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八百二十八章 战后局势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八百二十八章 战后局势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36 来源:笔趣阁

ps:

感谢书友“猫猫3700”投出的月票,西班牙被血洗真开心,最讨厌那该死的倒脚战术了^_^

而中国虽然军民死亡总数也接近560万人,却是这个时空二战主要参战国中惟一一个损失比历史上要小的国家,而且还小了不是一点点,要知道历史上光是抗日战争期间中**民的死亡人数就多达1800万!而这个时空中国560万人的死亡数字却是连解放战争、国内剿匪和此后对外的几次局部战争也算进去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中国不但独力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并迅速实现了国内统一,还抓住二战大部分时期中国都能置身事外的机会拼命发展,在1950年就成为了世界前三的工业大国,同时还在二战末期利用列强都已经精疲力竭的机会成功地收复了大片失地、甚至还成功地开疆拓土,这完全可以称之为是奇迹了,而促成这一切的胡卫东也可以自豪地宣称自己没有给穿越者群体丢脸......

而令胡卫东同样高兴的是,战后的世界局势也继续向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德国投降后,由于大多数人都认为苏军之所以能够占领德国大部分土地是捡了自己的便宜,因此盟军、特别是美军上下对于苏军普遍很不服气,因此在所谓的“会师”期间双方发生了不少的摩擦。而一向**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更是利用这个机会大肆宣扬所谓的“铁幕”,努力劝说杜鲁门对苏开战,再不济也得逼苏联将德国吐出来,不能任其组织起一个亲苏的德国新政权。

但这个时候,斯大林却听取了中国赤色党的建议,命令法共尽力排挤“自由法国”,由于法国解放时法共游击队的总兵力多达50万人以上。是戴高乐“自由法国”军队的好几倍,而且远比这些归国人士更加深入基层,只要采取武装夺取政权的方式。轻易就能打倒刚刚组建的戴高乐政府。

在这种情况下,丘吉尔顿时就怂了。德国虽然底子很好,但是法国离英国更近,赤化后的威胁自然也更大。最终,经过苏联和美英的协商,法共如历史上一样被苏联人卖了,听从苏共命令放弃武装斗争的他们很快就被大资本家们操纵着的所谓大选轻松玩残,后来还因此成为了中国政治教材里的反面典型......

而苏联政府却藉此逼迫美英承认了其对德国的控制。自以为是大赚特赚,但是胡卫东在中国赤色党的高层会议中却尖锐地指出,以德国的工业底子,一旦经济复兴。必然会挑战苏联在欧洲共运中的领导权,到时候有得苏联人头痛了。当然,苏联人也可以压制德国的发展,但那样一来,不但控制德国的意义大打折扣。而且还会激发德国人的反苏情绪,到时候西方再派人渗透挑拨一番,东欧一样会变得异常热闹......

虽然斯大林也意识到了这些潜在的隐患,特别将现代德国的发源地东普鲁士分离出来送给了刚刚在苏军帮助下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的波兰,令德国的疆域明显缩小。但他还是低估了德国的发展潜力,而且欧洲的小弟当中还有一个更不听话的铁托呢!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这个时空战后东欧的版图与历史上还是颇为类似的,比如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都完全一样,但不同的是,历史上的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和希腊四国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巴尔干联邦”,而历史上大部分属于西方阵营的德国与全部属于西方阵营的奥地利和丹麦也都成为了苏联的东欧小弟,再加上被直接并入苏联的北欧三国,使得这个时空欧洲的赤色势力远比历史上强大得多。

当然,西方阵营的实力同样不弱,老牌帝国英法加上虽然是半工业国、但科技水平还算不错的意大利,以及西班牙、葡萄牙和低地三国,还有永久中立国瑞士,仅以工业底子来说,并不比东欧逊色,何况它们身后还站着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超级大国。而当美国组织起所谓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之后,苏联当即针锋相对地组织起了“华沙条约组织”,而中国也随之建立了一开始包括中国、日本、朝鲜、琉球、兰芳、亚齐、尼泊尔、不丹这8个成员国的“东方国家合作组织”,简称“东合”,再加上克里姆当初建立的伊盟,世界上同时存在四个超国家组织,令这个时空的冷战远比历史上更容易发展成为热战......

不过,由于这个时空二战的破坏更大,因此战后无论是哪个阵营,都将恢复重建放在了第一位。而因为本时空美国受创不轻的缘故,虽然“马歇尔计划”还是出现了,但是规模和力度不能与历史上的相比,再加上战后西欧的劳动力远比历史上更加缺乏,因此经济恢复的速度比历史上慢了不少。反倒是东欧国家虽然损失可能更大,但因为苏联模式、或者说斯大林模式先天适于恢复重建,因此普遍更早地恢复了元气,尤其是苏联,只用了一个五年计划就全面超越了战前水平,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更是迅猛,即使按照同比价格计算,也比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增加了50%以上,令西方国家深感震惊。

1956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为1800亿美元,苏联超过了800亿美元,英国为180亿美元,法国为200亿美元,德国为320亿美元,都较二战结束时有明显的增长,但是最令人惊讶的还是东方的几个国家。这一年日本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80亿美元,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和平时期赶上英国(当然本时空英国人口损失太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朝鲜为30亿美元,而中国虽然没有战后重建的恢复性增长加成,却依然一直保持着10%以上的工业增长率,战后5年里年均增长12%以上,1956年时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已经接近1000亿美元,成为毫无争议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国,但由于此时中国人口已经接近9亿(此时美国人口不到1.6亿,苏联也不到2亿。),按人头一平均就又跟亚非拉的落后国家为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