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鉴定师 > 第六百八十四章 制作柴窑

大鉴定师 第六百八十四章 制作柴窑

作者:冰火阑珊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5:44 来源:笔趣阁

釉料制作的地方,是在其中一个窑厂里面进行,完全保密,而且有着一些工人看守,里面所制作釉料的人,都是文老最为信任的人。

能够亲眼看到这釉料的配制过程,恐怕就连文老的一些朋友都无法得到这种机会,对于文老如此的信任,陈逸也是非常的感激。

虽然陈逸可以通过鉴定这些所使用的釉料,得到其中的配制比例,但是其中一些釉料成分是经过二次加工而成的,在市场上绝买不到,而且文老能够带着他前去观看,这种意义非常的大。

上一次只不过走马观花的先看了看,并没有仔细了解,陈逸也是对于很多釉料配料没有鉴定,得到了柴窑瓷器制作秘法后,他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得到柴窑瓷器釉料的全部配料,然后进行制作,看看所制作出来的瓷器,究竟当不当得起华夏瓷器之冠这个名号。

虽然说在釉料的交易市场,也是可以得到一些釉料的配料,但是,市场上的绝没有文老这里所用的质量好,既然有着这样一个条件,自然要利用起来。

不过最可惜的是,以他的了解,文老这里的配料,其中只有柴窑瓷器所需的大部分,还有一小部分,这里并没有,需要在其他地方进行寻找。

一种瓷器的釉料配方,可以说是最大的秘密,后世所寻找的各种名窑的窑址,就是想通过研究其窑址内的一些东西。来试图将这些古代名窑重现于世。

而柴窑没有发现窑址,也没有实物,这就使得任何人想要仿制的念头打消。就算制作出来,也不会有一个人相信。

现在汝窑的窑址发现了几个,但是所出现的却仅仅只是一些仿制品,而真正能够生产出汝窑的窑厂,却是根本没有,对于窑址的研究,根本不是一时半会。便能研究出真正汝窑的制作配料的。

同样,一件瓷器的完美。不仅仅只是釉料起了作用,而瓷窑,还有烧制所需要的温度掌控,都是影响最终瓷器的因素。

就像陈逸所知道的景德镇所存在的世界最大柴烧窑。始建于乾隆年间,窑房长四十余米,宽十九米,呈鸭蛋形,在烧制过程中,通过控制不同窑位的温度,可以同时烧造出高低温几十种不同类型的瓷器,由此可见,瓷器成型所需要的温度掌控是多么的重要。

而陈逸所得到的这个机关盒中。却是有着最为全面的柴窑烧制过程,简直可以说只要配料齐全,建一个这纸本上所说的瓷窑就可以开始烧了。

一旦这个机关盒打开。它所带给世界的震撼程度,绝对不亚于王羲之真迹。

随着文老一块来到窑厂的釉料制作车间,这里充满着一种矿物质和化工原料的气息,进入这里都必须带着口罩和手套,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物质的侵害。

这一个窑厂,可以说是文老窑厂中最大的一个。肩负着拉坯,上釉。烧制瓷器,制作釉料的重任。

而这釉料制作厂房也是非常的大,有着几个不同的车间,负责生产不同的釉料,有青花料,釉上釉下彩料。

景德镇在古代以生产青瓷和白瓷为主,其所生产出的青瓷与越窑非常相近,而文老的窑厂中,大部分生产的多为青花以及彩瓷,对于青瓷,也是在生产,不过占的比例并不大。

虽然景德镇以生产青瓷白瓷著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青白两种瓷器的地位,渐渐让给了青花瓷和彩瓷,这也是时代的需要。

当然,如果汝窑和柴窑仍然存在于世的话,那么其雨过天青之色,绝对会为青瓷争得地位,只不过以现在瓷器的情形来看,依然是青花和彩瓷最受欢迎。

文老所生产的那些青瓷,也是不想让这种瓷器就此中断而已,并不是为了销售。

青瓷车间的一些釉料,其中有一些是陈逸所需要的,相反那些彩瓷釉料,很多都不在柴窑的配料当中。

青瓷可以说是华夏最著名瓷器的一种,以柴窑,汝窑,官窑,龙泉窑最为著名。

华夏五大名窑中,有着四种名窑都是属于青瓷系统,汝,官,哥,钧,而最后的定窑,则是唯一的白瓷。

不过钧窑虽然属于青瓷,但它并不是以青色为主的瓷器,有着许多颜色,可谓是变化莫测,不过在严格意义上,依然是青瓷。

只不过现在这华夏五大名窑,有的随历史远去,有的只剩窑址,有的更是连窑址都没有发现,现在的瓷器,也只是从元朝发展而来的青花瓷和各种釉上釉下彩瓷最为著名。

陈逸跟随着文老来到一个个釉料生产车间中,观看釉料的生产配制,釉料的配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程序,不是像普通人所认为的那样,将一些配料混在一起就可以了。

