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牛锦衣卫 > 第294章 账本数目

最牛锦衣卫 第294章 账本数目

作者:少穿的内裤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5:10:45 来源:笔趣阁

第294章账本数目

“忠叔,你看先从什么地方查起?”

张忠微微一笑,淡淡的说道,“公子,今天我们先不查账!”

“不查账?”

“是的,公子,请问查账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看看账目是不是被人做了手脚?”

“对啊,可是不查账,又怎么知道有没有问题?”

张忠也不着急,随意的翻了翻桌上的账本,“公子,老夫今天就告诉你一招百试百灵的妙招。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其实啊,看账目有没有问题,一上来就差账本,那绝对是最愚蠢的办法。如果账目做的够好,就算你查上十年,也未必能查出什么问题。所以啊,老朽查账,从来不看账本内容,先查账本数量!”

不看账本内容,却查账本数量,这就像不看《论语》内容,只看有几本《论语》一个道理,这查账的意义何在?

“公子,你不管账,不知其中玄妙,也不稀奇。我朝账本都是特定的,就拿民间账本来说,账本是官方指定出售,售出多少本何人所买,都要记录在册的。这样以后出了事情,想要查的话,也会方便很多!”

忠叔顿了顿,继续说道,“若是账目没有猫腻,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可要是账目有猫腻,那问题就出来了。有猫腻的账目,为了以后对账方便,保证没有人私吞,都会做两个账本,一本为明账,一本为暗账。也就是说,一个是假的,一个是真的,但其实这两本对外就只有一本。一本账,却用了两个账本,这账本数目可就对不上了。”

渐渐地苏瞻有些明白了,忠叔这个法子其实并不复杂,完全是吃准了账房们记账的习惯。

若要做假账,就要做一本明账,一本暗账,一本账却用两个账本,数目就出了问题,而账房们由于平常习惯,再加上为了明暗对账方便,即使是假账也会使用和真账本一样的本子。

只要你的账目有猫腻,对对账本数目一般就能看出问题来,账本内容还有可能做到天衣无缝,但是账本数目你很难做到。

没人会为了造假账,而去专门印刷官方一模一样的账本吧,吃饱了撑的?

民间做假账,还可能偷偷地多弄一本账本,导致账本数量不出问题。

可是锦衣卫这么大量的账务,需要许多账本,只要账务有猫腻,那么账本数量绝对会对不上。

想通其中关节,苏瞻便命令人将没有用过的账本也搬进户房,接下来,忠叔那几个学生就干一件事,就是数账本,数数有记录的账本以及没用过的账本加起来一共是多少。

而锦衣卫所用账本跟民间账本还不一样,自成一体,每年都会由镇抚司下发,数目都是有记录的,账本总数只要跟下发的数目对一下,就会看出账务有没有猫腻。

数账本数量,这工作量就小了很多,仅仅一个时辰,一份统计就送到了张忠面前。

拿着这份统计单,又看了看当时镇抚司派发账本的记录,花白的眉毛挤成了一团。

“公子,你自己看看吧!”

苏瞻拿着两份记录仔细看了看,仅仅看了一眼,脸色就有些变了。

老千户所户房已经使用和没有使用的账本加起来一共三百九十八本,而镇抚司这三年一共分发了六百本,两个数字足足差了两百零二本。

如果是两本三本甚至是十本,都没有问题,三年内,随便出个意外,就可能毁了一本,数目稍有差错,毫不稀奇。

可是,差了两百零二本,谁要说这里边没猫腻,我特么敢把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另外那两百多本账本去哪了,很简单,被人拿去做暗账了,而已经被使用,有内容的账本是两百零一本。

两百零一本,两百零二本,还真给苏某人面子,还给老子差一个数字,你当我傻呢?

苏某人就想好好混混日子,熬到明年春闱,查个账而已,竟然给老子添堵,这里边猫腻竟然如此深,要是不亲自查,还真不敢相信。

两百多明账,两百多暗账,也就是说这三年内从一开始,账务就有问题,这胆子还真够可以的。

这是哪位大神,薅羊毛这么薅,三年来从第一天薅到最后一天,你就这么有恃无恐,不怕别人查出什么来?

苏公子觉得自己已经是薅羊毛的高手了,薅的无生老母教现在见了自己都发抖,今天算是开眼了,薅羊毛竟然还有这个薅法的。

只是,苏公子搞不懂,户房这么多人,不可能全部都有问题吧,既然如此,这么多假账是怎么做的?

“忠叔,这可该怎么查,要说有假账不稀罕,可要说户房这么多吏员全部参与造假,不现实啊!”书房吏员,有贪心的,必然也有不贪心的,而且,谁能有如此大能量,让书房二十多名吏员听话?

张忠早就在想这个问题了,他点点低声道,“公子,你有所不知,你知道真正的假账是什么吗?”

“什么?”

“假账就是真账,至少明面上你根本查不出来问题,这就是做假账的极限。以前老夫在京城待着的时候,曾经碰到过一件事情!”

随着忠叔娓娓道来,苏瞻听到了一件陈年往事。

那应该是三十多年前了,二十出头的张忠跟在张懋身后,见识过许多事情。当时盐课司发生了一件账务问题,谁都知道账务出了问题,可是几名刑部官员查了好几遍,愣是没查出问题出在哪。

后来,抓住了那名负责假账的责任官员,经他叙述,方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问题根本不在账本上,因为账本是真的,就连负责记录的吏员也不知道自己参与了造假。

某日,运进来十斛盐,等着吏员记录完,这批盐就被责任官员运走,总之,东挪西补,责任官员能用十斛盐,弄出一千斛的假象,吏员们根本毫无发觉。

一年半的时间里,责任官员就靠着这一手作假功夫,从盐苛司搞走了上万斛盐,想想都觉得可怕。

也就是从那件事开始,张忠才明白,假账未必就是账本,很多假账,你光看账本就算看上一辈子都未必看得出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