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鉴定师 > 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数据统计

大鉴定师 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数据统计

作者:冰火阑珊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5:44 来源:笔趣阁

不过陈逸所创造出来的行书书体,可不是那么好学习的,这个书体的创造是在王羲之的小楷和其他一些名家的章草基础上,相互融合,加上陈逸自己的笔意,而创造出来的。

虽然学习这种行书书法,不用像陈逸这般,将小楷和章草练至很高的水平,但是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才能够将书法写得更加精妙。

就像是学习今草,就必须先学章草一样,否则的话,写出来的今草,就犹如无根浮萍,没有地基的大楼一样。

随后,吕老将画筒打开,从里面出来了书法卷轴,慢慢在桌子前铺开,这一幅小楷黄庭经,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对于王羲之的小楷黄庭经,很多书法家包括鉴赏家,都毫不陌生,因为在王羲之真迹尚未出现时,就有一些人开始临摹陈逸所写出来的,拥有着王羲之真意的小楷黄庭经。

而自从去年王羲之小楷黄庭经真迹出现之后,很多的人,都投入到了临摹黄庭经的行列之中。

因为这是王羲之真正的真迹,与其他人临摹的书法或是碑帖不同,可以让他们从中感悟到更多的真意。

王羲之这一幅小楷真迹的出现,可以说是为华夏书法的复苏,加了一把熊熊的烈火,更加使得学习小楷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这第一幅书法看起来有一些王羲之的真意,大家仔细看看,然后打分。”看到这幅书法,吕老笑着说道。

临摹学习他人的书法,学的自然是真意,这次王羲之杯书法大赛上,一定会有许多蕴含真意的书法出现,所以,对于这第一幅书法中,那并不浓郁的真意。几位评审都没有半点惊讶。

毕竟他们在之前就常常观看陈逸的书法,后来又仔细看过王羲之的真迹。

之后,众人皆是投入到了书法的观看之中,陈逸所写出来的小楷黄庭经。能够让他们沉入其中,而这幅书法,却是不能做到。

为了能够更好的评审出合格优秀的书法,避免争论,这一次的书法评审原则。也就是打分制,现在他们的观看,可以说是初审,满分是一百分,一共有四位评审,只要有两位评审的打分超过六十分,就可以通过初审,进入之后的复审之中。

至于那些在初审中,无法达到要求的作品,自然被直接淘汰。而不再进行下一步的审核。

复审的话,更加严格,需要有三位评审同意,才能够进入终审,在终审中,将会挑选出六百个入展作品,并且在入展作品中,挑选出二百件进入下一轮的比赛,这都必须要有四位评审全部同意,才能够确定。

这一幅书法的观看。并没有花费太长的时间,当然,如果是陈逸的书法真迹,他们根本无法在很短的时间。从那意境之中脱离出来。

等到众人都看完之后,吕老笑着问道:“陈小子,王羲之小楷黄庭经,说起对这种书体的了解,整个世界都比不上你啊,你先说说吧。”

论起王羲之小楷书体。陈逸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存在,所临摹出来的小楷黄庭经,充满着王羲之的真意,数百年来,还没有一人能够达到陈逸这种境界。

“是啊,陈大师不开口,我们都不敢说话啊。”这时,另一位老爷子也是开玩笑似的说道。

听到这些老人的打趣声,沈羽君有些忍俊不禁,这一次书法大赛的评审人员,基本上都是国内数得着的书画家,她或多或少都接触过。

随着品艺画廊的不断壮大,她本人对于书画的鉴赏,还有对画廊的管理能力,都在不断的提升着,现在无论是华夏书画,还是西方油画,她一眼就可以看出其艺术价值有多高。

陈逸在华夏,在世界的影响力,通过与世界上的艺术家们交流,就知道的一清二楚。

在品艺画廊,凡是陈逸的书画展览,所观看的人是最多的,只是在这些书画中,有的不仅仅只是水平,还有着那让人感受至深的灵性。

“几位老爷子,你们这是非要挤兑死我,不给一点活路啊。”陈逸无奈一笑。

吕老大笑了一声,“哈哈,我们可是实说实话。”陈逸是华夏数百年来,唯一的一位书法大师,这可是整个华夏公认的事情。

陈逸摇了摇头,看着这幅书法,然后说道:“这幅小楷黄庭经,体势平正,中段丰实,可以看出作者的书法基础十分的牢固,有着一定的楷书经验,虽然其中蕴含着一些王羲之的真意,但是却没有能体现出王羲之小楷中的汉魏质朴之意,在结构的布局之上,有着一些疏漏,破坏了整体书法的感觉……。”

“通过这幅书法可以看出,他对楷书十分了解,但对于这王羲之小楷书法,练习的并不足够,但是却能够把握住王羲之的真意,十分的难得,可以猜测,这幅书法的作者,是一位不到三十的年轻人。”

“我同意陈小子的说法,你们呢。”听着陈逸的讲解,看着桌子上的书法,吕老笑着点了点头。

其他几位评审皆是点了点头,陈逸详细的分析出了这幅书法的一些优点和缺点,有些甚至比他们看得更加深远,书法大师,名不虚传。

“好了,接下来我们分别对这幅书法打分吧。”说着,吕老将准备好的打分表递到了旁边的评审手中。

几位评审共同在打分表上,写了对此幅书法的简单评价,并写上他们评估的分数,以及自己的名字。

写好之后,四位评审共同将打分表放在桌子上,众人定晴一看,不禁一笑,他们四位评审的打分超过了六十分,可以说是对此幅书法的评价,都是一致的。

陈逸所找的这些评审,都是书法界的知名人物,有着很高的书法水平,对于一幅书法的评价,也不会相差太大。书法的学习,最大的难度就在于把握住真意,也可以说是书法意境的真髓,没有意境的书法。也只是有形无神而已。

