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魔傀 > 第一八四章:民变

魔傀 第一八四章:民变

作者:新兵扛老枪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31 05:15:14 来源:笔趣阁

三边三县,居中的青山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曾经有过富庶繁华。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当年圣祖引军自青峡出,将三边纳入帝国版图,随即下令封山采矿,由此带动一系列附属产业。那时的青山县被帝国提升到战略层面,不仅有重兵把守,还有龙庭会符师常驻,必要时,县令的奏折可直达朝堂。

那时的青山,天空常见惊虹,地上华盖往来,县城随便转一圈或许就能遇到来自京城的权贵,各地修行者时常汇聚在此处,前往十万大荒寻宝求缘。

时过境迁,用在青山再合适不过,自圣祖归天起,大宇国力衰退,青山日渐不宁。此消彼长,周边各部族、势力、国家纷纷朝这里伸出触角,各种明争暗斗层出不穷。

“三族两国斗神龙”

曾经这句话在三边非常流行,其意为:以青山为核心,周围势力合力对付大宇,时间长达百年之久。那段时间,除了没有军队直接进犯,其余各种暗招层出不穷,仅被记录在案的例子就有:短短两年内三任知县接连遇害,大范围的投毒,一年内以比武切磋、寻宝争执为名的越战多达数十起,其它如商道关卡、人为制造的山崩、收买、离间、矿难,等等事件多如牛毛。

这些事情使得人心惶惶,每天都在消耗帝国的力量,几百年持续下来,终于在百年前达到极限,帝国下令将矿山封闭,主力撤出,三边从此只剩下名义上的主权。之所以这点能保持下来,在于帝国撤出后周边的敌对联盟随之崩散。

枪打出头鸟,大宇或许无力与三族两国对抗,但如果哪家胆敢真的出兵,势必遭到沉重报复,独自承受帝国积累百年的愤怒。

倘若一起出兵,利益如何分配成了问题。历史上三边最早属于蛮族,还给他们自然不可能,可要是不还,蛮族势必不答应,如此一来,局面反倒形成僵持。但由于元矿被封,三边之地日渐贫苦,由此慢慢走向另一种混乱。

如此又过四十年,古越国有人成功入圣,他的出现直接改变了周围的力量对比,且对三边造成影响。国力的强盛必然造就更大野心,此后数十年,蛮族渐渐成为古越国附庸,狂沙、西陵、庞山却与古越走近,几大一小,吞并成为必然趋势。

再后来,大宇双圣同日陨落,盲童下落不明,周边各大愕然发现一块巨大的肥肉摆在面前,于是在经过一番试探后,内心的**变得无法遏制。

最终有了去年的那场战争,两族三国从西、南两个方向朝大宇进军,其中西陵帝国因地理因素不好直接参与,庞山因体制暂时观望,即便如此,战火依旧席卷西南七州一郡,险些演变成灭国之战。

这场规模不大不小的战争中,大宇最终打赢了,却不能称作胜利。事实上,战争带来的破坏性与严重后果在战后方才显露出来,军队虽然打赢却无力继续,更谈不上向敌人发动报复。

这些都是巨大负担,有识之士冷静分析后认为,这场战争的胜利非但不能威慑周边,反而会壮其胆。因为那场战争中,两族三国并未形成真正联盟,甚至没有经过动员,它最初只是试探性攻击,连续的胜利使得将领对局势的判断出现偏差,野心膨胀得过快罢了。

拿三边来说,假如古越军队占领此地后收手,不朝神州腹地进军的话,局面或许就会维持下来。西线也有类似情况,进犯的军队原本已占据百余里土地,因为招来那位活阎罗才功亏一篑。

七百年帝国毕竟有深厚底蕴,妄想想一下子令其亡国不现实,但在经历过这样一场战争后,两族三国的掌权者心中会生出这样的念头:大宇不过如此,我们只要联手齐心,尽出国力,完全可以将其打灭。

贪婪的种子已经种下,生根发芽不是一两天完成,可能三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预见的是,如再有战争发生,绝不是去年那种规模。

以此为背景,战后的青山矿禁未解,涌动的暗流从未停止;对那些好不容易熬过来的人而言,战争结束并未改善什么,导致心中抱有的希望破灭,仅剩的理智也被摧毁。

民心向背历来都是统治能否维持的依据,大雪来临时,青山县正处在秩序彻底崩塌的前夕,饥饿造就大量流民,乱匪横行,有实力的人组织队伍保护自己,没实力便朝着更弱的人伸手,战后短短一个多月,区区一县死者上万,且每天都在增加。

这种情况下,老铁等人率领的运粮队刚入青山就遇到灾民堵截,消息传开后,前来讨粮要粮的人成群结队,起初,运粮队出于怜惜发放粮食,没过两天就意识到情况不对,继而演变成一场灾难。

