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鉴定师 > 第二百六十三章 没落的玉雕厂

大鉴定师 第二百六十三章 没落的玉雕厂

作者:冰火阑珊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5:44 来源:笔趣阁

第二天一早,陈逸开着车送沈羽君去了袁老那里,与袁老打过招呼后,便开着车回到酒店,等待着姜伟的到来。

玉雕在陈逸未进入古玩行中时,一直觉得十分的神秘,哪怕现在,依然如此,在一块小小的玉石上,雕刻出许多美丽而细致的图案,简直让人惊叹,在此过程中,手掌稍有颤动,那么这块玉,也就完全的废了。

华夏五千年文化孕育出了许多巧妙绝伦的雕刻艺术品,木雕,石雕,玉雕,每一种华夏人智慧的结晶。

说起玉雕,陈逸不禁想起了他发现的那一件子冈玉杯,陆子冈可以说是玉雕行业最为著名的人物,对于其他玉雕大师可能有人不知道,但是陆子冈在古玩界,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件玉杯,四面都是非常的轻薄,在这种轻薄的玉石上,一面雕刻山水图案,一面雕刻诗词歌赋,雕刻栩栩如生,却没有损伤半点玉石,其技艺非常之强,后世玉雕艺人更是对其极为推崇。

无论是上面有无子冈玉的痕迹,清代乃至于近现代的玉雕艺人,都喜欢在玉上署子冈款,算是向前辈致敬,而凡落子冈款的玉佩,一律称之为子冈牌,由此可见陆子冈的影响之大。

等待了约有十分钟左右,姜伟便来到了酒店,与陈逸汇合,“陈老弟,两天未见,不知你又淘到了多少宝贝。”姜伟笑着说道,对于陈逸淘宝捡漏的水平,他是无比的惊叹。

陈逸不由一笑,“嘿嘿,姜大哥,这两天我没去淘宝,不过在古玩城一万块买下来的画。我无意中发现,它倒是一件宝贝。”

“什么,那幅看起来不值钱的画。也能是宝贝。”看着陈逸面上浓浓的笑容,他迟疑了一下。有些不敢相信的试探道:“陈老弟,那幅画该不会是董其昌的真品吧。”

“那幅画不是董其昌的真品,可是它的下面,隐藏着一幅董其昌的真品画作。”陈逸笑了笑,向姜伟稍稍讲述了过程。

姜伟睁大了眼睛,嘴巴似乎可以塞进去一个鸭蛋,“这。董其昌的真品,陈小友,你这眼力也太厉害了吧。”那中年胖子花了二十万买到的画作,近乎卖废品一样的求着陈逸一万块买了下来。最后里面却隐藏着一幅董其昌的真品,他不禁有些好笑,这中年胖子如果知道这件事情,估计连死的心都有了。

“姜大哥,只是运气而已。我见到上面有着与董其昌十分相象的一些技法,谁曾想,是别人将画纸覆到其画作上直接描摹的,怪不得会如此其中一些技法会如此逼真,无意中发现。也是幸事。”陈逸笑着说道,确实是运气,如果不是他好奇之下,用鉴定术鉴定了一下,估计就要与这件宝贝擦肩而过了。

“陈小友,那这幅画作既然在其中隐藏着,你有没有找人去取出来,我倒是认识一些装裱师傅。”姜伟面上带着感叹,随即说道。

陈逸不禁一笑,“姜大哥,你来晚了,羽君的师傅已经帮我找到一位装裱大师了,而且说起来这两天的事情,也是非常的有趣,我们在古玩城点睛时碰到的那位老爷子,在羽君师傅的家中,我再次遇到了他,而且就像黄鹤轩说的那样,他来自于苏京金陵画派。”

“什么,天下竟有如此巧合的事情,陈老弟,你与那位老爷子十分有缘啊,沈姑娘师傅袁老乃是岭南画派代表人物,他所介绍的装裱大师,自然不凡,陈老弟,两天不见人,你却是又给了我这么大的惊喜,走吧,我们去岭州玉雕厂。”姜伟有些惊异的说道,那位老爷子的画功也是非常了得,却是没想到与陈逸再次相遇。

走出了酒店,姜伟想了想,决定乘坐陈逸的汽车去玉雕厂,一路上也可以交谈交谈,总比得过自己一个人开着汽车要好得多。

坐在汽车上,看着后面的三只鸟,一只狗,姜伟有些忍俊不禁,他觉得这陈老弟的小日子过得比他舒坦多了,逗着狗,溜着鸟,每到一个地方,在古玩城中随便一转,就淘到了宝贝,简直是无忧无虑的生活。

