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六百九十一章 尼米兹的应对

ps:感谢书友“nqm”再次投出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比起不错的战果,日军在这些战斗中的损失之小更是令山口多闻和国内的崇仁天皇与山本五十六欣喜不已,被击落和重伤(无法修复才算,以后不再赘述)的飞机全加起来仅有区区37架飞机,而飞行员死亡和失踪的人数更是只有15人,各项交换比均刷新了太平洋战争以来日本海军的最高纪录

在这几次战斗中,盟军的护航航母虽然也冠以航母之名,但在真正的航母编队面前却根本毫无还手之力,这也让美国总统罗斯福充分认识到护航航母只能在己方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的海域专门反潜,而派它们到敌人主力舰队出没的海域活动,则简直和送死无异,于是他很快就下令将当时还在太平洋上活动的另外9艘护航航母统统调往大西洋对付德国的潜艇部队,在那里因为美英海军牢牢掌握了制海权,这些护航航母的作用应该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来

比起舰船和人员物资的损失,南太平洋航线几乎被完全截断更令罗斯福如坐针毡,毕竟他也知道美军对补给是多么地依赖,万一因为断了补给而士气崩溃,日军则趁机向澳大利亚或者新西兰大举进攻,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但是尼米兹却在电报中坚决反对太平洋舰队立即与日本海军决战,在他看来。只需再等一段不长的时间,美国海航就将大量换装先进的f4u“海盗”舰载战斗机,同时整整12艘新式航母和依阿华级战列舰中的前两艘也将全部完工并形成战斗力,到那时太平洋上盟军的力量就会具备绝对的优势,决战的胜算要比现在大得多,如果过早与日本海军主力决战,将极可能因为兵力不足而遭受失败。而且珍珠港事变后美军的老兵损失已经极大,如果再次大量折损,美军日后入役的新舰战斗力也势必会受到很大影响,这个损失实在是太大了

尼米兹知道总统现在的压力比他还大。因此同时也在电报中安慰他说。日军主力舰队肆虐南太平洋的危害其实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大。

首先是日本虽然早在战前就已经开始竭尽所能地储备商船,但毕竟财力有限,这两三年里能够建造和买到的商船数量在他看来并不足以完全解决日本海运能力的短板,何况现在日本已经占领了太平洋上大半(只论数量。不算大小。)的岛屿。战线之长甚至超过了当初日本侵华。日军的后勤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而且据尼米兹推测,日本主力舰队现在最前沿的主基地应该是几内亚岛上的莫尔兹比港,因为能够容纳那么多主力舰的港口里。她是距离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最近的。但是直到所罗门群岛全被日本人控制以后,几内亚岛上的盟军残余部队才因为彻底断了补给而被日军完全消灭,莫尔兹比港的安全性由此才基本得到保障,日本政府应该是从此以后才开始加大向莫尔兹比港运送物资补给的力度,而根据在那一带活动的美国潜艇发回的报告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因此莫尔兹比港目前储备的补给物资不可能十分充裕,而既然相对靠后的莫尔兹比港都是这样,日军新占的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等南太平洋上的小岛就更是如此了,再加上日军主力舰队的规模极其庞大,它们根本不可能一次又一次地这样劳师远征,要知道日军主力舰队当时活动区域的最南端距离莫尔兹比港已经超过了3000海里!

尼米兹准确地判断出,日军主力舰队很可能这一次行动就将之前积存在莫尔兹比港和南太平洋诸岛上的燃油用掉了大半,它们应该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再来一次了,何况由于距离太远,它们开到那片海域的时候油耗已经相当大了,即使是这次行动也肯定持续不了几天了。因此澳新盟军补给的中断只是暂时的,而光是目前集中在在新西兰以东数百公里处的美国太平洋后勤舰队剩下的那些军需物资就够澳新几十万盟军和尼米兹舰队一两个月的需要了,所以补给短暂中断根本无需多虑,不过向基层官兵们解释清楚以免引起恐慌倒确实是十分必要的

本来日本人的油料供应也应该是一个问题,但因为中国向日本政府提供了急需的大量物资器材乃至人员,使得米纳斯等印尼油田远比美国政府预期早得多地恢复了生产,炼油厂的重建速度也同样超出了美国人的预料,同时中国还高价将自己的成品油战略储备卖给日本政府牟取暴利,顺便也帮日本政府救了急,若非如此,日本海军此时根本不可能如此嚣张。像尼米兹这样知道内情的美军高级将领很自然地将中国政府恨得牙痒痒的,只是现在美国连日德都没搞定,不可能再蠢到去跟拥有800万常备军而且后备兵员几近无限的新中国翻脸而再树强敌,所以他们也只能打落门牙往肚里吞了。而且尼米兹心里也很清楚,当初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美国也同样干过类似的事,他凭什么理由指责中国?

此外,令罗斯福高兴的是,尼米兹并非一味地消极避战,他也提出了几个听起来应该可行的对策:

一,日本海军辅助舰艇数量不足,航母编队外围的防护圈必然存在漏洞,这就给潜艇攻击创造了良机,之前击沉大凤号的战例就是明证,虽然因为飞机对潜艇的克制,利用潜艇攻击日军航母编队必然损失不小,但只要能够再搞沉一两艘航母,就算赔进去一百艘潜艇,对于财大气粗的美国来说也不算亏。

二,开辟南极航线,那样日军主力舰队就完全鞭长莫及了,即使是日军续航力超强的潜艇,也多少受到一些限制,虽然南冰洋海面上漂浮的一座座冰山对于运输船和护航舰艇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威胁,但只要能够让澳新盟军获得一条相对稳定可靠的补给线,这个风险就值得冒。何况这风险对于潜艇来说只怕还要更大一些,要知道冰山浮在海面上的只是一小部分,海面以下的体积还要大上好多倍,而且运输船与护航舰队可以用雷达及时发现海面上的冰山,而潜艇虽然也有主动式声纳可用,但是探测距离很短不说,还容易暴露自己,耗电量也相当大,不可能一直开着,因此不能指望它起到类似雷达的作用。因此日军的潜艇即使真的敢跟过去,也必然会因此付出比盟国舰船更大的代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