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鉴定师 >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展现书法(上)

大鉴定师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展现书法(上)

作者:冰火阑珊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9:52 来源:笔趣阁

(); “道长,你已经得到了王右军的书法,我写不写,已然无所谓了。”陈逸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秋月道长却是连忙摆了摆手,“陈居士,这可不行,王右军是王右军,你是你,不一样的,你该不会连老道这一个小小的要求,都不答应吧。”

听到这话,陈逸面上露出了一抹神秘的笑容,“秋道长,这可不是一个小小的要求哦,为了得到王右军的书法,你不惜养了一年的白鹅,我的书法,虽然与王右军相比,差了许多,但是也不是随便能够得到的。”这老道士算的一手好计谋,差点没让他都中了套。

“咳,陈居士,老道与你可是朋友啊,一幅书法相赠,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啊。”看到陈逸这都发现了他的计谋,秋月道长干笑了一声,然后厚着脸皮说道。

陈逸感慨的望了望秋月道长,这老道士如果进入古玩行当里,倒是一个忽悠人的好苗子,不过此时,他却只是笑了笑,自顾自的喝着茶,丝毫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

而秋月道长坐了一会,却是忍不住的说道:“陈居士,那你究竟要老道如何,才能见识到你的书法呢。”

“道长,你也要说清楚,到底是想见识一下我的书法,还是想要我把书法留在道观之中呢。”陈逸淡然自若的喝着茶汤,然后说道。

听到陈逸的话语,秋月道长不禁感觉有些头疼,这个小子看起来年轻,可是怎么就这般的聪明呢,“陈居士乃是身怀异术之人,凡是一些有名之人,游历东华观时,都曾留下墨宝,若陈居士能将墨宝留于我东华观,这不仅仅是东华观的荣幸。也是对陈居士书**力的证明。”

他却是没有按照陈逸的话语去说,反而说陈逸能够将书法留在东华观中,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秋道长过赞了,只是我书**力实在不堪入目。就不献丑了。”陈逸摇了摇头,与这秋月道长对着忽悠。

终于,秋月道长崩溃了,“陈小子,说吧。你到底要如何。”

看到秋月道长那充满郁闷的神色,陈逸大笑了一声,“哈哈,真是难为秋道长了,为了见我的书法,如此费尽周折,饮完茶后,我们就去书房吧。”

听到这句话,秋月道长总算明白,刚才陈逸那些话。全是戏弄他的玩笑话,本来他有些气愤,可是转念一想,却是摇头感叹了一声,“刚才那些话语,老道甚是惭愧啊。”

“哈哈,道长不必如此,靠着言语说服他人,也是一种正常的手段。”陈逸微微一笑,他在这个道观中。得到的已经够多了,一幅书法而已,他还真不放在心上,之所以跟秋月道长忽悠了那么多。只是觉得有趣罢了。

毕竟这老道士可是黄庭经真迹的第一个拥有者,从悟真和玄机两位道长的介绍来看,这一幅书法一直都在道家弟子的手中,而没有被其他人得到。

或许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位道家弟子觉得这黄庭经真迹过于珍贵,所以便用秘法隐藏了起来。

“虽如此。但老道心中仍有愧疚,不如陈居士在我道观中挑选一件东西如何,如果陈居士不愿的话,那老道也不会将书法留于观中了。”秋月道长摇了摇头,不禁开口说道。

听到秋月道长的话语,陈逸无奈一笑,这老道刚才还在忽悠着怎么不费一分一毫的得到自己的书法,现在自己给他了,他却是不要了,“秋道长,你这有些不对劲啊。”

“不,陈居士,老道这是有所明悟了,与世俗中各种模样的人接触久了,老道的身上也不免带了些世俗之气,是你让我幡然醒悟。”

“仅凭此番醒悟,会对老道的修行,有非常大的帮助,如此大恩,怎能毫不言谢呢,如果陈居士不收下老道的谢意,那老道这番醒悟,毫无用处,反而会留下心结。”

秋月道长此时却是轻轻一笑,缓缓的说道,没有了之前的惭愧,面上则是充满了一种明悟过后的洒脱。

陈逸有些忍俊不禁,弄到头来,反而是自己帮了这老道士的大忙,硬逼着要让自己收下谢礼,“既然秋月道长这般说,我就先收下了,等挑好了所需要的东西之后,会向你说明的。”

秋月道长笑着点了点头,与陈逸继续品尝着茶汤,等到两壶茶喝完,他将茶杯放于桌上,开口说道:“陈居士,我们去书房吧。”

