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二百三十七章 暴风骤雨(下)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二百三十七章 暴风骤雨(下)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58 来源:笔趣阁

原来,这几年中被鬼子以“劳工”的名义强征的数十万东北青壮当中相当一部分都已经因为繁重的工作而累死、病死或者干脆被鬼子打死,而更令东北民众震惊的,是这几年里鬼子居然一个壮丁都没放回去,干不动活的就直接杀掉了事,只要脑子没问题的都能想得到,鬼子这是要把东北的中国人、至少是中国农民都给灭绝了啊!本来东北农民因为被日军以“集团部落”的方式约束在狭小的圈子里而闭目塞听,对于自己村子里出去的青壮一去不返还勉强可以用“偶然”、“不幸”之类的说法欺骗自己,但现在抗联将那一层薄薄的幕布撕开,把血淋淋的现实摆在大家面前后,本就不乏血性的东北农民自知没有退路,纷纷生出了“宁可战死,也比这样窝囊死要强!”的想法,而赤色党历来擅长的宣传工作在这时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否则光靠血性,来得快,去得也快......

精神是一方面,物质是另一方面,后世不少史家认为,在内地还搞“减租减息”的时候东北率先进行土改,或许才是抗联迅速得到无数农民铁心支持的根本原因。东北虽然地广人稀、人地矛盾不如其他地区那么大,但是大部分土地一样集中在地主手里,而农民对于土地的渴望在哪儿都是一样的,为了保护新得的土地,他们可以做任何事。而且东北的土改还有一点便利之处,日本这五六年统治下来。还能保住家业的地主或多或少都干过一些助纣为虐的事,抗联镇压他们不但不会惹人非议,反而更得群众支持,而且只要结合东北地广人稀的现状将划定为地主的标准上升到户均耕地超过百亩(五口之家),就基本不会犯下严重的左倾错误。至于有劳动能力却不工作,全靠别人劳动养活自己的人(家庭妇女除外,带小孩和照顾老人也是劳动。)统统视为地主对待。则是自胡卫东当初创建豫西根据地时确立的原则,如今也被高原带到了东北,因为这在哪里都是适用的。东北也不例外,而且还能顺便杜绝那些流氓无产者不经改造就直接混进抗日队伍......

此外,各种新旧动员技巧的应用。也是抗联队伍和根据地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的重要原因。除了胡卫东所传的那个夏天热炕**(前文提过,这里不再赘述。)之外,强制青少年参加夜校接受也是很有效果的一招,不但帮他们提高了文化(文盲的话则是扫盲),更是不露痕迹地削弱了家中长辈对这些青少年的影响。是人都知道,一般来说年轻人都比较冲动和热血,而且更具理想主义倾向,而年纪一大则会变得沉稳和谨慎起来,并且虑事更加现实,何况对于老人来说。孩子的安危甚至比他们自己更重要。因此那些年龄较大的群众普遍都不太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参加抗日队伍出生入死,历史上之所以对那些主动将孩子送去参军的老人大138看书网,其实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太少。因此削弱老人长辈的影响,在客观上令根据地的青少年更加踊跃地参军抗日,同时这对将来在根据地除旧布新、移风易俗。也一样预先扫除了不少阻碍......

类似的奇招还有很多,仅以动员效率而言,现在的抗联甚至超过了历史上48年的东北野战军。结果就连高原都没有想到,短短两个多月时间之后,抗联的总兵力已经跃增到十万余人(这速度比历史上八路军东进抗日初期还要稍快一些,主要是因为东北土地肥沃。粮食产量较高,因而可以维持更高的兵民比例。),而北满的两块新根据地更是和老根据地连成一片,总人口接近五百万;就连处境最为险恶的南满纵队,兵力也发展到一万余人,并建立了人口不下五十万人的长白山抗日根据地,令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将终日如鲠在喉、不得安寝。

其间抗联还抓住一切有利战机,对鬼子和汉奸进行了坚决打击,仅仅1938年78月间就合计毙伤俘虏日本正规军七千余人、日本(朝鲜)开拓团一万五千余人、伪满正规军两万余人、伪满警察和汉奸地主民团一万三千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钱财物资。在一连串的胜利激励下,高原毅然将此时抗联手中一切苏联人愿意接受的钱财和对抗联来说并非必要的物资都拿了出来,又换到了一个师的苏式装备和足够一次大战役之用的弹药,随即集中抗联主力七八万人悍然包围了北满的中心城市哈尔滨,将如今已经发展成一次暴风骤雨的抗联“夏季攻势”推向了最**......

纵然城内日伪军依托早就修好的城防工事顽强抵抗、关东军飞行集团也一次又一次地派出机群进行支援,但在拥有十倍兵力优势、武器装备整体来说也不吃亏、而且如今已经相当擅长在敌军重火力下保存自己的抗联主力部队连日猛攻下,驻守哈尔滨的一个独立混成旅团还是显得独力难支,不到三天时间伤亡就超过了四分之一,几乎每隔一个小时就向关东军司令部发出一份新的求援电报,语气惶急到连一贯用来自欺欺人的字眼“战术指导”都看不到了。

其实哈尔滨的鬼子也不见得就是怕死,只是实在担不起这个责任,哈尔滨如果落入抗联之手,日本很可能会迅速失去整个北满,而根据地进一步扩大、并且获得了一点工业基础的抗联则可以在苏联人的支持下将队伍扩大到二十万、甚至三十万人,直接威胁到对于日本来说必不可少的南满生命线。到了这个时候,无奈的关东军司令部终于只能将入关的那十万人紧急调回了,至于华北方面军怎么办,他们现在实在是无力顾及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