只不过,姜伟所不知道的是,陈逸为了今天的成就,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陈老弟,你猜出我去玉雕厂干什么了吗。”望了望两只紫蓝鹦鹉,姜伟回过头向着陈逸问道。

陈逸看着一脸神秘的姜伟,摇头一笑,“姜大哥,我倒是猜出了一点,不过就是不知道对不对了,你珠宝公司里既然有玉雕师,那么这次还要去岭州玉雕厂,应该并不是去玉雕厂的人帮忙做玉,而且我曾经听高存志师兄说,岭南的一些玉雕厂,已经渐渐没落了,那么你应该是挖墙角的了。”

“陈老弟,你这分析能力十分厉害啊,我什么都没说,你竟然能猜得出来,怪不得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宝贝和秘密。”听到陈逸的这番话语,姜伟有些惊异的说道。

“姜大哥,你不会真是去挖墙角吧,玉雕厂的墙角应该不是那么好挖的吧。”陈逸不禁惊讶的说道,玉雕厂再怎么没落,也应该要比一些珠宝公司要强得多吧。

姜伟顿时一笑,然后摇了摇头,“陈老弟,岭州玉雕厂不是渐渐没落,而是已经接近倒闭了。”

“想必你刚进入古玩行不久,对于一些东西还并不是十分的了解,岭州的玉雕在几十年前十分的出名,可是现在玉雕最有名气的流派,已然没有了岭州玉雕的名字,玉雕流派共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以天京玉雕为代表,而南派,自然是以扬州玉雕为代表,其中还有天海玉雕,南阳玉雕等等……。”

在姜伟不断的讲述下,陈逸明白了岭州玉雕的现状,让人难以相信,岭州玉雕会是这般的处境,岭州玉雕工艺形成于唐代中期,至今有着千年历史,有着非常辉煌的历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岭州玉雕厂达到鼎盛,玉雕工艺厂的从业人员达到了近千人,创造了一大批获奖或者被国家收藏的工艺玉雕产品。

只不过与其他一些传统文化一样,岭州玉雕厂由于各种原因,在市场洪潮中显得力不从心,玉雕人才大量流失,一方面自然是市场上产品鱼龙混杂,冲击了传统产品,而另一方面,便是玉雕人才培养的难度。

现在岭州最有名气的两个玉雕厂,也只有现在他们即将要去参观的这个岭州南方玉雕厂还存活着,而岭州玉雕厂,早已经消失。

而现在南方玉雕厂一些技师早已退休或者转行,剩下真正创作的仅有十余人左右,而且据姜伟介绍,这个玉雕厂已经十年没有新学徒进厂。

原因很简单,传统技艺都是口耳相授,三年学徒,四年帮作,十年出师的传统方式,让一些学徒望而却步,而现在能够欣赏精美玉雕的人非常稀少,相反,那些简单打磨抛光,便能送到市场买个好价钱的一般首饰,成为短期利润的需要,也使得许多学徒学了很短的时间,便开始做这种简单的首饰,追求金钱,而没有继续学习玉雕更高深的技艺。

“姜大哥,你这次去的目的,就是请那些还在厂里坚持的师傅,去你公司工作吗。”听完了姜伟的描述,陈逸暗叹了一声,然后问道。

他之前只是从高存志口中听说岭州玉雕石已经没落,却没想到现在竟是还只剩下十余人的凄惨现状。

现在一些珠宝行中,所买的基本都是金银首饰,就算是有些许玉佩,也只有极少数是精雕细作,剩余的,不过是机器外加人工雕琢而成的简单产品。

按照如此的现状,姜伟这次前去请一些师傅去往他公司工作,其出发点自然是好的。

与其呆在一个半死不活的玉雕厂中,不如去珠宝公司,只是这样,恐怕岭州玉雕,就会真的消失,在珠宝公司中,虽然一些水平高的师傅可以不受限制,但毕竟是为他人工作,自然而然的也要做一些迎合市场的东西,而绝无法潜心下来,研究真正精品的玉雕。

“是的,陈老弟,我们商人,自然是以利益为本,但是在利益的前提下,能够帮助这些老玉雕师傅找到安稳的工作,让他们的技艺不会失传,也是一件好事,只不过有些老一辈的艺人,一辈子只认死理,我前段时间去过一次,不过还未交谈几句,这些老师傅便不愿交谈下去,我听闻其他一些珠宝公司,也在请这些老师傅,不过他们的目的性很明确,只是想把这些老师傅当成活招牌而已,听说直接被他们赶了出去。”

姜伟摇了摇头,“我是宝岛人,但是长年生活在华夏,对华夏许多即将失传的技艺,有些痛心疾首,我并不想标榜自己的行为有多么伟大,只是想在不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下,帮助这些老师傅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