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二百三十一章 高原在东北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二百三十一章 高原在东北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58 来源:笔趣阁

其中那些军纪好、受到民众支持的抗日武装遭到关东军的优先围剿,而那些挂着抗日牌子祸害百姓的土匪则被关东军暂时放过不打,这样一来东北抗日武装的平均素质就在逆向淘汰下变得越来越差,而当时的很多抗联领导人又教条主义地固执于“维护统一战线”而不敢将那些为非作歹、祸害百姓的所谓“友军”排除出抗日的行列,使得抗日武装在东北民间的风评一天不如一天,在某些地区简直成了土匪强盗的代名词,而且时间一长,就连抗联自己都受到了影响,何况抗联本身的组织就较为松散,军纪自然就跟着每况愈下,而人民军队一旦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总结一下的话,佐佐木到一的这项政策,是让东北民众“不愿”支持抗日......

后来,佐佐木到一又制定了《集团部落建设计划》,采取“民匪”分离的政策,将民众与抗联等抗日武装直接分隔开来,这个办法是让民众即使愿意抗日也没了机会。这两项计划颁布后立即得到了大力贯彻,即便佐佐木到一离开了东北,也始终都在实行,从此抗联等东北抗日武装便基本失去了东北人民的支持。再加上苏联那边又时不时地以共产国际的名义对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抗联进行错误干预,令东北抗联遭遇到了一连串的失败。而连续失败带来的绝望气氛,又令很多不坚定的抗联指战员心生二意。这越来越多的叛徒又令抗联的处境愈发雪上加霜,形成了恶性循环......

当高原来到东北的时候,昔日盛极一时的抗联各路部队全加起来都不到两万人,而其他的抗日武装境况更是不忍目睹,如果剔除掉那些挂着抗日牌子为非作歹的土匪,整个东北只怕都不剩几支队伍了,加起来估计不会超过两千人......

更要命的是抗联等抗日武装已经在一次次的挫败后渐渐丧失了信心。即使仍在苦苦坚持的杨靖宇等重要将领也不知不觉迷失于艰苦的战斗之中,只顾着找机会打击鬼子和伪军,却将我军必胜的关键——保存自己和发展队伍这两点、尤其是后者给忘记了。结果虽然偶尔还有胜仗可打,但是部队却是越打越少,而日军却可以腾出越来越多的机动兵力。将抗联的生存空间越压越小。而在绝望的气氛与艰苦的环境中,即使是抗联中的骨干也开始人心浮动,叛徒问题成为抗联发展壮大、甚至只是生存下去所面临的最直接威胁......

同时,由于长期以来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统一的领导,抗联内部山头林立,再加上之前多个犯下左倾错误的空降干部瞎指挥招致重大损失,严重损害了党的威信,即使高原身为军委委员,也不足以让抗联各路军队都能像他昔日的旧部那样不折不扣地完成他下达的每个任务......

如此的局面仅靠慢慢做工作的话,只怕还没大功告成就已经被鬼子灭掉了。(看小说就到-< shuyaya >-)而胡卫东建议中央派之前有过“肃反”前科的高原来东北,正是考虑到如今的状况。因此高原很快就对抗联上下进行了雷厉风行的审查,结果居然一开始就揪出了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程斌这个大叛徒......

程斌自小跟随杨靖宇,与其之间有着胜似师徒如同父子一样的亲密关系,这两年更是成为了杨靖宇的得力助手。程斌被捕后杨靖宇根本无法相信,当场表示愿以自己的性命担保程斌没有叛变,但铁石心肠的高原却毫不犹豫地命令继续审讯。程斌虽然狡猾如狐,但毕竟做贼心虚,高原来东北又带了三百多名擅长政治审查和情报工作的特殊干部,程斌在顽抗了一天一夜之后。终于在胡卫东所传的“疲劳审讯法”下露出了马脚,几个负责干部当即再接再厉,进一步对程斌施加心理压力,随着程斌话中一个又一个的漏洞出现,即使不愿相信他是叛徒的杨靖宇也终于意识到这个孩子竟然真的与鬼子暗通款曲......

杨靖宇虽然将程斌视若己出,但他更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与赤色党员,在确认程斌的罪行后,纵然心如刀割,还是亲自对其执行了枪决。而程斌并非个例,经过一个月的严查,抗联之中罪证确凿的叛徒居然被揪出了一百多人,另有一百多虽然不能确认其叛变,但身上都有令人怀疑的问题而自己却无法解释清楚,两者加起来不下三百人,最后全被高原以“乱世用重典”的理由尽数处死,这下抗联的广大指战员对于这位新来的司令员不禁又怕又恨。

但是,高原很快就利用那些叛徒连续打了几个胜仗,歼敌虽然不算很多,但难得的是伤亡小而缴获大,令之前对于抗联发展策略一度陷入误区的杨靖宇等人眼前一亮,也暂时驱散了充斥于抗联队伍里的悲观气氛,而战斗中直接处决一名不听号令的抗联军长的雷霆手段,又很好地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从此抗联上下对高原愈发畏惧,而原来的怨恨却随着一次次的胜利转变成了尊敬......

高原初来乍到就敢如此杀伐果断,除了他本身的性格与当初在大别山根据地的经验教训之外,手中拥有足以弹压哗变的武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那几百个干部姑且不论,光是徐成基手下的八百多名特战队员就已经是一支十分强大的力量,若再考虑到他们精良的装备(注1),如果是正面作战,抗联原来的近两万人全部动员起来都未必是他们的对手,而这就是高原最大的底牌。

注1:因为苏系枪械子弹可以通用,虽然从苏联那里获得的弹匣标准不同,但只需由随军的军工人员将其按照步枪机枪的供弹方式改制成弹匣弹鼓弹链即可,所以特种部队还是清一色的八一式枪族,而且考虑到东北根据地没有条件生产,特地多带了一些,这样强大的步兵火力,别说和抗联比,即使与关东军相比,也有巨大的优势。至于自动步枪子弹消耗量大的缺陷,由于特种部队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所以浪费子弹的现象是很少见的......(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