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六百三十三章 世界格局(下)

ps:感谢书友“望云山人”的再次打赏,继续求推荐票^_^

再加上分配相对公平的因素,1941年时苏联工薪阶层(不包括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在世界上已经仅次于美、德、瑞士等少数几个国家(注1),因此虽然大清洗弄得苏共党内人人自危,但斯大林在苏联国内、尤其是城市居民之中的威望却反而是如rì中天,毕竟受害者只是一小部分,还大都不是普通老百姓,而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却让广大民众普遍受惠......

与美国类似,苏联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样令它的工业发展获益匪浅,但苏联的资源总量虽然不在美国之下,全面xìng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锡和天然橡胶这两项战略资源都严重缺乏,而由于石化工业不够发达,后者的短缺很难像美国和德国那样完全通过合成橡胶来完全弥补。此外,苏联稀土、钨等少数几种稀有矿藏虽然储量不低,但因为勘探不充分或者是技术工艺不过关(因而消耗或者说浪费较多)等因素,暂时还不足以满足临战状态下的最大需求,而必须从中国进口一部分。当然,最低限度的自给自足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看到德军席卷西欧,无论是为了安全,还是为了利益,常备军数量便有500万的苏联红军都绝不会一直等待下去。好在目前苏中两国关系还算不错,因此这些资源还是不难取得的。但两国之间的历史问题,却成为斯大林心中的一根刺,令他始终有些不安......

第四位则是在大多数人眼里全靠美国出手才免于亡国的英国,但英国毕竟是老牌帝国和英联邦的老大,底蕴其实相当深厚,这几年里虽然失去了大片的殖民地,但依然保有东马来亚、印度大部、肯尼亚、索马里、坦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博茨瓦纳、拉布拉多半岛与纽芬兰岛(两地现在都是加拿大的领土,面积大概与中国的四川省差不多。)、圭亚那、牙买加等大西洋诸岛和斐济等太平洋诸岛,而在美国的大力支援下,英印军队打败策略错误的印共武装只是时间问题。如此广阔的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几乎用之不竭的资源和财力。

除了直接控制的殖民地。英国还间接控制着南非(含纳米比亚)等完全听命的仆从国,并得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英联邦成员国的坚定支持,实力远非本土那么简单。而且即使只是英国本土,拥有的底蕴也非同小可。1941年在频繁遭到德军空袭、并先后失去设得兰群岛与北爱尔兰之后。英国本土的工业总产值依然超过了120亿美元。粗钢产量达到了1500万吨......

即使是英国最大的弱势——人力资源,在英国zhèng fǔ进行了总动员之后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在挫败了德军登陆英国本土的图谋之后。英国zhèng fǔ随即宣布将会进一步扩军到300万人,而在此之前,英国这几年里已经陆续伤亡了一百多万军民。事实上,如今的英国依然有超过500万人的极限动员力,如果算上殖民地、仆从国和英联邦的小弟们,这个数字还要大不少......

而在技术兵器方面,英国虽然因为战争中损失太大而远不如前,但是1941年英国超过9000架的作战飞机总产量和超过6000辆的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总产量(英国到下半年才完全进入战时体制的,否则产量还要大得多。)足以证明这个国家的工业潜力。而海军方面,虽然这一年来损失之大前所未有,但获得两艘美国战列舰填补了主力舰的空缺之后,英国皇家海军又重新获得了各方面碾压德国海军的巨大优势,除了该死的潜艇......

但是说到潜艇,英国作为一个岛国的先天缺陷就不可避免地暴露了出来,只要海上交通线被敌人切断,大不列颠岛上的4000多万人口就会陷入饥荒、而岛上庞大的工业产能也会因此变得毫无意义......

第五位则是刚刚偷袭珍珠港大获成功的rì本(中国不参与排名,会在最后单独评述。),虽然侵华战争失败令rì本元气大伤,但美国大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让rì本撑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其后随着产经联的秘密成立,rì本上下一心,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奇迹般地实现了工业的振兴,1941年rì本的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主要工业品产量全面超越侵华战争之前的数据,粗钢产量更是达到了1500万吨(不过其中有600万吨用于出口,中国是最大的买家。),比历史同期高了一倍还多,虽然这与rì本zhèng fǔ自1938年起就开始全力推广氧气顶吹转炉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如此的成绩依然令人赞叹。

但如同当初纳粹德国的“经济奇迹”一样,rì本工业的迅速复兴也建立在大量举债的基础上,而且与德国zhèng fǔ重视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不同,rì本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为工业的飞速发展而有半点的提高,rì本zhèng fǔ为了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进步和扩充军备上,不惜最大限度地压榨民众,但由于rì本民族世界第一的忍耐力和服从xìng,再加上崇仁天皇像甲午战争之前的明治天皇那样节衣缩食以身作则,rì本国内并未因此有太多的怨言,使得rì本zhèng fǔ能够将尽可能多的资金投入到军事方面。

注1:其实历史上苏联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的工人生活水平就已经超过了经济危机余波中的西方国家同行的平均水准,而这个时候西欧的国家已经几乎全都卷入了二次世界大战,又不像美国那样本土远离战场,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很大冲击。而原本富裕的加拿大与澳新也已经因为支援英国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关键是一直在输),三国人口又都不多,拖累自然十分明显。与之相比,苏联虽然之前打了芬兰,现在又陷入了阿富汗泥潭,但因为时间还不算长,苏联国家又大,在1941年底的时候影响还不算明显......(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