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三百零四章 三大工程学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三百零四章 三大工程学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36 来源:笔趣阁

特斯拉在电磁方面独步天下的造诣胡卫东早就知道,但在轮机领域他同样是难得一见的逸才,当年特斯拉还没背上一身债务的时候就曾经造出过一种至少超越时代上百年的无叶涡轮发动机,虽然由于材料要求太高、直到21世纪也无法工业化生产,但也足以说明他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水平。因此当胡卫东根据记忆说出涡轮增压器的原理与大致结构,并提供了一些超时代的耐高温材料后,特斯拉只用了一天就确定了基本设计,并在短短十天之内拿出了样品。更令胡卫东惊叹的是,这第一台样品的性能就超越了历史上二战时期涡轮增压器的最高水平,不但体积与重量小了很多,工作效率也强了一大截,如果用在飞机上,哪怕是低空飞行,速度也比没装时更快,高空飞行时的效果更是令人惊喜。。。。。。

虽然因为特斯拉年纪老迈精力有限,又一向对枯燥繁冗的细节修正缺乏兴趣,而且胡卫东还给他提供了不少更有意思的课题,因此他取得突破后便不再花费精力研究,而将其丢给了自己几个新收的弟子慢慢改进,但有了现成的模板,又被指出了正确的研究方向,难度总归是小了很多。如今他们不但给边区装备数量较大的各型飞机都设计了可用的废气涡轮增压器型号,而且性能也在一次次改进之后不断改善,到1938年底的时候即使是在低空,加装废气涡轮增压器后飞机的功率与扭矩也可以增大10%。而到了次年年底的时候更是超过了20%,几乎达到了二十世纪末的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涡轮增压器的型号也越来越多样化,不光是飞机,船舶乃至车辆也都先后用上了涡轮增压器,动力大大增强,唯一遗憾的是这种装置只对汽油机与柴油机有效,否则要是两艘万吨重巡的动力也能加强四五成(涡轮增压器体积越大,效能就越强,历史上二战爆发之前就已经有了能将船用柴油机功率提升40%的大型废气涡轮增压器。只是由于材料成本太高,直到二战之后才逐渐得到推广。)的话,那可就太bt了。。。。。。

相处日久之后,胡卫东也渐渐发现,特斯拉不但创造力出类拔萃,技术的整合能力更是强得令人发指,每次他提供了思路和需要的一些条件之后,特斯拉总能以匪夷所思的速度设计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优秀产品,这是胡卫东这个兼具穿越者与顶尖科技专家双重身份的家伙都做不到的。对此胡卫东的评价是。特斯拉虽然之前没有学过系统工程学,但他天生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的大师。想到历史上那些系统工程学的经典作品。比如米格25之后,胡卫东突然想起一件事来,“似乎老毛子的科学家这方面特别擅长,对了,特斯拉是塞尔维亚人,一样是斯拉夫人啊,莫非斯拉夫人在系统工程学方面有特殊天赋?不过咱们中国人也不差就是了,107火箭炮虽然技术含量不高,同样也是系统工程学的杰作啊!”

相比并行工程学与系统工程学。三大工程学中在历史上对新中国贡献最大的逆向工程学在这个时空却显得没那么光彩夺目,连带着这方面极具天赋的吴运铎(沈鸿对于三大工程学都有极佳的天赋,现在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主持较大的科研项目了,这一点比吴运铎强得多。)也因此没能作出胡卫东期待的巨大贡献,更多地是作为一个顶级技工而存在。究其缘由却令人有些无语,这个时空一方面咱们不像历史上建国后那样长期受到封锁,大部分技术直接引进就行了。用不着对成品进行逆向推演;另一方面则由于胡卫东这个穿越者的贡献,不少科研项目甚至走到了列强前面,因此可以大大加强山寨能力的逆向工程学自然就没历史上那么大的用武之地了。不过即便如此,胡卫东也并没有因此忽视这门学科的人才培养。须知后世山寨产品最多的,其实不是中国,而是科技水平本身极高的美妖,可见不管对哪个国家来说,山寨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只要不钻进牛角尖,光顾着山寨,而忘记了创新就行。。。。。。

回过头来继续说飞机,轰-1的原型是二战期间英国的“蚊”式战斗轰炸机,它使用的是液冷的梅林发动机,首飞换成气冷发动机虽然也获得了成功(鬼子小家子气,发动机的体积普遍较小,反倒因此可以装得下,一般来说气冷航空发动机的直径是要比液冷的大一些的。。。。。。),但或许是因为硬凑上去的缘故,性能与原型机相比差了一截,尤其是最大速度还不到520公里小时,虽然与各国现役的飞机相比已经相当之快,但与历史上“蚊”式战斗轰炸机第一种型号超过600公里小时的最大速度相比却差得远了,因此修改设计方案势在必行,好在有两位飞机设计大师在,这方面并不需要太过担心。

虽然眼下名气还是图波列夫这位师父更大,但历史上的苏霍伊在苏-2攻击机的设计中就已经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而且他无论是在轰炸机还是战斗机的设计方面都有世界级的水准,因此“蚊”式战斗轰炸机这款历史上第一种战斗轰炸机的设计方案交给他来修改,显然是最为合适不过了。。。。。。

而苏霍伊虽然因为因为年轻时所患猩红热留下的后遗症导致发声困难,连话都说不太清楚,因而形成了现在沉默内敛的性格,但出于对设计师这个职业的热爱,苏霍伊还是鼓起勇气以含糊沙哑的嗓音当面向胡卫东指出战斗机的设计方案也有问题,希望胡卫东让他同时主持两个项目。

胡卫东一听不禁有些惊讶,须知歼-1的原型是可是二战后期苏联的拉-5战斗机,该型战斗机及其改型拉-7战斗机(设计上变化不大,主要是加强了发动机与武器)应该说是历史上二战时期最好的木头战斗机了,而且用的也是气冷发动机,设计应该挺完美才对,怎么苏霍伊竟然对其很不满意?

ps:今天第二更,继续拉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