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鉴定师 >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成化斗彩鸡缸杯

大鉴定师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成化斗彩鸡缸杯

作者:冰火阑珊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9:52 来源:笔趣阁

readx;陈逸笑了笑,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的斗彩之名,在清中期才出现,之前的人大多将斗彩称之为五彩。△,

而在成化年间,官窑烧制的瓷器数量远远不及宣德朝,只不过品种繁多,色彩缤纷,堪称明代瓷器的鼎盛时期。

成化斗彩瓷器,更是拥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当然,任何新事物的出现,势必要遭受质疑,甚至抨击和诽谤。

在明朝初期,彩瓷刚出现不久,其艺术价值未获好评,因为人们已经习惯并接受宋代各名窑素雅的瓷器种类和风格,同样清新的青花瓷也很快被接受。

彩瓷则是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明代中晚期,人们对其的认识才有所改观,颇有一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味道。

而烧制精致的成化彩瓷到了万历年间获得了很高的好评,甚至超过了宣德瓷器,到了这个朝代,成化斗彩的数量已然非常稀少了,官窑精品瓷器,流入民间的少之又少。

同样,在古代并没有博物馆之类的东西,一些收藏家又敝帚自珍,宝物轻易不示人,这样使得见过真正成化斗彩鸡缸杯的人,少之又少。

由于成化瓷器的巨大成就,也使得后世竞相仿制,明朝万历年间,就有仿品出现。

对于鸡缸杯的鉴定,是一件非常复杂而困难的事情,鉴别成化斗彩的唯一标准,就是要看真品实物,通过对比。观察。研究。才能有所领悟,否则,只是知道明成化斗彩的一些特征,根本无法准确的判断。

在现代的话,有着许多收藏鉴定家写出来的书籍或者是评论,上面都是有着成化斗彩的鉴定要点以及主要特征。

只是在消息闭塞的古代,一部分收藏家,根本不会详细的将自己琢磨出来的要点说出来。就算说了,也只有一个圈子的人才能知道,而无法广泛传播,所以,大部分人,对于成化斗彩,都只是有一个基本的表面认识罢了。

所以,哪怕有一件真正的成化斗彩鸡缸杯放在他们面前,他们都有可能认不出来,都有可能不敢去认。

“精仿的鸡缸杯也算不错。收藏下去,也是有很高的价值。这两件鸡缸杯,还有这件玉器,我要了,掌柜的,给个实在价吧。”陈逸笑了笑,将两件鸡缸杯拿在了手中,然后又拿了一件玉器。

根据他的鉴定,这两件鸡缸杯,完完全全是属于成化年间的官窑精品,而且还是一对,其价值在现代,简直是无法估算。

在现代成化斗彩鸡缸杯可以说是备受关注,只不过拿上拍卖会的,基本上都是后世的仿品,成化本朝的少之又少。

只要是确定为成化本朝的斗彩鸡缸杯,每一件的价值,都绝不会少于五千万人民币。

现在拍卖价格最高的鸡缸杯,是玫茵堂珍藏的成化官窑精品鸡缸杯,在拍卖会上,达到了二亿八千多万港元,刷新了华夏瓷器的世界拍卖记录。

而玫茵堂,是两个外国收藏家,在一名华夏知名古董商以及另外一名外国人的协助下,经五十年成就起来的,在业界以收藏高等级艺术品而著称,特别是华夏瓷器,都是各年代的精品。

收藏囊括了从新石器到历朝瓷器的最上乘珍品,被认为是西方私人手中最好的华夏瓷器收藏。

在之前鉴定到这两个鸡缸杯时,陈逸内心就充满了激动,鸡缸杯,哪怕他的鉴定能力天下无双,可是想要淘到这鸡缸杯,也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在拍卖会上更是需要碰运气,从拍卖行业兴起到现在,成化本朝的鸡缸杯登上拍卖会的瓷数,屈指可数。

现在能够得到一对,这对于一个收藏家来说,是一件让人无比激动的事情。

看到陈逸挑选了三件东西,掌柜的面上露出了笑容,这些古董,他也正在寻找买家呢,“两件鸡缸杯,一共六十两,这玉器,二十两。”

“鸡缸杯六十两,掌柜的,你这是坑人吧,这是万历本朝的鸡缸杯,可不是成化年间的,这玉器也一样,二十两,我还不如用二十两自己买下一块好玉,雕出来一件呢。”听到价格,陈逸毫不犹豫的说道。

随后,他也说出了自己的底价,“两件鸡缸杯二十两,玉器五两。”