陈逸自然毫无意见,随着秋月道长一同站了起来,离开了这处亭子,向着道观后院中的书房而去。

这书房就在藏书阁的附近,里面也是存放了一些书籍,不过说起来,书画一类的东西,倒是很多,在这书房的的后方,摆放着一张书桌,上面有着笔墨纸砚文房四宝。

陈逸大致的观看了一下,这些书画并不是一些名人所作的,基本上都是这道观中的一些道士所作,在其中,他还看到了秋月道长的名款。

只不过这些书画只有名款,而无钤印,对此,陈逸也是十分的了解,华夏的印章虽然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但是书画作者本人在作品上钤盖最早所见,则是北宋的文同,郭熙,米芾,苏东坡,包括宋徽宗等等。

在宋代之前,书画家都不在自己的书画作品上钤印,只不过从宋元以后,钤印蔚然成风,历代收藏家对于古代书画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地进行搜集,鉴定,保护,整理,收藏,使之完整有序的流传下来,这些脉络,印章的贡献是不能泯没的,清晰的述说着书画的历史。

有很多历史上有名书画家的作品上,都有着后世许多文人收藏家的印章,光是鉴赏这些印章,就足以能够知道这些书画都经历过什么,被什么人得到过。

“陈居士,不知你喜欢用纸还是绢,老道这里有着上品黄素绢,还有蚕茧纸,这可是花费了很长时间搜集到的。”与陈逸来到书桌前,秋月道长不由笑着询问道。

听到秋月道长的话语,陈逸眼睛一亮,“哦,既然有蚕茧纸,那么就用蚕茧纸来书写吧。”

在晋代,纸张已成为许多书法家主要的书写材料,当然,这些纸的质量,也是有好有差,而传说王羲之书写兰亭序时,用的就是蚕茧纸。

顾名思义,这种蚕茧纸是用蚕茧壳制成的纸,洁白缜密,其特征是写字后墨透纸背,光滑爽利,可以抗虫蛀寿命长,是纸中上品,不是一般人所能用得起的。

只不过在现代却是根本无法得见晋代的蚕茧纸,所见到的也只是宋代制作而成的,只不过根据研究,宋代的蚕茧纸并不是用蚕茧制成,是用槠皮加工而成。

至于后世所常常见到的宣纸,此时却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到唐代才创造出来。

秋月道长笑了笑,然后从一个柜子中,小心的拿出来了一些蚕茧纸,放到了书桌之上。

陈逸好奇的用手拿起一张,观察了一下,果然洁白缜密,表面光滑,纤维交织均匀,可以说是比精良的宣纸质量还要好一些。

随后,他将纸摆放在书桌上,开始研起墨来,秋月道长见状,却是主动走到近前,帮助他研墨,同时开口问道:“陈居士,不知你想要书写什么。”

“在那世外桃源般的道观居住的一段日子,是我人生最难忘的经历之一,此番又有幸来到东华观,见到了秋月道长,可以说是与道有缘,如此的话,我便摘抄一些道德经片段吧。”陈逸笑着说道,对于道德经这一个道教经典,他可以说是十分的熟悉。

秋月道长点了点头,面上露出了期待,“陈居士,墨已研好,请。”看到陈逸这般风轻云淡的模样,已然是充满着自信,他实在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这蚕茧纸上,所写下来的字迹。

陈逸微微一笑,轻轻拿起毛笔,蘸上墨水,开始在这蚕茧纸上奋笔疾书起来。

在书写之时,这蚕茧纸给人的感觉,确实有些不同,那纸张的光滑,使得他的行书,更加的流畅自如。

而秋月道长站在陈逸的身边,看到纸上所写出来的第一行字时,他的面上,便露出了目瞪口呆之色,这陈逸所书写的书体是行书,这是在他的意料之中,毕竟以年轻人的天性而言,行书和草书无疑能够将自由发挥出来。

只是,陈逸所书写的行书字体,他却是从未见过,不仅如此,这行书字体中,让他感受到了一股浓郁的意境,甚至与王羲之的黄庭经相比,也是差不了多少。

在看到这些字迹时,他极力克制住了想要惊呼的冲动,他简直有些难以相信,一位书法家的功力,绝不可能是短时间内就能达到大成的,必须要经过日复一日的临摹古帖,学习前人的一些书法经验,从而让自己的书法变得成熟。

陈逸如此年轻,其所书写的行书书体,便达到了这般成熟的境界,简直让他不敢相信,他觉得,这不可能是一个年轻人所能做到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