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六百四十一章 个人所得税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六百四十一章 个人所得税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58 来源:笔趣阁

ps:感谢书友“望云山人”、“哥最衰”投出的月票和书友“hugetiger”的打赏,再次求推荐票t-t

于是后来和历史上一样又设立了“工龄工资”(而原来的那一份则称为“基本工资”或者“职务工资”)这一项,每一年“工龄”可以领取相当于本人此时职务所对应“基本工资”数额2%的一份额外工资。( .. 钱人小说网。)

对于解放后才参加工作的青年来说,工作了几年,他的工龄就是几年,而那些解放前就开始养家糊口的则不能那么算,只有入党或者参加红军、八路军(以及其他赤sè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解放军或者在根据地、解放区参加工作后的岁月才能算进工龄,目前中国“工龄”最长的是董老等“一大”代表和周公等旅欧支部成员,达到了20年,相当于额外多40%工资,而胡卫东这种参加革命较晚的,就只有12%了,那他怎么会成为目前国内工资最高的人呢?

原来,在抗战期间亲眼看到科技的巨大力量之后,为了激发国内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也吸引国外的科技专家来华工作,新中国建立后zhōng yāngzhèng f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提升科技工作者的待遇,在收入方面除了与其他体制内工作人员相同的“职务工资”和“工龄工资”外,还有专家津贴、贡献津贴可领,而如果是中国目前急需的特定专业的jīng英人才,还有“特殊人才津贴”可拿。

其中专家津贴只跟职称有关。可以dú lì开展科研工作的研究员/工程师为第一级,每月可以拿到100块人民币的“专家津贴”;可以dú lì负责一个科研项目的高级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为第二级,每月可以拿到200块人民币;而两院院士为第三级,每月可以拿到500块人民币。后来随着中国科技工作者人数的不断增长,原有的制度已经不再合理,于是两院院士与高级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之间便多出了一个新的等级;再后来因为工程师一直被大力培养的缘故,总数越来越多,渐渐不再像以前那样吃香,而中国随着国力的持续增强,对理论科学的研究也开始重视起来。因此工程师的“专家津贴”普遍比原本同级的研究人员低了半级。不过工程师是搞应用的,只要搞出重大的成果,收入还是要比科学家更高。

不过必须说明的是,新中国zhèng fǔ对于体制内的科技人员并不实行西方的专利制度。而以“贡献津贴”来进行补偿。胡卫东薪水之所以那么高。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现在中国的科技发展能够如此之快,胡卫东可以说是居功至伟。即使“文人相轻”,也没哪个科技专家敢说自己的贡献比胡卫东更大,即使只算那些胡卫东直接参与研究的项目。结果最后在那些科技专家们的反复要求下(一方面是确实佩服胡卫东的贡献,另一方面嘛,胡卫东的定高了,他们的工资才能跟着涨上去......),胡卫东的“贡献津贴”被定为了最高的每月1万人民币,第二位的是特斯拉的9000,第三是李四光的7500、然后是沈鸿的6000......

这些数字在后世看来或许不算高,但建国初期的物价可是十分低廉的,1941年的时候1克黄金才值3块人民币(新币),不到历史上2012年时的1%,以此折算的话,胡卫东一年的收入相当于历史上2012年的1200万人民币以上。而且“贡献津贴”与“工龄工资”不同,即使rì后退休了也可以继续不打折扣地领取,因此哪怕胡卫东以后再也不工作了,他能够正常活到80岁以后的话,总收入依然可以达到720万以上(其间通货膨胀难以避免,但工资只会涨得更快。),合2012年的7亿多......

而且胡卫东能够领取的固定薪水还不光是这三个部分,为了吸引那些中国急需但却稀缺的专业人才,新中国zhèng fǔ设立了“特殊人才津贴”(这个只发到退休),身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头号军工专家的胡卫东依然符合领取最高标准津贴的条件,使得他每个月的固定收入达到了15000块以上。

此外,胡卫东还有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那就是稿费,虽然数字上不是最多的,但胡卫东的稿酬来源主要是《系统工程学》等大学教科书,因此他自己可以zì yóu支配,如果加上这笔钱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琐碎收入,胡卫东一年的收入超过了2万人民币......

得知自己居然有了这样惊人的收入后,胡卫东很自然地被吓了一跳,随后就生出了极大的不安,虽然多劳多得、理直气壮,但多到这种程度后他还是难以释怀,毕竟他很清楚,自己的那些成果有很大一部分只是由于穿越者的身份,而非是自己的真实才能,以之报效国家他理直气壮,但为自己谋福利的话就难免有些不好意思了......

而且中国现在科技人员的收入几乎可以与美国相比,但两国的国力却很悬殊,纵然现在中国的科技人员数量不多,以如此高标准发放的话,对于财政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而且美国的收入看似很高,但税收重、消费高,实际上中国科技人员现在的收入已经普遍超过美国同行(历史上50年代初期美国顶尖科技专家的年薪也就几万美元,最高的也就十几万,考虑到二战期间美国的经济繁荣,1941年底能有那时的一半就不错了,税后的话还要少掉许多。)了......

因此胡卫东干脆提前上书zhōng yāng要求设立个人所得税,这同时还可以影响到非公有制经济,抑制那些国家不能直接管到的贫富分化,同时多少还能增加一点国家的财政收入。经zhōng yāng讨论通过后递交人大表决,于次年获得通过,胡卫东此后便被按照最高的税率扣掉了接近一半收入,但过万的月收入依然在体制内排名第一(即使是体制外,也没哪个拿固定收入的比他更高,更有钱的都是那些不靠工资过活的资本家。),本想多交党费,也在周公的劝说下放弃了,以免让别的同志压力太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