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东北抗联(上)

这5千人都是东北抗联急需的人才,但后世史家却大都认为,对抗联帮助最大的,却还是与其一同前往北满根据地的抗联新任司令员、也即是此前担任第十八集团军第37军军长的徐向前......

高原来到东北之后,在不长的时间内令原本几乎已经是山穷水尽的抗联重焕生机,并且抓住关东军主力被抽调入关的大好时机迅速地扩大了根据地和抗联队伍。到1938年10月底的时候,东北抗联已经有15万正规军(其中野战部队5万多人)和50多万民兵(注1),根据地面积覆盖了北满的八成和南满的两成,人口突破了700万,并在这一年内毙俘日军2万余人、伪军3万多人,另外还摧毁了无数日本开拓团定居点,毙俘日本武装移民5万余人,迫使日本关东军不得不暂时中止了这一用心险恶的同化东北的计划。

但是,这一片大好的形势之下也暗藏着隐忧,自从这一年9月开始,日军大本营开始疯狂地向关东军增兵,力度之大仅次于华中派遣军,使得关东军很快就有足够的力量保护伪满的大中城市与交通线,而东北的铁路交通又十分发达,尤其在日军屯驻重兵的南满地区,杨靖宇领导的南满纵队更是因为关东军二十余万大军的疯狂围剿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险之中,好不容易建起来的长白山根据地在短短两三个月内几乎全都重新变成了游击区,甚至完全沦陷。一度发展到3万多人(包括民兵游击队)的南满纵队兵力迅速锐减到万人上下,根据地群众虽然在地方党组织和民兵游击队的帮助下大多及时转移,但却依然有七八万人死于日寇的屠刀之下......

对杨靖宇和南满纵队恨之入骨的日军在长白山根据地实施了惨绝人寰的灭绝性政策,只要是围剿过程中见到的中国人无一例外地全被屠杀,土地空出来无人耕种他们便从别地移民,日本人被抗联杀得不敢来了,鬼子就将朝鲜农民驱赶过来,就算被中国人杀了,他们也无所谓,甚至还因为减少了朝鲜人口而感到高兴。而因为无论哪种情况都对日本有利,关东军做起来就愈发毫无顾忌......

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极端的做法注定是得不偿失的,因为它不但会招致国际舆论的谴责,更会导致原本心存侥幸的民众也开始拼死抵抗。但是目前西方列强普遍对日军采取绥靖政策,即便是南京大屠杀被公诸于世的时候也没哪个国家对日本采取措施,就更不要说是这些因为单次规模较小而相对没那么触目惊心的罪行了。至于后者,从大局来看确实不利,但在南满日军兵力超过杨靖宇部十倍乃至几十倍的前提下。鬼子完全丧失人性的做法却反而难以破解。因为日军集中兵力对根据地各县“定点清除”的时候,每次集中出动的兵力比各县的总人口还多。这种情况下当地抗日军民无论怎么抵抗也很难击退日军,反而南满纵队却为了掩护乡亲们转移而一次次地遭受重大伤亡,实力越来越弱。而如果放弃掩护群众转移,且不说这样做违背了人民军队的宗旨,就算真的狠下心来这么做了,群众被杀光后,抗联还依靠什么在南满立足?

面对这一近乎无解的困境,年仅15岁却已经成为南满纵队司令部首席参谋的王子才想出了两个办法,一是派抗联南满纵队朝鲜支队的支队长兼政委、朝鲜“祖国光复会”会长金日成率领南满纵队之中的朝鲜官兵回国建立根据地。一方面可以为日后反攻朝鲜布局,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走一部分关东军,减轻南满纵队眼下的巨大压力。

王子才自然知道想在日本占领了好几十年的朝鲜建立抗日根据地只会比在南满坚持抗战更难,甚至全军覆没也不是不可能,但只要能让南满纵队主力获得喘息之机,他们的牺牲就是值得的,何况在接受政治思想教育的时间还不够长的王子才看来。这一千多朝鲜指战员终归只是外人,他们即便全都牺牲,也总比南满纵队的中国同胞牺牲了要好。

而另一方面,那些朝鲜同志未必不知道此行九死一生。但是为了光复祖国,他们义无反顾。但由于去年轰动一时的“普天堡战斗”(注2),他们早就成了鬼子的眼中钉,刚刚渡江还没多久就引来了大批日军围剿,关东军也很快派兵过江支援,这一千多名朝鲜抗日官兵虽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但终究还是寡不敌众,除了少数几个战士突围成功,其余的全部牺牲。但不管如何,关东军被迫抽出2个师团南下,多少减轻了一些南满纵队主力部队所面临的巨大压力,王子才的目的还是达到了......

至于王子才的第二个办法,其实与第一个差不多,只是执行者不是朝鲜人,而是抗联里的中国官兵。王子才建议杨靖宇从部队里抽出精锐组成排一级、甚至班一级的小队广泛渗透到沦陷区打击鬼子和伪满军警,将关东军围剿根据地的主力部队给全部引回去,此外他们还需设法在各地建立游击区乃至根据地,任务与关内的武工队有些像,只是由于关外敌我实力对比更加悬殊,因此对武工队员的战斗能力要求更高。

注1:其中半脱产的基干民兵超过10万,由于东北的土地肥沃而平整,即使没有拖拉机,也可以利用马耕的方法大大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此外因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渔猎也可以提供很大一部分的食物来源,因而可以维持比关内更高的兵民比例,历史上四野庞大的兵力可并不仅仅是因为工业化程度比内地高。

注2:一共击毙3名日本警察、2名朝鲜警察和2个日本平民,缴获了1挺轻机关枪,6挺步枪,2支手枪以及数百发弹药,这也是朝鲜抗日部队首次打回国内,当时造成了很大的政治影响,朝鲜人称其为“普天堡大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