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军陆战师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军陆战师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36 来源:笔趣阁

事实上以中国多山的地形与糟糕的道路基建,105mm这个口径的高射炮都显得有些笨重了。至于山地防空,因为炮击点高的关系,一般也不需要太大口径的高射炮,反倒是小口径的高射机关炮更加好用......

此外,胡卫东还顺便设计出了127mm与88mm高射炮的双联装版本准备日后装到那四艘大型军舰上,充分利用这些军舰上面空间较大的优势,尽可能地增强防空火力,而驱逐舰这样的轻型军舰如果有足够的空间,也一样可以换装,事实上后来海军同样对75mm高射炮说拜拜了......

如果是之前的胡卫东,虽然对于火炮知识无比精通,但因为后世大口径高射炮早已淘汰,脑子里没有可供参考的现成模板不说,甚至有些要点他也不太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胡卫东要想很快设计出一款优秀的作品并不容易,但是有了鬼子的两款98式高炮作为参照之后,胡卫东这段时间一直都在抽时间进行研究,目前已经心中有数,没花太多工夫,就完成了这些高射炮的主要设计,只是胡卫东现在贵人事忙,细节基本上就只能交给下面的技术人员来完善了......

经过一番长谈,胡卫东发现金泽正夫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技术上确实精通,便饶有兴趣地跟他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交流,而重点则是三艘大型战舰的维修难题。其中。对于因为船坞不够大而无法修理的定远号,金泽正夫提出了一个其实并不特别高明、但胡卫东之前却并未想到的办法,那就是在舰尾尽可能地增加配重,而舰首则尽可能地减重,使得该舰在不致倾覆的前提下让舰首尽可能地翘起来挂在船坞上修理......

而那两艘重巡洋舰本来青岛修造船厂就能维修,问题主要在于那些严重损坏的240mm口径炮管没得换,对此金泽正夫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办法。但他指出利根级重巡洋舰最初的设计中主炮用的其实是203mm口径,因此没必要非得还换上240mm口径的,虽然他不知道目前边区能够生产

的最大口径的炮管有多粗。但203mm身管怎么也总比240mm的容易生产得多吧?

另外,金泽正义还询问第三舰队是否组建了陆战队,这倒是令点醒了胡卫东。虽然即使是给予了日本海军重创的现在,第三舰队依然不可能与日本联合舰队正面抗衡,因而抢滩登陆之类的行动也就基本没了可能,但是这可是一个要番号的绝佳借口啊!或许是技术专家出身的影响,胡卫东很少像赤色党的其他将领那样瞒着国府军政部“擅自”将军队数量扩充到大大超过番号的限制,即使前线急需而扩招的人员,在战后也大多会再次转回地方部队或者民兵,只有少数表现特别好的有机会留在主力部队之中成为正规军的一员。

但是胡卫东一方面很擅长“寓兵于民”,中原边区平时的兵民比例为各大边区中最低的,而一旦需要。却反而可以在短时间拉起最大规模的部队来;另一方面,他也十分擅长利用一切机会乃至借口为自己的部队争取番号,比如之前的日纵、孙立人新38师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这不,胡卫东一听到海军陆战队,就意识到这支部队一旦组建就等于是平白又多了一支部队的番号。立即就向中央发报,请周公代为争取。老蒋看过胡卫东打来的报告不禁暗自头痛,但同时又觉得胡卫东每次扩军都要征得自己同意,说明他还是尊重自己这个领袖的,这一点可比赤色党其他的将领都强多了,而且老蒋也担心如果不同意。万一胡卫东也学坏了,开始无视军政部的存在随便扩军的话,那后果就更加严重,而且胡卫东还提出海军陆战师不设政委或者政治部主任,由师长全权指挥(注1),因此多少生出一点幻想的老蒋最终还是咬咬牙同意了。

根据胡卫东这位第一战区前敌总指挥的建议,老蒋同意由现任十五军94师师长胡涟改任中华民国海军所属陆战师的师长,而胡涟原来的职位则由胡卫东十分欣赏的年轻将领赵宝森(包森)代理,等到战功和资历攒够了再转正。

虽然老蒋只给了第三舰队所属海军陆战队一个甲种师的编制,但胡卫东对该师指战员的遴选十分严格,再加上优先配备的各种新式武器,因此这个师从刚刚组建的一开始,战斗力就不逊于那几个整编师,而等到后来他们装备上水陆坦克等精良的专属装备并扩编为整编师之后,更是一跃成为了中国战斗力最强的王牌部队之一......

胡卫东选择胡涟担任海军陆战师的师长,自是有他的道理。虽然这两年里历经无数次战斗的磨砺,胡涟如今已经堪称是国内一流的名将,但他进攻偏弱、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不擅打歼灭战的缺陷却始终没能改善多少,另外他虽然智勇兼备,但是鬼主意太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喜欢投机取巧,这反倒影响了他大兵团作战能力的提高。相对而言,倒是方先觉这方面的进步更快,甚至就连相对不那么显眼的孙蔚亭都比胡涟更擅于统筹大局,而胡卫东也将十五军下任军长的第一人选由最初看好的胡涟改为了方先觉......

注1:后来包括空降、特战等特殊部队都是如此,因为他们所处的战斗环境需要很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双首长制往往会贻误战机、甚至招致不必要的风险,而在实战中这种体制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中央之所以同意胡卫东的建议,而不担心破坏“党指挥枪”的原则,一是因为这些部队同样是支部建在连上,而连级以上的军事指挥官也必定都是老党员,二是因为士兵委员会的存在,有这个特殊机构的存在,即使没有政委,军事指挥官若是叛党叛国,也一样没法拉走队伍。再说,这些特殊部队的兵力有限,影响不到大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