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昌级巡洋舰(上)

就在戈胖子大发雷霆的时候,早对航母期待已久的德国海军上下却无不兴高采烈,事实上当初他们同意将齐柏林号送到中国建造就是为了防止戈胖子继续不断地干扰破坏。现在航母终于完工,只要在战争中证明了她的价值,他们相信元首一定会同意拨款建造更多的航母。

为此,德国海军想方设法从国内的航校、航空俱乐部乃至空军的现役飞行员中拼命挖人,同时还请因为有了波克雷什金等先例而被认为很擅长鉴别飞行员潜质的胡卫东来帮他们挑人,结果胡卫东毫不客气地将此时还没什么名气的斯图卡之王鲁德尔(此时还只是侦察机飞行员,多次申请接受俯冲轰炸训练但未得到通过,因此一挖就过来了。)、二战击坠王哈特曼(此时还在航空俱乐部接受业余训练)、很多人眼中二战历史上最厉害的战斗机王牌马尔塞尤(此时他才刚刚加入德国空军)等一大批历史上威名赫赫的超级王牌拉上了航母。由此,二战中的德国空军少了至少20个超级王牌(以战斗机飞行员为例,需要击落敌机100架以上。),而齐柏林号航母却将因此迎来自己的一段传奇

与胡卫东较为重视的战列舰和航母相比,那艘设计中标准排水量超过3万吨、主炮口径与俾斯麦级战列舰相同的o级战列巡洋舰就显得鸡肋了许多,事实上即使是德国海军的守旧派当中也有不少人认为战巡这一舰种已经过时,更不要说是胡卫东这个穿越者了。

而且那艘战列巡洋舰的建造计划本身也有很大的问题,它不像齐柏林号航母那样已经完成了舰体,而要在中国从头建造,这就需要至少3万吨级的船坞,可是青岛的两个3万吨级船坞一开始还没建好。这就不免耽搁了一些时间。而其开工之后没过几个月,青岛那两个7万吨级巨型船坞也建好了(虽然工程量大得多,但受重视的程度也大得多。)。2艘兴登堡级超级战列舰也随之同时开始建造,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和这艘战巡争夺资源,而战巡的优先级无论如何也是比不过战列舰的,于是建造速度愈发缓慢。又过了两三个月。由于齐柏林号航母在演习中的良好表现,兴奋的小胡子当即决定再造几艘航母,虽然本土的建造计划由于戈胖子的反复阻挠和欧战的爆发而最终流产。但中国这边,胡卫东却立即点头同意将这艘舰体才完成了不到一半的战列巡洋舰改装成航空母舰,而这也就是二战期间德国的第二艘、也是最后一艘航空母舰“彼得.斯特拉塞”号

比起帮德国人建造的战列舰和航母,那两艘可能会编入中国海军的重巡洋舰无疑更受胡卫东的重视,他的想法是,就算德国人最终出钱将其买走,咱们有了经验之后也可以自己再造几艘。与建造和维护费用都十分惊人的超级战列舰相比。标准排水量不过15000吨左右的重巡洋舰中国还是造得起、养得起的,而且重巡洋舰也不会像战列舰那样在战后被迅速淘汰,要知道后世毛子的基洛夫级导弹巡洋舰的排水量比这两艘还大呢,而且人家还没有厚厚的装甲,所以这个武器平台就算是长期来看。也仍有相当大的价值。何况在现实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任何一个男人都肯定更加偏爱尺寸大的武器,因此也无怪乎胡卫东会为这两艘重巡的设计方案而绞尽脑汁了。

因为上海的2个2万吨级船坞能为两艘重巡提供建造平台而无需新造,因此她们的开工是6艘军舰当中最早的。也正因为这样,这两艘重巡还担负着为兴登堡级战列舰进行技术验证的任务,比如三联装的主炮塔、球鼻艏舰首等等都率先在这两艘重巡上面得到了应用,新型装甲钢就更不必说了。也正因为这样,这两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较其原型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性能上更是远非德国本土建造的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可比,再加上后来德国由于经费紧张以及支付不便等原因,并未买下这两艘重巡,她们后来都编入了中国海军的战斗序列,因此为了表示两者的区别,后世大多根据她们的中国名字称其为“南昌级重巡洋舰”,其最初的设计参数如下:

标准排水量:15200吨,满载排水量:18500吨

尺度:长205.9米,宽21.3米,吃水5.83米

动力:12座高压重油专烧锅炉,3座蒸气涡轮引擎,主机设计最大功率为156000马力

航速:36节

续航力:9000海里/16节

主炮:3座三联装203mm炮塔

防空:12座二联装105mm高炮,6座双联装37mm高射炮,6门单装37mm高射炮,6座双联装20mm高射炮,6门单装20mm高射炮,4座“密集阵”7管20mm近防火炮。

反潜:2座火箭深弹发射器(最大射程1500米)、2座刺猬炮(最大射程300米)。

鱼雷发射管:6具533毫米发射管(2*3)

舰载飞机:4架ar196式水上飞机

弹射器:1台

装甲:水线主装甲带80120mm;水平装甲60100mm;炮塔正面120mm,炮座120mm;指挥塔150mm;防雷装甲,三层,每层25mm。

舰员:1820人

但是这两艘重巡还未完工,德国就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放弃购买,于是这两艘重巡便又根据中国海军的需要进行了一些改动。比如一开始应德方的要求,舰上的武器都是原装或者组装的德国产品,但既然德国确定不要,就很自然地都换成了国货。尽管如此,国造武器与德国货相比却丝毫不差,甚至因为胡卫东在中德技术交流的过程中多少留了一手的关系(注1),因此国货反而还有一定优势

注1:德国自然也有保留,但不如咱们多,因为身为穿越者的胡卫东知道德国这个时期的科技与工业水平,而德国人却始终不清楚中原解放区到底掌握了多少独有的新技术(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