掌柜摇了摇头,“不行,三件东西,最少七十两……。”

陈逸也是继续讨价还价,最后三件东西以五十两成交,在掌柜包好三件东西后,他也是从自己的衣服里,从还没有暖热的银票中,抽出了五十两,交给了掌柜。

之后,陈逸与掌柜告辞,“陈公子,记住找到住处之后,派个人告知于我。”在与陈逸在门口告别时,掌柜的也不忘叮嘱。

“放心吧,掌柜的,我等你的好消息。”陈逸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向着站在门口等待他的年轻人而去,“这位仁兄,让你久等了,我们走吧。”

这年轻人连忙向着陈逸拱了拱手,“恩人,这是小可应该做的。”随后,他与陈逸一块,向着一个方向而去。

看着陈逸和这年轻人远去的身影,站在门口的当铺掌柜,面上露出了感慨之色,他实在摸不清这陈逸的底细,现在他的脑子还是一片混乱。

按照豪门世家的风格,根本不会对一个寒门子弟有任何的好感,更不会这样毫无架子的去帮助。

忽然,他想到了自己要去对笔迹,连忙冲进了店铺之中,如果这契约上的笔迹,与书法落款一模一样的话,那么他遇到的这一个年轻人,真的就是人中之龙了。

“恩人,我们现在去往何处。”在路上,这位年轻人向着陈逸拱手问道。

“先去你家看看吧。”陈逸笑着说道,他拥有顶级修复术在身,还需要去找什么大夫。

就算是这个时代水平最高的李时珍,都没有他的顶级修复术厉害,说起来李时珍也是生活在嘉靖和万历年间,再过几年,他的惊世巨作《本草纲目》就要真正的完成了。

现在是万历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585年,李时珍出生于1518年,算起来如今也有六十七岁了,陈逸觉得,什么时候有空了,和这位老爷子聊聊也不错。

纵观华夏古代,有着数不胜数的名人异士,很多都是让人神往,现在他到了明代,有了一个能够与这些人接触的机会,他怎么能够放过。

哪怕多浪费一点鉴定点,也要跟这些人接触接触,才不枉来到陆子冈副本世界一趟。

“好,请恩人随我来。”听到陈逸的话语,这年轻人点了点头,客气的说道。

陈逸摆手一下,“俗话说大恩不言谢,更何况,我还没有施恩于你,我名叫陈逸,以后你就喊我的名字吧,还不知道你的名字。”

“恩人,陈兄,我叫李文生。”本来想继续喊陈逸恩人,可是看到陈逸的目光紧紧的望着自己,他不得不改了称呼,并且将自己的名字说了出来。

“这才对嘛,看你年龄比我小,以后我就叫你文生了。”陈逸笑着点了点头,通过鉴定,他也是知道了李文生的性格,坚韧不拔,十分的善良,否则,他也不会对其如此的客气。

很快,在李文生的带领下,他来到一个胡同里,在这一个胡同里,所存在的房子,基本上都是有些破旧,看起来应该是穷苦民众的聚集地。

终于,他们在一处破旧不堪的房子前停住了脚步,从房子的外表来看,墙壁上有着一些裂纹,完完全全就是土房,没有一点砖石,而上面则是用茅草盖的顶子。

“陈兄,寒舍甚是简陋,让你见笑了。”李文生拱了拱手,叹了口气说道。

“哈哈,文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定有飞黄腾达之日。”陈逸大笑着说道,直接踏入了院子之中。

在路上,与李文生的交谈中,他也是知道了李文生现在是秀才身份,距离真正的飞黄腾达,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

古代,寒门弟子想要获得成功,除了参加科举,别无其他的道路。

只不过,哪怕李文生身为秀才,也不会给他带来半点钱财,相反,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要更多的花费。

看到陈逸毫不嫌弃的踏入家中,李文生面上露出了一抹敬意,随在陈逸身后,进入了院子。

在他的引导下,陈逸来到了房间的里屋之中,这屋子光线有些昏暗,一个老妇人正躺在床上,时不时可以听到一些剧烈的咳嗽声。

“是文生吗,文生回来了吗。”听到房间里传来声音,这老妇人挣扎的睁开了眼睛,然后发出微弱的声音问道。

李文生连忙走了上前,紧紧的握住了老妇人的手,“娘,是我,我回来了,我换了点钱,马上就可以给您找大夫。”

“文生,不要为娘再费钱了,娘死后,随便找个地方埋了,家里的钱还是留给你读书吧,娘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让你过上一天好日子。”老妇人摇了摇头,声音微弱的说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