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八百二十五章 终于死了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八百二十五章 终于死了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36 来源:笔趣阁

ps:

感谢书友“he198”投出的月票^_^

美国政府内部也有很多人看出了这一点,但是他们并没有立即派人跟中国政府谈判,原因很简单,他们的总统罗斯福虽然已经比历史上多活了好几年,但黑木耳软化血管的作用终究只是有限的,而这个时空罗斯福所受的刺激远比历史上要强得多、也频繁得多,时间长了终究还是撑不住的。

而这次夏威夷遭到核打击的消息就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罗斯福突发脑溢血而在很短的时间过后就不治身亡。但是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此之前,刚刚第五次出任美国总统还没多久的罗斯福已经遭到了多次刺杀,很明显那些金融寡头对于一个权威太大的总统已经忍无可忍,从这一点来看,罗斯福的死倒是令他们可以弹冠相庆了......

罗斯福死后,杜鲁门理所当然地暂代了美国总统一职,但是毕竟事发仓促,导致杜鲁门一段时间内主要精力都用到善后方面了,直到一个月后才派出使者秘密访问中国,虽然中国政府没有乘人之危再丢一枚核弹,但这时美国在各个战场上的局势相较一个月前还是进一步恶化了。

中**队进入日本四岛后虽然严格遵守了一直以来的严格军纪,但是对于那些当初被迫放过一马的战犯们却一个都没有放过,除了将那些没有死在战争中的重犯明正典刑之外。当年抗战期间全力支持日本政府侵华的财阀和企业也都遭到了清算,例如日本的四大财阀和中岛、川崎等企业的资产全都被没收了,大型企业之中只有松下(注1)等极少数的得以幸免,这还是因为中国政府为了宣传而必须挑出几个不那么烂的作为正面典型。当然,也有一家企业是个例外,那就是早当了“日奸”的加藤株式会社了......

而对于之前一直生活困苦的日本下层平民,中国政府却采取了尽量团结的政策,虽然当初若不是这些人受到日本军部的蛊惑和煽动。日本也不可能侵略中国,但是对于“沉默的大多数”从来就不能要求太高,反正他们只是跟着大流走,当中国解放军主导了日本的局势后,很容易将其转变为积极的力量。而且在与美国的战争还未结束的情况下,中国必须尽快帮助日本政府稳定住日本四岛的秩序,无谓树敌、将大多数日本人逼到敌人那边去,显然是不明智的。

与此同时,中国海军还利用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遭受重创的机会。一举夺下了至关重要的琉球群岛,在这一役中防空导弹发挥出了奇效,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军飞机被百余艘中**舰上的防空导弹击落。而中国的高射炮火则依旧犀利。因此虽然仅有1艘能够搭载喷气式舰载机的航母,但中国海军还是先后击落了一千多架美军飞机、其中大半都是先进的喷气式飞机。

失去制空权的琉球群岛美军终究难敌中**队的猛烈进攻而先后投降,中国人民海军以45架飞机、16艘舰船和6万余人伤亡(包括海军陆战队在内)的代价取得了击落击毁敌机1527架、击沉12艘舰船、毙俘敌军14万余人的辉煌战果,并成功地控制了整个琉球群岛。而没过几天,在中国政府和解放军的帮助下,琉球人民共和国就成功地建立了起来。并迅速得到了苏联、日本等友好国家、甚至是纳粹德国的承认。

而更重要的是,中国海军还获得了在琉球群岛驻军和补给的特权,虽然有些同志认为这纯属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还不如直接吞并算了,但是在拿下了中、东西伯利亚之后。这几年里扩张太快的新中国已经明显有些消化不良的迹象出现,就连胡卫东这个一向热衷扩张领土的家伙也认为三十年内中国都不宜再次直接兼并土地了。在这种情况下,扶植傀儡国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除了日本方向,解放军还成功地解放了婆罗洲全岛并继续向东进攻,士气低落而且补给不足的美军根本无力抵挡。但是随着战线的拉长,美国潜艇的作用渐渐显现了出来,如今的美国海军也已经装备了大量的水滴形潜艇,虽然适用性比不上鲸形潜艇,但是美国的造舰产能却远非中国可比,很快就形成了数量优势,再加上中国无论是飞机和反潜舰艇的数量都难以覆盖如此广阔的海域,因此中**队再怎么能打,但因为后勤补给的限制,终于还是被迫在苏拉威西岛以东不远处停下了前进的步伐,双方形成了僵持的局面。不过即使如此,中国政府还是抓紧时间对婆罗洲大量移民,不但恢复了华人在当地的传统地位,甚至渐渐有成为该岛最主要民族的趋势。

而在这段时间里,欧洲战局也出现了逆转,德军利用盟军重心移向太平洋战场的机会重新夺回了北大西洋上的制海权(盟军在大西洋战区已经一艘主力舰都没有了,而德军还有2艘超级战列舰。),从而打破了盟军对德国的海上封锁,同时还利用暂时的制海权优势和苏联无力在东线大举进攻的机会反攻北欧,结果成功地将挪威与北欧夺了回来,并且因此重新获得了超过千万吨的年石油产能,令之前一度看上去似乎已经是败局已定的德国重获生机......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空前高涨,而杜鲁门虽然能力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么差,但是威望毕竟远不如罗斯福,很难压制住那些金融寡头和他们的代理人,因此即使心中再怎么不甘,也只得派出密使访华,就议和的条件展开磋商......

注1:松下在日本大企业中与军方合作是最晚的,历史上要到1942年才开始接受军方订单,相比其他的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能够顶住军方的压力那么久,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过即使如此,他之所以能够脱罪,也只是因为按照比烂的思路,他算是不太烂的一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