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四百三十二章 德国航母(下)

ps:感谢书友“晓风寒月”投出的2张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只能先用洛阳发动机制造厂不久前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的1500马力气冷发动机应急,在中国目前世界第一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帮助下,它的实际最大输出功率达到了1650马力,虽然比不上美国“双黄蜂”发动机的2100马力(第一种批量生产的型号其实只有2000马力),但至少勉强可以凑活用了

更重要的是,在获得了德国的技术和人员支持后(咱们底子毕竟还是太薄,之前也就是占了思路和材料的便宜,所以引进还是很重要的。),发动机的研发进度肯定远比以前更快,完全有可能赶在f4u定型之前推出更好的产品。

再说,获得新材料之后,德国人自己也在研制新的飞机发动机,虽然其中的战斗机发动机以液冷为主,但宝马公司此时却恰恰正在为开发中的fw190战斗机研制气冷发动机,结果与德国海军方面一拍即合,开始为f4u“海盗”研制新型的气冷发动机。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事还导致了一连串令人哭笑不得的闹剧,宝马公司为海军研制飞机发动机这件事触怒了一直坚持“所有能飞的都要归我来管”的戈胖子,直接导致研制中的fw190战斗机被迫放弃了宝马公司研制的气冷发动机,而改用其他公司生产的液冷发动机,这样一来,飞机设计就不得不进行较大的改动。结果,本来fw190战斗机的性能就不如f4u“海盗”,又被这么一耽搁,性能的差距就更是巨大。即使戈林再怎么顽固,也没法无视飞行员们普遍的呼声,而拨款采购这款海军的舰载机供空军暂时使用。真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虽然戈胖子利用自己的权势逼迫海军方面以“fw190”给这款机型命名,但丢面子的却还是他自己

因为同样的原因,“fw190”战斗机并没有完全照搬f4u“海盗”的原设计。而吸取了原版fw190设计中的部分优点,另外对于f4u“海盗”原来的部分缺陷如视界不佳等等也都作出了一定的改善,这些改动使得“fw190”的外形与历史上的f4u“海盗”相比有了不小的区别。因此后来美国人一开始只以为巧合,直到战后才明白德国人是抄袭了他们的设计,而提供设计图的居然是中国人,这也是这个时空冷战初期的麦卡锡主义闹得比历史上还厉害的重要诱因之一,但却并不是根本的原因。

胡卫东的设计图可不是白提供的,作为交换,德国需要帮助中国建设一条月产能150架以上的生产线。专门用于生产这款被中方命名为“海歼1”的舰载战斗机,以供中国的飞行员积累操纵全金属战斗机和舰载战斗机的经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几种修正版中,中方选择的设计方案与德国海军选择的方案存在着一定区别,再加上两国最终都选择了自己生产的发动机(德国毕竟底子厚。得到新材料后发动机的水准很快就超过了中国,但涡轮增压器方面中国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优势。),因此性能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简单来说的话,就是德国“fw190”的低空性能更好,而中国的“海歼1”则在高空中优势更大,虽然前者对于舰载机来说更加重要,但是没有航母的中国其实是拿这些舰载机当陆基飞机来用的,所以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必须承认,德国人虽然自负,但在自己明显不擅长的领域,他们还是很谦虚的,因此胡卫东对齐柏林号航母的改进意见很快就被自知这方面确实缺乏经验的德国海军接受,至少比起围绕兴登堡级战列舰设计方案展开的大讨论要轻松顺利得多。而且齐柏林号虽然舰上的布局一塌糊涂,但是舰体却还是很不错的,而原设计中的装甲飞行甲板(注1)虽然会限制载机数量,但却可以大大增强航母的生存能力,对于总共也就这么一艘航母的德国海军来说,这未必就是一个错误的取舍,何况德国还缺乏柚木等适于制造飞行甲板的优质木材。当然,具体的装甲布置,胡卫东这个专家还是提出了不少很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因此最终齐柏林号只是去除了那16门150mm舰炮,并适当调整了装甲布置、加强了近防火力,载机数量也只是增加到54架(最多时可以增加到60架),其中舰载型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18架、“fw190”舰载战斗机36架。考虑到这两款舰载机的优异性能和德国那些非人类的超级王牌,战斗力也未必就比美日两国载机数量更多的航母差,可惜的是,毕竟只有一艘,至少暂时是这样。另外必须说明的是,虽然飞机增加了,但因为裁汰了一大批不必要的人员编制,齐柏林号的舰员总数反而大大减少,加上飞行联队也才1600多人,这令齐柏林的续航力进一步加强,尽管幅度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当中德合作开始的时候,齐柏林号的舰体已经完工并成功下水了,而因为航母不像战列舰那样对生存能力有着极度严苛的要求,因此并不需要进行全方面的大改,只需要开到中国来将那些必需的部分补完就行了。而由于其间的大部分工作都不需要足以容纳这艘三万吨级航母的大型船坞,因此当其抵达上海后立即就可以动工了,这就进一步节省了时间。结果齐柏林号航母居然赶在1939年内就全部完工了,令原以为中国人没有能力造出航母、又不想老为此事头痛而大意放其东行的戈林后悔不迭

注1:美日航母大多使用木质飞行甲板,虽然防护弱些,但遭受较小的损伤时维修较为容易,不像装甲航母一旦受伤就只能乖乖回去维修,少则一个月,多则几个月,而且同等排水量下装甲航母的载机数量要比木甲板航母少得多。(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