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四百零一章 困境中的日本(上)

而八路军中实力相对来说最弱的37军则奉命东进,袭取黄河以北、太行以东地区,此时石门等大中城市虽然仍在**手中,但其附近的农村却早已经是八路军游击队的天下。加之津浦线北路的**早在抗战初期就曾被日军重创,自徐州沦陷之后更是成了一支孤军,在粮饷无法保证的前提下,这支**当中有骨气的投了八路、没骨气的投了鬼子,对老蒋忠心耿耿而死撑到现在的仅剩几千人马,而且士卒瘦弱、弹药匮乏,又如何敌得过37军的十几万人?

结果不到十天时间,37军就成功地夺取石门等多个大中城市,将面积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广阔游击区连成一片。由此,华北边区进一步扩大,辖地包括了山西与绥远两省全部、河北与察哈尔两省大部与河南、山东、热河三省的部分地区,总人口超过了5000万,仅比中原大会战后又大了一圈的中原边区稍小。自此,黄河以北的**已经全被一扫而空,而日本的华北方面军则被华北边区及其所属游击区分割成了两部分,一是被三面包围、仅能依靠海上送来补给勉强撑持的平津二十余万日军,二是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西固守于承德、赤峰等城市据点和海拉尔要塞群中的十几万鬼子。

表面来看,华北日军仍有相当强的实力,但是八路军分配到了中原大会战期间缴获的大部分日式武器弹药,实力已经远非昔日可比,加之北线日军靠着海拉尔等地的坚固要塞才能勉强抗衡苏联远东方面军的巨大压力,哪儿还敢妄动?即使眼见中国两党内斗,他们也不敢火中取栗。何况赤色党中央对此早有预料,特别命令林总率领八路军中兵力最多、装备最好、战斗力也最强的27军主力部队三十万精兵进驻保定一带、,令华北日军忌惮不已。连番向军部请求援军,哪儿还敢轻易离开城市和要塞给敌人打歼灭战的机会?

可日本军部现在哪儿还调得出援军来啊?华中派遣军的百万大军已经被赤色党的两大集团军在这几个月里消灭了十之**,现在日占区中最为精华的沪宁杭地带都已经只剩十几万军队。却要面对更加强大的中国第十五集团军的直接威胁,同样亟待日本军部派兵支援;而在东北,由于抗联南渡松花江之后的七战七捷,关东军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日本军部除了留下二十万军队保卫“国内”(包括日本列岛、朝鲜、台湾、琉球与太平洋诸岛。)外,几乎将其他所有的部队都派到了中国东北,决心以“狮子搏兔”之势。彻底解决抗联的威胁,在此之前,日本军部暂时无力对其他战场派出哪怕是区区几万的援军

为此,日军大本营统帅部甚至想要再次在国内大肆扩军,但却很快屈服于严酷的现实,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原来,自抗战全面爆发至今。日本已经先后动员了400万青壮年参军,并且由于日本终究还是信不过朝鲜、台湾等殖民地的异族,因此所征兵员中超过九成来自于日本本土,这对本土人口不过7000多万的日本来说是个极大的负担。要知道此时的日本工业化程度综合来说也就与历史上1976年的中国差不多(可能还不如),与美国德国这样的完全工业化国家根本无法相比。甚至也比不上同样是后进工业国的苏联,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日本农业的机械化程度还很低下,需要投入足够多的劳动力才能保证农业生产,因此当大量农村的青壮年被征发从军之后,日本农业所需的劳动力顿时不足,这又直接影响了日本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产量。加之日本原来就是一个粮食进口国,因此现在缺口就更大,更要命的是,日本现在已经拿不出多少硬通货来进口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了

在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时,日本银行的黄金储备额包括纸币发行的准备金在内不过13.5亿日元,当时大约3日元可以兑换1美元,因此也就是说日本当局战前手中的硬通货只有不到5亿美元(实际可能要稍多一些,毕竟还有白银和其他贵金属。),随着战争规模不断扩大,日本的贸易逆差与日俱增,而由于胡卫东穿越导致的蝴蝶效应,这个时空的中**队又比历史上强大得多,因此一方面日军的损失远大于历史同期,另一方面日军占领的土地与人口也同样无法与历史同期相比。加之1937年时的中国已经相当贫弱,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持有的金银与外汇等硬通货其实都没有多少,远不能弥补战争的巨大消耗,而文物、古董、艺术品之类的非必需品看似值钱,但因为市场容量的关系,鬼子卖少了得不到多少钱(相对于鬼子庞大的军费开支来说),卖多了则很快就都成白菜价了,因此实际价值甚至远比不上日寇从占领区抢掠到的粮食等大宗物资。但即使是这些抢到的大宗物资,数量依然远远不足以补充几百万日军这一年多来惊人的消耗。

更要命的是,抢掠这种事情,所得的大部分好处历来都是会被经手人吞没的,鬼子也不例外。因此,侵华日军的抢掠所得大部分都被日军官兵、尤其是各级军官私吞,能够进入日本国库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因此日本财政入不敷出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

历史上,日本在19361941年这六年期间的国际收支逆差多达50亿日元左右,不但将日本当局持有的硬通货消耗殆尽,还令日本政府的外债余额超过了4亿美元,更要命的是,当时的日本出口创汇能力很差,因此一方面日本很难通过出口挣到足够的硬通货,另一方面国际上的金融资本也不愿意将钱贷给还款能力不足的日本,结果走投无路的日本只能选择“南下”路线进攻东南亚,并为此偷袭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至于美国的禁运措施,其实反而是次要因素,因为当时即便美国肯卖,日本也已经无钱购买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