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鉴定师 >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书写黄庭经

大鉴定师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书写黄庭经

作者:冰火阑珊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8:26:11 来源:笔趣阁

此时此刻,看到王羲之走了过来,茶馆内落坐的几名世家公子连忙向王羲之拱手打了声招呼,面上带着一些敬意。

王羲之虽然并没有像其家族中的叔父王导那般,官拜丞相,位极人臣,但是在文人之中,名气也是非常的大,特别是其书法之名,在东晋之时,已然是极具名望。

要不然,这位秋月道长,也不会辛辛苦苦养了一年的白鹅,只为吸引王羲之上钓,得到一幅书法了。

王羲之也是向众人回了一礼,“各位公子,我要在此书写一幅书法,还请让一张桌子。”此处茶馆非常的小,只有廖廖二三张桌子而已,此时都被这些公子给占了去。

听到王羲之的话语,这几位公子面上露出了惊喜,都是连忙指着自己旁边的桌子说道:“右军大人,请到我这里。”

“先生请到我这里来,刚端上来的热茶,我未动分毫。”这几人各使神通,都希望王羲之到他们那张桌子上去,仿佛这能让他们获得荣耀一般。

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激动,王羲之的书法之名,可是名闻天下,他们今日却能够亲眼见到,简直让他们有些不敢相信。

“多谢各位,既如此,我就在最近的这一张桌子上书写吧。”王羲之笑了(笑,指着他身旁的一张桌子说道。

这时,在这桌子上的两位世家公子连忙将桌子上的东西收拾了一下,甚至不惜用身上携带的白皙手帕来将桌子擦拭干净。

茶馆老板本来还打算自己收拾桌子呢,看到这一幕。他又看了看自己手上那脏兮兮的抹布。最后摇了摇头。

“多谢两位。陈小兄弟,笔墨纸砚拿来。”王羲之朝着这二位卖力擦桌子的公子笑了笑,然后对陈逸说道。

听到这话,茶馆中的几位公子面上露出了一抹异色,看王羲之的动作,这幅书法分明是为这个年轻人所写,当真是不可思议啊。

陈逸点头一笑,朝着旁边的秋月道长示意了一下。秋月道长有些气愤的哼了一声,吹了吹胡子,然后拿了一个包裹走到了桌子旁,将里面的笔墨纸砚摆了上去。

看到这一幕状况,茶馆老板也是晕了,这秋月道长怎么听起这年轻人的话来了。

王羲之看了看秋月道长,面上露出了一抹笑容,却并没有说什么,笔墨纸砚摆好之后,他先摸了摸摆在桌子上的一张黄绢。笑着说道:“这黄绢不错,堪称上品。”

听到王羲之的赞誉。秋月道长面上露出了笑容,这可是他精心准备的,为的就是能够让王羲之在上面写书,现在终于实现了。

随后,王羲之又看了看笔墨和砚台,都是精良之品,他笑了笑,刚准备研墨,旁边围着的几名世家公子却连声说道:“右军大人,我来为您研墨吧。”

“我来,我来,我在家里从小就为父亲研墨,已然有十余年的功力了,研出来的墨,绝对细腻润滑。”

王羲之摇头一笑,看向陈逸,“陈小兄弟,你来为我研墨如何。”

本来陈逸正在旁边看着这些人的争抢,忽然听到了王羲之的话语,他面上顿时露出了一抹惊喜之色,“荣幸之至。”

哪怕他现在的书法术等级已然达到了顶级,可以称得上是书法大师级的人物,可是在面对王羲之时,他依然会禁不住的激动,这是每一个学书之人,都会升起的情绪。

随后,在旁边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下,陈逸来到了桌旁,开始为王羲之研起墨来。

看着桌子上的笔墨纸砚,他的面上露出了浓浓的感慨,这就是用来书写黄庭经的文房四宝,这就是黄庭经所诞生的地方。

研好墨后,王羲之拿起笔,在砚台墨池之中蘸了些墨水,然后提笔书写了起来。

在王羲之提笔的瞬间,有些杂音的现场,顿时寂静了下来,之前正在讨论什么的几位世家公子,也是紧紧的闭上了嘴巴,生怕影响到王羲之的书写。

由于桌子空间的不足,许多人都只能站在桌子前面,而且还不敢离桌子太近,陈逸却是因为研墨,而站在了王羲之的身旁,这是其他人所没有的待遇。

此时此刻,站在后面的秋月道长望着陈逸,面上露出了一抹气愤,那本该是属于他的位置,养了一年的白鹅,现在白白为他人做了嫁衣,希望这小子能够履行承诺。

陈逸距离王羲之最近,在其提笔开始书写的瞬间,他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平和之气,从王羲之的身上散发了出来,这是长久书写而渐渐形成的气息,功力不到者,绝无法散发出来。

