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堑变通途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堑变通途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36 来源:笔趣阁

但这就像历史上的“大三线建设”一样,不可避免地拖了经济和工业增长率的后腿,因此数据上没那么好看,也就不难理解了。据胡卫东的估计,这项工作要想基本完成,最快也要到1943年底,那时中国才能完全安心搞工业,不必再因为1941年的教训而杯弓蛇影。

尽管如此,1942年中国的经济建设依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农业方面,虽然至关重要的中原地区大面积减产,但由于越来越多的地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初步完成,这一年总全国范围来说,中国的自然灾害还不算特别严重。再加上化肥的产量的继续增加和更广泛的应用,1942年全国的粮食总产量依然较前一年有所增长,中原地区的困难与其说是粮食不足、不如说是运力不足。因此之后中国政府对交通建设愈发重视起来,除了以政府为投资主体大力建设的铁路和干线公路,为了充分调动民间力量而发起的“村村通公路”运动也开始在全国各地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想致富、先修路。”的口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是家喻户晓了

比起道路,1942年中国桥梁建设的进步更是有目共睹,就在这一年,长江干流上终于出现了第一座连接南北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0.4米,正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木结构梁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桥身共有八墩九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八个桥墩除第七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这是由我国桥梁工作者所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凝聚着我国桥梁工作者的机智和精湛的工艺,而超过100年的预期寿命与足以承受多列中型坦克安全通行的坚固,更说明了中国工程兵部队的盛名绝非是平白来的。世界列强也由此惊愕地发现。不知不觉间。那个在它们印象中还很贫穷落后的国度竟然已经具备了世界一流的工程建设能力

这座大桥建成之后,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的促进了武汉的发展。而从全国的宏观角度来看,大桥的建成将平汉线与粤汉线连接起来。使得长江南北的铁路运输通畅起来。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市也由此成为全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大桥通车后。社会经济效益十分巨大。仅通车的头几年节约的运费就超过了整个工程造价。而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桥的通过量更会不断增加,直接间接的经济效益难以计数。也难怪伟人得知大桥通车的喜讯后会诗兴大发,当场挥毫写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样的名句了

虽然出于国防安全方面的考虑,新中国政府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没有将条件优越的沿海地区作为工业化的重点,但是为了加强海防、也由于日本政府所下的大批造船订单,中央政府还是制定了“六大造船基地”和“十大海港”的建设计划,除了原有的青岛、上海和大连(旅顺在新的行政区划中已经被并入大连)之外,天津、广州和新加坡也开始大力扩建港口和造船厂,不过这三个港口暂不承担军用舰船的建造任务(尽管都建有海军基地),毕竟中国海军的实力还很有限,谨慎一点是很有必要的。

而除了六个造船基地之外,还有四个单纯作为海港来发展的城市,分别是连云港、西贡、曼谷和仰光,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如今已经贯通的“第二欧亚大陆桥”东端的连云港。当初为了充分利用海外的优质铁矿发展钢铁工业,胡卫东曾经提议在沿海某个较大的港口城市建设一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钢铁厂,而在十大港口中,连云港西边不远处就有徐州煤矿,可以大大节省焦炭运力,而且徐州还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陆上交通的便利更是没有话说,加之连云港人口较少,钢铁厂的污染危害因此也就相对较轻。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中央最终拍板在连云港建设一座亚洲最大的钢铁企业,一期工程设计产能为粗钢300万吨,等到十几年之后全部建成,更是可以超过1500万吨

虽然产能十分惊人,但由于海外输入的富铁矿品位比国内的贫铁矿高得多,因此冶炼难度小、成本低,再加上交通便利节省的运费,其实连云港钢铁厂的投资比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攀枝花钢铁厂还要低一些,尽管后者的设计产能仅有它的四分之一(当然攀钢还要承担钒钛等稀有金属的冶炼任务,不能看成是纯粹的钢铁厂就是了,类似的还有包头钢铁厂。),所以并不会给中央财政带来太大的负担。

而一期工程建成后预计会占到当时全国钢铁总产量30%的比例虽然不低,但也不至于造成过大的依赖,就算日本丢了澳大利亚、甚至印尼的铁矿导致它完全断了海外铁矿石的来源,中国的工业体系依然能够正常运转(临时改用国内的铁矿石也至少能有1/3的产量,其他钢企再努力增产一点,虽然还是会有损失,但却完全可以减小到中国能够承受的程度。),可以说是实现了经济性与安全性的平衡。

虽然由于成本较高的缘故,空运对经济的意义远不如海运和陆运,但机场对于国防而言却意义重大,而飞机再好、没有机场也是不行的,因此第一个五年计划里中央给全国各省市都下达了死命令,要求每个省都至少要建好一座能够满足dc3客机起降需要的大型正规机场,这些机场平时作为民用,一旦战争爆发则可立即转为军用,每个机场都能容纳至少两三百架战斗机和轻型轰炸机,对于目前仅有几千架飞机的中国空军来说,这已经完全够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