对于初审,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他们觉得不错的书法,并且有潜力,都会获得通过。至于能不能通过接下来的复审,终审,进入六百件入展作品之中,就要看能不能比其他的作品更加优秀了。

这一次王羲之杯书法大赛,绝对是华夏规模最大的书法比赛,参加人数最多,所以,评选出来的六百件入展作品,必须要是华夏最优秀的书法作品。

在打分结束之后,这四张打分表贴在了画筒上。被放在了另外的一个箱子之中,接着他们又打开了第二幅书法。

而他们在评审的过程中,一箱又一箱装好的书法,也在陆续不断的运到评审办公室中,吕老等人评审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着。

有的书法写的是惨不忍睹,根本无需再看下去,一眼看去,就知道这是直接淘汰的货色。

这一次书法大赛,没有设下任何的门槛。任何人,只要是华人,都可以参加,这就使得水平参差不齐。

有一些书法作者。一次投了两幅书法,似乎想要碰碰运气,关于这次书法大赛的投稿数量也是有着限制,最多只能投两幅书法,而这两幅书法必须是不同的书体,否则的话。同样的书体,评审人员只会对其中一幅书法打分。

无论是书法家或是书法爱好者,都必须对自己的书法,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书体进行投稿,投两幅书法的人,要么对自己的两种书体都有自信,要么就是真的想碰碰运气,毕竟两幅比一幅概率大。

除了一些正常的书体之外,还有一些投稿的作者,像小岛国书道一样,换了一种方法写书法,就在稿件中,宣称自己创造了一种书体,实在是让评审人员有些好笑。

此时此刻,随着报名的进行,全国各个省份的评审人员,都开始忙碌了起来,投入到了对书法的初审之中。

在评审之中,他们也是发现了一些优秀的书法,这些书法观看起来,让人赏心悦目,而类似于一些鬼画符的书法,也是不断的出现,让人摇头一笑。

这一次由陈逸所举办的书法大赛,根本不会出现其他一些展览上,那些官员的鬼画符作品,仗着自己拿着毛笔,会胡乱画几笔,就加入了当地的书法协会,这只会污辱书法。

在其中,他们也是看到了学自陈逸的行书书法,只不过很多都是惨不忍睹,没有练好其他的书法作为基础,就直接开始写起陈逸这经过其他书体融合创造而来的行书,实在是好高骛远。

当然,也有少部分临摹的有一定水平的书法出现,可以看出,这些人在书法上,有着一定的基础。

只不过在许多评审人员看来,这些人不过是想要溜须拍马,借助于学习陈逸这个名头,想要为自己书法的通过,加一些分罢了。

因为陈逸的行书书体,在去年才公布完美的形态,一年的时间,又能够学到什么程度,与其用这样的想歪门邪道,倒不如写出自己最拿手的一种书体。

对于陈逸的行书书体,评审人员的评审则是更加严格,如果让一些明显水平不如其他书法的作品进入入展作品的行列,那样只会让民众对这次书法大赛的公正,产生质疑。

到了下午六点钟,第一天的书法报名,到此结束,而各大快递公司,也是停止收件,凡是参加这次书法大赛的稿件,都被各大快递公司进行了专门统计和包装,以便于优先运送。

七点钟,王羲之杯书法大赛委员会,向媒体公布了今天报名的状况,全国范围内,现场报名的人数,达到了二十万人,这还是现场报名接待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所出现的人数。

有很多人在看到现场排队的情况下,都选择了以快递的方式,寄送稿件。

其中天京,天海,岭州,浩阳,苏京等一些发达城市或历史名城的报名人数位居前列。

而委员会综合了全国快递网络传来的信息,在今天内,华夏范围内,通过快递方式,向书法大赛各赛区报名地点寄送稿件的人数,达到了五十万人。

全国寄送稿件的人数,由因此达到了七十万人,让整个华夏包括世界,再次震撼。

一个书法大赛,当天的报名人数,却是达到了七十万人,这是什么概念,这简直是超越了世界任何的大赛。

很多分析师,也是分析了今天报名人数如此之多的原因,最大的原因就是这次书法大赛,是华夏书法复苏后的第一次全国类型的大赛,而且还是由陈逸这位书法大师主办的,获奖之后的奖励,更是让任何人为之心动。

再加上这是第一天的报名,自然而然就吸引了很多人的参加,接下来的报名数量,就会减少很多,不过可以猜测,大部分人都是娱乐报名而已,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这次王羲之杯书法大赛的支持。

通过这第一天的报名人数,就可以知道这一次书法大赛的影响力,是前所未有的。

由于快递稿件只能统法数量,而无法统计具体的书体,所以大赛委会员只公布了现场报名的书法种类,以今草数量最多,行书和楷书次之,而章草的稿件数量,与其他三种书体无法相比。

通过这一次大赛,不仅仅可以从中挑选出一些书法人才,更能够知道现在各种书体的发展,以及分布范围。

草书的书写,比起其他书体来,规矩较少,而且容易上手,所以书写的人数很多,但是想要写好草书,却不是那么的容易了。

这个数据十分的直观,也是陈逸和书法家协会在举办这次大赛所考虑的内容,章草是今草的基础,历来草书写得好的书法名家,都练习过章草,而现在章草稿件十分稀少,可以想象学习草书的人中,有一大部分,都是没有练习过章草的。

当然,这其中自然有着一些草书写得好,而没有投章草的人存在,所以,不能一概而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