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二百九十二章 战列舰的诱惑(上)

第二百九十二章战列舰的诱惑

必须说明的是,之所以波克雷什金一下子变得这么厉害(此前他从未有过单次战斗击落5架以上敌机的战例),除了他个人实力的持续进步与难得的好运之外,前不久他换乘了随着第二批苏援航空队来到中国的i16战斗机最新改型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之前苏援航空队虽然战绩不俗,但他们的战机i16性能与鬼子陆航海航的主力战机相比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能够如此战绩完全是因为情报优势和飞行员的个人天才。而经过不断的改进,这一次过来的一百多架最新型i16战斗机在性能上又有了全面的提高

首先它的最大航速突破了500公里/小时,而目前日本最快的战斗机也只有460公里/小时的最大航速,更难得的是它的机动性等其他参数相比日式战斗机也都毫不逊色,一款原先几乎样样性能不如敌机的战机现在却样样性能都不逊于、甚至是强于敌机,这无疑是一个质的飞跃,而有了波克雷什金这位王牌中的王牌驾驶,自然更是如虎添翼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天的战斗中,第一战区还俘虏了不下八百名跳伞逃生的鬼子飞行员和机组人员。之所以能够抓到这么多活口,与先前那次交换战俘有很大关系,由于那些回去的日军飞行员的影响,被击落后选择同归于尽的鬼子飞行员越来越少,而日军高层考虑到侵华战争开始以来有经验的飞行员损失太大,对此也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加之胡卫东也要求对于鬼子跳伞的飞行员尽量抓活的,因此活捉鬼子飞行员已经远不像当初那么难了。

目前虽然没有中国飞行员被俘需要交换,但胡卫东对这些日俘依然十分重视,即使不考虑转化改造这一层,以鬼子对飞行员的重视,拿他们换回被俘的中国士兵、被抓的地下党、陷在沦陷区无法脱身的科学家等特殊人才是完全有可能的,其中被俘的中国士兵无论是赤色党的还是**的胡卫东都要,反正转化过来都一样是自己的兵,而且解放战士因为文化水平相对高一些(随着中原边区扫盲工作的开展,这方面的差距正在迅速减小,若是不算较新的山东根据地,仅以胡卫东起家的十五军来看,官兵平均文化程度只怕比大多数**部队还要强一些。)的缘故,反而还要更好用一些

不久之后胡卫东还公开宣布日军可以用中国战俘来换回他们的战俘,包括飞行员在内,由此多少遏制了一些日军虐杀中国战俘的恶习,先后挽救了数十万中**人的性命,而这些战俘获救后经过整训,面貌很快焕然一新,并以令日军意外的强大战斗力在战场上一雪前耻,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空袭连番受挫之后,鬼子还尝试派出袖珍潜艇偷袭,但是胶州湾的出口仅有几公里宽,而且水深只有10-15米,白天潜艇根本混不进来,而晚上嘛,胡卫东让几艘驱逐舰每日轮换、开着声纳守在胶州湾出口处,鬼子好几艘潜艇都成了中国海军练习反潜作战的好靶子。于是没过多久,日本海军部就不再派潜艇过来送死了

经历了一次次的重挫后终于意识到这种添油战术只是让帝国好不容易才培养出来的精英飞行员白白送命之后,日军大本营统帅部顶着国内沸腾的舆论暂停了对青岛的空袭。从狂怒中冷静下来之后,日本军部却突然发现,丢掉青岛并被俘获多艘舰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未必就是一件坏事。中国人要想保住那些军舰,青岛就绝不能丢,而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抽出大量兵力用于防范日军在山东登陆。世人皆知赤色党军队是靠运动战吃饭的,一旦运动不起来,对日军的威胁自然就大大减轻了。

意识到这一点后,日军大本营统帅部决定利用中国第十五集团军主力被牵制住的大好机会,先在其他几个战场取得突破,然后再集中华北华中两大方面军的优势军力,以泰山压顶之势将他们最为忌惮的中国第十五军集团军一举消灭。但就在这些老鬼子们做白日梦的时候,苏联人却出人意料地横插了一杠

斯大林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狂热的“巨舰大炮主义者”,奈何之前苏联国力有限,他只能将自己对战列舰的热爱藏在心底。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斯大林压抑已久的雄心终于按捺不住了,对于造舰完全是外行的他居然提出了建造十五艘战列舰和十五艘战列巡洋舰的宏大计划(不过比陈绍宽的航母计划还是现实多了

如今的苏联正笼罩在大清洗的阴影之下,国内自然无人敢对斯大林提出质疑,可是现在苏联的工业总量虽然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平均科技水平与西方列强相比却还有较大的差距,更严重缺乏现代化大型战舰的设计与建造经验,因此苏联自造战列舰的计划从一开始就步履维艰,尤其令斯大林郁闷的是,纵然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放下身段苦苦恳求,并拿出苏联人民勒紧裤腰带省下来的大量真金白银,也没几个西方列强愿意提供技术支持,而且即便帮了忙的,也没有一家能够全始全终,害得苏联一会儿学习美国、一会儿学习意大利、一会儿学习德国,结果设计方案是改了又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定型

因此早在当初十五军意外缴获了榛名号战列舰之后,斯大林就立即动了心,如果能将这艘战列舰弄过来,一方面可以直接增强红海军的实力,另一方面则可以作为仿制借鉴的模板,让苏联的军舰设计师从日本这个海军强国的先进产品中获得启发和灵感。可是当时日本海军的实力还非常强大,苏联的红海军根本无法与其抗衡,因此斯大林想归想,但终究没敢为此跟鬼子彻底翻脸,但现在情况却有了很大的不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