就像是有的人,站在那里不动,便可以吓退千军万马一样,而有的人,就算给他一把大砍刀,那也吓不住任何的人。

王羲之提着笔,在这黄绢右边第一行,写下了三个字,黄庭经,所用的自然是小楷书体。

在众人眼中,仅仅这三个字,就看出王羲之的水平如何,三个字迹之中,充满了一种平和简静之意,仿佛能够直入人的心灵深处。

陈逸认真的看着王羲之的书写,不仅仅观看字迹,最为重要是感悟其笔法和气息。

通过临摹术,他感悟到的东西虽然很多,但是绝不如现场观看王羲之的书写,来得更加强烈。

不仅仅是字迹,王羲之的动作,都能给人一种平和之意,举手投足之间,散发着那种让人平和的气息。

除了平和之外,还有着一种飘逸萧散,这正是王羲之的本性,不愿身在官场中,只缘身在大好河山的风光之中。

而旁边的众人,都是屏住了呼吸,眼睛不眨一下的观看着王羲之的书写,能够见到东晋最具名气的书法名家亲自书写,这可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

在王羲之身后的秋月道长,感受到了王羲之在书写时,所散发出来的平和之气,面上不由露出了一抹赞叹,王氏一族,信奉道教,黄老学说,从王羲之身上所散发的气息来看,其对于道法的理解,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他转过头看了看陈逸,却发现这个年轻人面上也是带着一种平和之意,认真的观看着王羲之的书写,他面上不由露出了一股羡慕之色,这年轻人恐怕是在观看的过程中,悟通了什么道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羲之运笔如神,一千余字的黄庭经,在绢上不断浮现了出来,直到写完了最后一个字,他中间连休息一下都没有。

如果是一千余字的草书或者是行书,那或许并不费多少力气,可是现在却是需要笔画工整的小楷,一气呵成,这绝对是书**力强大的表现。

这最后一行字,则正是此书法所书写的日期和地点,永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山阴县写。

写完了这最后一个字,王羲之收笔而立,看了看这幅书法,满意的点了点头,“书法已然书写完成,陈小兄弟,你看这幅黄庭经如何。”

听到王羲之的话语,沉浸于书法中的众人顿时回过神来,那些世家公子的面上更是露出了异色,这幅书法,真的是王羲之为这年轻人所书写的。

陈逸也是缓缓从书法中脱离出来,面上带着浓浓的感慨,经过这王羲之一千余字黄庭经的感悟,他对于小楷的理解,又加深了一些,哪怕他的临摹术再强大,也没有现场观看,对于书法的了解更深。

“先生这一幅小楷黄庭经,精妙绝伦,用笔圆浑,中段丰实,体热平正中寓有姿态,而且去古未远,在用点之上,尚保持着汉魏质朴之遗意,在结构之上却能各尽字的自然之态,显得不激不励,风规自远,没有丝毫的习气。”

陈逸将自己对于黄庭经书法的研究,慢慢的说了出来,对于王羲之的小楷,他研究了数年,已然做到了然于心,“整体而言,这一幅书法表现出了一种平和简静,飘逸萧散的书风,与道法自然相互结合,正是与先生超然于尘表之外的性格相符。”

听到了陈逸的话语,旁边的几位世家公子面上露出了震惊之色,他们本来以为陈逸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可是没想到,陈逸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能将此书法的特点说了出来,甚至比他们所想的更加详细,更加的具体。

王羲之的面上也是露出了一抹讶色,作为书法的作者,他对于这幅书法是最为了解的,而陈逸刚才话语中所说的内容,和书法十分的贴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陈小兄弟说的极好,看来对于书法之道,研究颇深,对于我本人,也是非常了解啊。”王羲之笑着说道。

“之前就已然说过,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陈逸笑着朝王羲之拱了拱手。

王羲之点头一笑,指着这书法说道:“好,陈小兄弟,现在这幅书法笔墨还未干透,现在我们先去挑选白鹅如何。”

“本应如此,先生,请。”陈逸面带笑容的说道,同时作了一个请的姿势。(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