,只能无奈地命令澳大利亚西北部的盟军残部自行选择向南或向东撤退,以避免无意义的牺牲。麦克阿瑟不是不知道皮尔巴拉的铁矿落入日本人之手意味着什么,但他坚持认为,在海军取得逆转之前,在补给困难的地带和日军死拼是极不明智和毫无意义的。

罗斯福虽然不是军人,但也明白麦克阿瑟的看法没错,但是一向理智的他还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暴怒,当即就解除了麦克阿瑟的职务,而因此一度招致军方很大的不满。之所以罗斯福会少见地失去冷静,主要是因为之前被他寄予厚望的苏联人虽然已经对德国人宣战,但苏军的表现却实在太过糟糕,某种意义上来说,苏军的参战反而令盟国的局势变得更加艰难了,这无疑令罗斯福失望透顶

由于国家利益的潜在冲突和意识形态的极端对立,苏联政府虽然因为短期利益需要而一度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斯大林早就准备在适当地时候于背后捅德国人一刀,让社会主义苏联成为这次欧战最大的赢家。只是欧战初期德军势如破竹的表现太过强悍,因此斯大林一时没能马上下决心动手,结果反而是担心英国投降的美国政府忍不住先对德国人宣战了,于是斯大林正好乐得坐山观虎斗。进攻德国的计划也由此暂时搁置了起来,但即使如此,苏联政府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准备工作。

1942年中期,苏联常备军的总数已经超过550万,坦克与飞机的数量都超过了2万,而苏联的后备役建设更是堪称世界第一,全国受过3个月以上军事训练的人数达到了2000多万,业余飞行员的数量比历史同期更多,超过了20万大关,比德国多出一倍以上。再加上苏联无以伦比的动员能力。足以令世界上任何一个与之毗邻的陆地国家忌惮不已。也正是因为这样,加之从中国赤色党那里知道了苏联可怕的影子部队制度,这个时空的德军虽然比历史上更加强悍,心底里狠苏联入骨的小胡子却始终没敢主动对苏开战

可是在小胡子深深忌惮苏军强大实力的同时。大胡子也同样为德军在各个战场上越来越是出色的表现而暗自心惊。真可谓是“麻杆打狼两头怕”。斯大林是个性格强势的领袖。他不会将和平的希望寄托于德国人遵守条约,因此终究还是下了与德国交战的决心。

如果按照斯大林的原定计划,苏军发起全面攻击的时候。德军正在与美英盟军激烈交战,要是这个时候苏军的钢铁洪流从背后大举杀向德国本土,第三帝国确有迅速崩溃的可能。

然而,就在大量苏军开始秘密调往苏德边境的时候,因为战局不利而焦头烂额的罗斯福与丘吉尔却求上门来,为了趁机多敲一点竹杠,斯大林自然得隐藏好自己的意图,否则人家如果知道你本来就要打德国,又哪儿可能再给苏联多少好处?而且罗斯福提出的苏军出人、美英出武器装备和弹药补给的方案本来就不能让斯大林满意,现在苏联并不缺钱,他想要的只有技术和工艺配方

而接下来三国之间秘密谈判中的讨价还价又花费了不下两个月时间,虽然斯大林如愿逼美英向苏联转让了他垂涎已久的航空发动机与电子技术和部分材料工艺,但却错失了对德进攻的最好时机。随着德国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修复和又一批水滴形潜艇的完工入役,德国海军在北大西洋上愈发活跃起来,虽然还无法击败强大的美英海军夺取北大西洋上的制海权,但至少盟军也别想反攻西欧大陆了,这就使得小胡子可以放心地从西线抽调大量的飞机秘密返回本土有备无患,至于陆军,本来大部分就还在东线防着苏联呢。

再加上胡卫东早有警告,因此当苏联人最终启动“大雷雨计划”时,德军已经对苏军可能的进攻作好了准备,话说小胡子在了解到苏联可怕的战争潜力后,其实心底里还是希望尽可能避免在打败美英、至少是英国政府投降之后再与苏联开战的。甚至为了避免给苏联人撕毁条约的口实而减少了边境线附近的驻军,更没有建设永固的要塞工事。因此斯大林一开始十分自信,他认为一线兵力不足,也没有坚固工事可以依托的德军根本无法抵挡苏军潮水一般的猛烈进攻,但德国人应对的策略却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为了尽快打垮德国,以便能够凭借统一的欧洲大陆对抗苏德战争结束后很可能翻脸不认人的美英政府,苏军统帅部投入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庞大部队和数量恐怖的技术兵器,其中仅仅是一线的地面部队总数就多达200多个师,更有3万多门火炮和迫击炮、11000多辆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和超过7000架各式飞机(如果不是苏式飞机航程偏短,过万架都有可能。),总兵力超过300万人。

而在他们的身后还有数量不下100万的二线部队,同时从进攻发起开始,苏联国内的影子部队体制就立即启动,550万新建部队在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内编训完成,随时可以投入战场

或许表面看来,300多万苏军从超过1000公里的战线上发起全面的进攻是犯了分兵的大忌,但殊不知这真是苏军战法的厉害之处。可能光论突击的力量,苏军的装甲部队比不上德军,但战斗之后恢复的速度,苏军却要比德军快得多,因此和进攻时势不可挡、但一次大战后需要恢复很久的德军不同,苏军在大战过后只需要稍作修整便能再次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因此一旦德军正面迎击,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更有无比庞大的预备队的苏军装甲洪流便会像潮水一样对敌人发起连续不断的反复冲击,结局几乎是毫无悬念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