三边多匪,青山居首且情况复杂,许多乡民提刀是匪,拿起锄头变成民,听说有粮食运到,匪也好,民也罢,通通朝一个地方而来,期间难免有仇怨者遇到,厮杀流血在所难免。与此同时,粮队的到来引起真正有实力的山匪的注意,混杂在乡民之中过来,准备摸清底细后抢夺。

所谓底细,一是实力,再就是决心,山匪利用仇杀制造混乱,煽动几场抢粮事件,关键时刻,运粮队的一些人从中嗅到危机,最终由老铁与大头元武拍板,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

只施粥,不赈灾,扰乱者当场收押,反抗者就地正法。

如此强硬的策略非但没能稳定局面,反倒诱发奇景,很多灾民听说后故意制造混乱,目的竟然是被关起来。

关起来,管饭。

仅三天,青山大牢人满为患,新政不得不取消,变为扰乱者驱逐并取消资格。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官府朝令夕改乃是大忌,那段时间,青山县上至县令下到衙役,人人焦头烂额。负责防卫的三百军卒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狠下心砍掉许多人头,他们当中有匪也有民,当时情形,根本不容许一一分辨。

艰难地维持着局面,粮队都像灾民一样咬牙苦撑,值得一提的是,大雪虽然带来灾祸,但非一点好处也没有,譬如说,大雪封山,道路中断,山匪再凶也不至于在县城扎营,而是把老巢建在险山峻峰之上,雪灾之后,山匪无法出行,变向为运粮队提供了保护。仅凭他们安置在城内的眼线与一部分人手,尚无法对三百老兵形成实质威胁。

至于那些真正的灾民,时不时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闹一通,但在见识过军队的凶狠后便也胆怯,加上施粥一直进行,能活下去自然不会求死。

如此大雪,三边之地亘古未见,人人失策。

如此到了年初,天色转晴变暖,道路渐通,关于新候的传闻随着一碗碗粥进入到人心,局势似乎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在这时候,新的危机出现了。

粮食不够。

三县合计八十万人,青山县约占一半,不计乡民,仅县城人口也有十几万,刚刚经历过战争,这么多人当中大部分缺粮甚至没粮,仅靠运粮队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无奈只能减少消耗,粥熬得稀点,同时动员灾民野外寻找食物。照理说,三边春季来得早,天暖之后想想别的办法,情况尚不至于失控,然而随着积雪融化,几股强悍山匪开始蠢蠢欲动。

**比天灾更可怕,天晴之后仅三天,一些传闻在民间发酵,比如有人贪污粮食;那位侯爷成了罪犯,根本不会来;还有人说运粮队其实都已叛国,如此种种,难以分清谁是谁非。

老铁等人不是不知道这些情况,但没有办法控制。他们是兵,打仗杀人不皱眉头,安抚掌控个个外行,大头元武本职是符师,至于县令,手下没有几个人,且刚刚生过一场大病。

眼看着人心躁动,局势一天天朝失控方向发展,忽然从丽水传来喜讯,侯爷驾到,一举将盘龙岭彻底荡平。

接到消息,老铁激动得差点为之痛哭,秃子咧着大嘴嘿嘿傻笑,唯独刘知县忧心忡忡,撑着病体发出警告。

方侯来是好事,但他的动作太大太猛,盘龙岭灭了,十恶仅去其一,其余山匪为了自身势必有所行动,其大概方向清晰可见。

联起手来对付方侯......联手需要时间讨论,在此之前,青山的这支队伍必然成为目标。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么长时间,山匪必定已知道运粮队中没有强者坐镇。

军队,军队怎么了?有几股山匪拥有多达两千人,几个打一个有什么好怕。

打灭粮队,可以削弱方侯的力量,反之等那位方侯来到青山,其身边强者加这支军队,效果远大于一加一。

“换成我会就这样做。”刘知县最后说道。

老铁听后深以为然,当即决定加强加强戒备,同时派人赶往丽水,尽快与侯爷取得联系。事实上,这时方笑云派出的前哨正赶往青山,双方相向而行。

这样的反应不可谓不及时,然而信使刚刚出发,县城内骤然爆发民变,被蛊惑的民众纷纷朝县衙涌来,当中背刀跨剑者无数。

谁是民谁是匪,根本无法分辨。

面对突如其来的的状况,老铁能做的事情有限:拼命防守,期待援兵尽快赶到。

而在山道之中,信使气喘吁吁地告知方笑云,自己离开时县衙已经被围,如今什么情况,他也不知道了。

“民变?韬略?呵呵,组织这么好......高人指点。”

本以为开了个好头,没料到山匪竟也计划着给自己一个下马威。听罢方笑云拧着眉,咬咬牙,用力挥手。

“去告诉陆大壮,从者有罪,杀进去再说!”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