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二百六十九章 商业天才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二百六十九章 商业天才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36 来源:笔趣阁

原来,毛泽民早在当初谈判的时候,就以其杰出的的商业才能得到了老福特的尊重,有了第一大股东的支持,再次来到美国的毛泽民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福股份的总经理。其后他一方面充分发掘了胡卫东当初作为技术入股的那些专利的潜在价值,其中光是碱性电池与圆珠笔,累计利润就已经超过了一亿美元,而新产品尼龙丝袜虽然才刚刚投放市场,却已经显示出了远比它们更好的“钱景”;另一方面则以这些日进斗金的实业为抵押,向银行大量举债,从而获得了数额惊人的宝贵现金,毛泽民再以此为基础,积极运用当初胡卫东教给他的一些后世资本运营方法,使得中福股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规模就已经挤进了世界百强之列,预计1938年的营业额可以突破20亿美元大关。

“这也太夸张了!”,胡卫东有些难以置信地叫道,他当初环球大采购期间就已经明白如今的美元购买力有多么强大,不到两年时间就能发展到20多亿美元的营业额,这也太惊人了,须知1937年日本全国的工业总产值也只有60亿,而中国更是不过15亿美元(因为中原边区的工业化,这个数值比历史上略高一些。)而已,果然让毛泽民去美国是对的,那儿无论是工业基础还是市场规模都比东亚大得多,企业发展所能达到的上限自然也同样大得多。而暂时抱一抱福特公司这棵大树,则是更加明智的决定。中福股份发展如此迅速,肯定会令很多人眼红,如果没有福特公司在身后罩着,毛泽民再有商业才能,既没有背景、同时还是外国资本、而且所在国还是一个身陷亡国之危的弱国,怎么也免不了被人宰割的命运,运气好的话。或许还只是剪点羊毛、运气不好连骨头都会被人家吞下去......

“毛真是一个商业天才!”,老福特话语间对毛泽民赞不绝口,还跟胡卫东说了几个例子。首先是中福股份在德国和奥地利先后勘探出了1亿5千多万吨的可采石油储量之后。他并没有老老实实地采油赚钱,而是将这些中小油田折价1亿2千万美元全部卖给了德国政府。

1亿5千万吨原油,按照目前的行情。总价值超过20亿美元,即使德奥油田的开采成本普遍偏高,潜在利润也至少有达到三四亿美元,这块肥肉却只换来了1亿多美元,乍看之下似乎吃了亏,但是将这些石油全都开采出来,没有十几年时间是不可能的,何况欧洲已经渐渐被战争的阴云所笼罩,只怕很难一直安心采油赚钱。因此,毛泽民以大约相当于预期总收益三分之一的价码将其转让。一方面规避了未来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则获得了珍贵的流动资金,从而进一步加快了中福股份的发展,毕竟“时间就是金钱”,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决策。

而就连老福特也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离开美国之后不久,毛泽民已经开始为中福股份手中最大的收入来源——米纳斯油田寻找买主,以规避未来太平洋战争的风险。米纳斯油田不但储量远比德奥油田大得多,而且开采成本也低得多,因此预期利润超过了150亿美元,即使考虑到荷兰殖民政府收税的因素。也无论如何不会少于100亿美元。如果按照出售德奥油田的定价规则,那么售价将高达30亿美元以上,这样一笔巨款当今世界上根本没有一家财团能够拿得出来,即便因为老福特出于美国人的自信而不肯将其手中所持股份出售,使得毛泽民只能单方面转让中福国际所持米纳斯油田的3成股份,也即是10亿美元,但这一数字同样超出了目前世界上所有财团的短期支付能力。

也正因为这样,毛泽民才在米纳斯油田刚刚投产才几个月之后就开始着手此事,他很清楚,美国的那些金融寡头财力有多么雄厚,虽说一口气卖出没人吃得下,但如果从现在开始就分批卖出,那些金额巨鳄绝对有足够大的好胃口(比如老洛克菲勒资产最多时也就二三十亿美元,但他一生中光是慈善和捐款的总金额就高达25亿美元,当然,这老不死的活得也忒长了点......),而且因为有了竞争,售价肯定也会更高一些......

另一个例子则是毛泽民利用胡卫东所教的流水线造船法,强势杀入美国造船业,生产同类船舶只需要花费同行三分之二的时间,而成本却降到了它们的四分之一(其实是美国人工成本太高),其他的美国船厂如何能够竞争得过?本来这毕竟只是一种生产管理方法,别人只要学会了就完全可以回到同一水平线上,但是毛泽民并没有急于进军造船业,而是先通过前文提到的各种方法积累下足够的资本之后,才突然大举进入,因为资金雄厚,一开始就有规模效应,使得流水线造船法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别的造船企业就算偷师成功,也依然无力与中福股份抗衡。而毛泽民则毫不客气地借势压人,一口气连续收购了几十家造船厂,在短时间内崛起为美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造船业巨头......

尤其难得的是,毛泽民对于美国的法律政策也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他并没有谋取垄断传统的造船市场以求暴利,而是果断地将大部分产能转入了集装箱船的生产,利用公司独享的专利保护规避了“垄断”的指责,却在事实上几乎完全垄断了新兴的集装箱船市场,“钱景”即使与暴利的尼龙丝袜相比,也毫不逊色......

类似的情形还出现在同样是新兴的石化行业,中福股份因为当初胡卫东的要求预先买下了很多重要发明的专利,当这个行业提前爆发时,便占据了先机,中福股份现在已经垄断了美国超过一半的石油化工生产,并利用新兴的催化炼油技术挤进了利润丰厚而且市场广阔的炼油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