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七百四十六章 惊天核爆(上)

ps:感谢书友“云龙峰雪”的打赏,继续求推荐票t-t

此外,美国多地被迫实施宵禁,再加上人心惶惶影响工作,美国的经济和工业生产也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居然能够让罗斯福都一度失态地哀恸哭泣,则存在着相当的偶然性......

虽然道明身份后很可能获得祖国使领馆的庇护,但是王子才深知自己这次做出的事情太过分了,因此他宁可以日本人的身份死在美国,也不会去冒给祖国带来巨大祸患的风险。尽管如此,出于求生的本能,王子才还是凭借着自己的狡诈和凶狠成功地在美**警的围追堵截下一次又一次地脱逃,其间先后击毙击伤的美**警不下百人......

不知不觉间,王子才已经从美国西部来到了中部的新墨西哥州,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他曾经看见胡卫东在一副美国的地图上标记出两个红点,其中一个就在新墨西哥州的群山之中,当时就很好奇,如今自己命不久矣,干脆过来解开一下心中的谜团,而比起田纳西州那个被标注为“橡树岭”的红点,这个被胡卫东注明为洛斯阿拉莫斯的地方无疑要近得多。

还未靠近这个普通美国地图上根本没有标出的小镇,王子才就发现这里戒备森严,但这难不倒他,早在与部下分离之前,他就利用假发等道具将自己装成了白种人的模样,只要别人不靠得太近。就很难发现问题,而显眼的步枪也已经被他丢弃。仅留两把手枪和四颗手雷防身,这些都大大方便了王子才的潜入。更重要的是,或许是为了保密,或许是为了避免小镇的“居民”心理压力过大影响工作,美国人虽然严加戒备,但却采取了“外松内紧”的做法,这种做法对付寻常的来犯之敌还行,但却根本无法阻止王子才这样的超一流的特工潜入......

由于在胡卫东身边时早就熟悉这种气质和做派。王子才潜入后只是简单地观察了一下,就发现城里的居民当中足足有好几分之一都是科学家,不禁更加好奇,“美国政府集中了这么多科学家,究竟是在研究什么重大课题?”

为了给临界质量的计算积累数据,此时洛斯阿拉莫斯小城里的一幢建筑中正在进行着一项十分危险的实验——由加拿大核科学家斯罗达博士主持的钚239(注1)对合实验。这项实验说白了也很简单,就是将实验台滑轨上的两块高纯度(武器级以上)的钚239合到一起。看看是否发生核反应(表面涂有一层很薄的荧光粉,辐射增强到一定程度会受激放出蓝光。)。如果没有发生核反应,说明临界质量大于这两块钚239质量之和,下一次实验选用的两块钚239就要比这一次更大些;而如果发生了,则说明临界质量小于两块钚239的质量之和,再与之前的反应对照。就可以逐渐缩小推测值与准确的临界质量之间的误差,为美国制造原子弹提供指导。

当然,为了自己和整座城市的安全,一旦核反应发生,斯罗达博士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用螺丝刀将两块对合在一起的钚239分开。由于实验是循序渐进开展的,对合的钚239即使能够达到临界质量、也不会超过太多。而且贴合得也没有真正原子弹引爆时那样紧密,因此核反应的速度不会太快,至少也要几秒钟后才会进入无法控制的阶段,只要足够专注,完全能够及时将两块钚239分开而中止核反应,何况旁边还有他的几个助手,就算斯罗达博士反应慢了半拍,他的几个助手应该能够及时作出反应。

美国政府之所以同意进行这项看起来极其危险的实验,一方面是为了赶时间、希望尽快造出原子弹,另一方面则是对这钟“多重保险”的机制充满信心。但美国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竟然会有一个敌人来到这座连绝大多数美国人都不知道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必须承认,美国人的安保工作做得相当不错,即使是王子才,成功潜入城内后也很快被人揭穿,而被蜂拥而来的美**警追得到处乱窜。但是美国人却心存顾忌不敢使用自动武器和重武器,没能当场将王子才击毙,反而令其情急之下逃进了斯罗达博士的实验室。由于这里是保密级别最高的几个实验室之一,那些追击的美**警根本就不清楚它是干什么的,以致作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们因为担心误伤实验室内的科学家、更害怕又被那只该死的“老鼠”逃脱而没有立即跟着冲进去,却选择了将实验室团团包围,同时不断喊话,要求王子才出来投降......

注1:流传下来的故事里说他测试的是铀235,但铀235的临界质量很大(是钚239的三倍多),即使在滑台上也很难用螺丝刀来灵活地拨动,后来上英文的维基进行了查证,发现果然那次令其不得不“掰开原子弹”的严重事故中测试的是钚239。而铀235的相关测试虽然也是由斯罗达博士主持,但是实验方式是不一样的。

另外补充一下,历史上那次事故其实发生在二战以后、而非是故事中所说的二战之前,而认为二战结束、已经没必要继续研究这种恐怖武器的斯罗达博士多次提出返回加拿大当他的大学教师,但是再找一个愿意干这项危险工作的科学家可不容易,美国政府因此坚决不允、甚至限制其人身自由,斯罗达博士因此很闹情绪,也正是因为他的心不在焉导致了那场事故的发生......

ps:这里写成钚239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国力再强也不可能在1943年就生产出足够制造一颗原子弹的铀235,但是钚239的话,只要反应堆够多便有可能,在这次事件发生的1943年下半年,比历史上对“曼哈顿计划”投资更多的美国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