这其中有矿物原料,也有化工原料,想要让二者合二为一,变成釉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陈逸将见到的一些釉料配料,还有制作所有的一些机器,全部鉴定了下来,以便于他之后配制柴窑釉料所用。

同时,在文老讲解的过程中,他也是认真的聆听,不时提出一些问题,釉料的配制,绝不是那么简单的,这点从机关盒中釉料的制作方法上,就可见一斑。

随后,他们来到了青釉料制作车间,这里倒是并不繁忙,青釉瓷器现在渐渐没落,文老现在所用的配方,也是经过他自己改进的,至于五大名窑那种级别的釉料配方,估计就连瓷器研究院都没有研究出来。

在这个车间,陈逸得到了柴窑所需要的几种配料,一一鉴定了下来,并且将其工具种种都是鉴定了出来,他并不需要拥有这些配料,只需要鉴定,便可以用实体化功能复制出来,可以说这是鉴定系统强大功能的一种。

当然,这种功能的使用,也是需要大量的鉴定点予以支撑,在景德镇,陈逸除了去了丁润家中之外,林天宝的收藏室,包括文老的一些藏书室和古玩收藏室,他都曾经去过。

特别是在文老的收藏室,可以说是另一个瓷器展览馆,在景德镇这段时间以来,他一共得到了将近一万点鉴定点,将他的鉴定点总数,提升到了三万余点。

陈逸觉得,什么时候得到了灵气吸收术,他的鉴定点,会更加的多,博物馆中大部分的东西,都是用展柜密封,根本无法触摸,就算是未来他的名气达到一定程度,去往博物馆时,或许可以触摸到其中一些珍贵之物,但是在博物馆中展览的那些,想要用手触碰,并不合适。

光是故宫博物院所拥有的文物,便达到了一百余万件,哪怕一件给他一点鉴定点,这就是一百多万点,那是什么概念,陈逸简直难以想象。

只不过现在也只能想想而已,故宫中拥有的文物虽然很多,但是展出的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而已,想要全部观看,没有一定的地位和名望,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三万点鉴定点对于陈逸来说,已然是非常多的了,现在他需要用到鉴定点的地方并不多,太极养生功的修炼,就算他现在吸收灵气的速度加快,一个月也用不了十点,除此之外,便是实体化显示功能了,这段时间倒是用得非常多,大概用了将近千点。

未来可能用到鉴定点的地方,会更加的多,今年年末的时候,种在三清观的龙园胜雪茶树就要收获了,除了茶叶,还会有种子,到时候他要种植的话,也是需要用鉴定点来加快时间的。

渐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陈逸来到景德镇已经将近二个月,在这段时间,他每天继续跟随文老学习瓷器,之后便是寻找柴窑釉料所需要的材料,终于在文老的一些帮助下,他将秘法上的所有材料全部找齐。

虽然有些材料质量并不怎么过硬,但是这毕竟只是一次试验,最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配制,他费了很大的精力,才将柴窑釉料配制成秘法上所说的状态。

釉料配制成之后,陈逸便直接鉴定了一下,这釉料是灵气所形成的,同样可以鉴定再次复制,这样就不用浪费时间了。

接下来便是瓷器的胎体制作,现在景德镇所使用的瓷胎,都是为白胎,而柴窑瓷器所使用的瓷胎为灰白之色,这就需要他自己制作瓷胎了。

在与文老学习的过程中,他可以说全面系统的学习了瓷器的制作全过程,从拉坯到上釉,再到烧制,之后又学习了釉料制作,对于制作瓷器坯胎,对于他来说,并不算太难。

就算是有很大的难度,为了能够见到这千年前的华夏瓷器之冠,柴窑,也是非常值得的。

很快,瓷胎也制作完成,陈逸便静下心来,专门为瓷胎上釉,青瓷的上釉,可以说与他制作的青花瓷和彩瓷不同,那些瓷器只需要在上面绘制出图案就可以了,不需要完全施釉,而青瓷,便是需要将青釉,施在瓷胎所有部位。(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