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牛锦衣卫 > 第551章 请给马吃草

最牛锦衣卫 第551章 请给马吃草

作者:少穿的内裤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8:09 来源:笔趣阁

第551章请给马吃草

盐场被盐丁霸占,不少管事们也被绑了起来,附近的巡检司也被搞得鸡飞狗跳。m.uu234眼下事态越来越严峻,严峻到苏瞻已经顾不上自己跟闽中元之间的争斗了,在保住盐场这件事情上,苏瞻和闽中元是一条心的。结束了议论后,苏瞻便带着人来到了关押魏汤逆的地方。

当苏瞻去见魏汤逆的时候,杭州城内的闽中元穿戴整齐后,乘着一顶轿子来到了浙江按察司衙门。如无必要,闽中元不想来按察司衙门,官场上,一言一行,都有着不同的意义。或许,在普通人看来,这只是一次简简单单的串门,可落在官员商人眼里呢?

作为浙江布政使,却亲自来到了按察司衙门,最重要的是现在按察使苏立言还不在杭州,如今整个按察司衙门能够说得上话的也只有那位张大小姐了。这种情况下,闵大人还是来了,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在长时间的争斗后,闵大人第一次放下了身段。闽中元知道自己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可是他不得不这么做。

盐场的事情已经超出掌控范围了,局势糜烂下去的话,最终倒霉的还是他闽中元以及方东离等人。苏立言只是按察使,再加上兼任皇家海运使,就算担责任也只是很小一部分。这次有求于苏立言,不得不放下身段了。

自从浙江八大盐场出了事情后,消息像风一样不胫而走,仅仅两天时间,苏州、江宁府、南直隶以及浙江、福建等地的盐价腾腾的往上涨。老百姓就把断盐,所以疯狂存盐,很多人拿出一年的积蓄去买盐,如此一来,盐价要是不涨那就见鬼了。而事实上,市面上流通的盐真的越来越少了。

老百姓疯抢,而盐商们的盐越来越少,却又无法继续从盐场提盐,那最终的结果是盐价一个时辰一个样。巳时还是一个价,到了午时可能就翻了一倍。

闽中元不敢想象,局势继续发展下去,会变成什么样子。江南的盐价已经涨成这样子,那江西以及湖广的盐价岂不是上了天?闽中元不怕盐丁闹事,他真正怕的是民怨沸腾。浙江这边真要是乱起来,他这个布政使首当其冲,躲都躲不开,到那个时候,谁也不会保他,因为保不住。

来到按察司衙门后,就看到两个身穿捕服的男子一起走出来。闽中元轻轻地皱了下眉头,他认得这两个人,这二人不是杭州知府衙门的捕头孟喜和马鹏山么?孟喜和马鹏山可是何正文的人,以前汪旭和魏训煌也设法拉拢过,却没有成功。这二人来按察司做什么?难道是何正文有了新动作?

自从齐木的事情后,杭州知府何正文就成了苏派的得力干将,这家伙迅速跟布政使衙门划清了界限。不过何正文从没做过什么事情,闽中元也没怎么将此人放在眼里。虽说何正文成了苏派的人,但知府衙门大部分权力在汪旭和魏训煌手中握着呢。

来到门口,孟喜和马鹏山行了一礼,便自动让开了一条路,“闵大人,大小姐在西厅等着呢。”

“嗯,张小姐知道本官要来?”闽中元问完话,就暗道一声愚蠢。以苏立言和张紫涵的能耐,布控整个杭州城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西厅,原来是六房户房的签押房,后来陶甑和颜枣相争,张紫涵暗中使了些手段,将财政大权收了回来。自那以后,张紫涵便将自己会客的地方放在了西厅。

房中,两盏香茗冒着淡淡热气,闽中元推门而入,张紫涵抬头看了门口一眼,“闵大人来的挺快,茶水还未凉,快请坐吧。”

闽中元嘴角抽了抽,同时心中一惊。真不愧是张家大小姐,这心思果然深不可测。来按察司衙门,只是临时决定的,整个布政使衙门都没人知道,就更别提提前报信了。可是,张紫涵却提前准备好了两杯茶,仿佛算到了他闽中元会来一般。

坐在旁边的椅子上,闽中元端起茶杯慢慢品了两口,果然是不冷不热,温度适中。哎,苏立言找了个好女人啊,怪不得苏立言敢放心在外边折腾,有张大小姐这样的女子坐镇杭州城,苏立言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如果张大小姐解决不了的事情,那苏立言也不会有什么好办法。

二人面带微笑,气氛和谐,丝毫没有针锋相对的意思。闽中元并没有急着提正事,他说起以前的事情,颇有些唏嘘不已,聊起往事,仿佛回到了过去。早年间,闽中元曾在北直隶任职过一段时间,也曾受过张懋的恩惠,所以话里话外以张紫涵的长辈自居,一副一家人的样子。

张紫涵不急不忙的答着话,还笑着喊了一句叔父,这让闽中元开怀大笑。二人有说有笑,宛若一对刚刚相认的叔侄。张紫涵越是如此和善,闽中元越是尴尬,仿佛所有的心思都被对方看透了,自己这番做作,就像一个小丑。

苏立言难缠,张大小姐更难缠。踌躇片刻,闽中元终于将话引到正题上,“大小姐,盐场的事情想来你也听说了,现在盐丁们占着盐场,铁了心与朝廷对抗。若只是如此,也就罢了,可是盐务事关民生,关乎民间稳定,这才两天时间,各地盐价一个时辰一个样,单单浙江境内,盐价已经翻了十倍。民间已经是怨声载道,若是长时间断盐,必生祸乱啊。”

闽中元面色焦急,带着忧愁之色,张紫涵缓缓点了点头,轻声道:“闵大人所言甚是,本小姐也有此担忧,所以此事必须尽快解决,宜早不宜迟。闵大人何不调集都指挥司兵马,进攻盐场?那些盐丁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似这些枉顾朝廷法度的暴民,就该以雷霆手段灭之,待都指挥司兵马一到,必然是秋风扫落叶,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

与闽中元不同,张紫涵的脸上从始至终都带着淡淡的笑。闽中元听完后,眼睛差点没瞪出来,如果不是听得真真的,他都以为自己听岔了。

神特么雷霆手段,神特么秋风扫落叶,要是事情这么容易解决,本官还要放下身段来这按察司衙门么?瞅见张紫涵嘴角的笑意,闽中元就觉得很不舒服。故意的,一定是故意的,张紫涵是故意说这些话恶心人的。剿灭盐丁,那是小菜一碟,问题是剿灭以后怎么办?

盐场是干嘛?是用来产盐的,说到底,真正需要的是盐,如果盐丁死伤过重,那以后谁帮朝廷产盐?重新抓一群百姓当盐户?到时候又得起乱子,谁好好地愿意当盐户?盐场不会凭空产盐,全靠盐丁们呢,所以明明盐丁们狠狠打了朝廷的脸,可闽中元偏偏不敢痛下杀手。

“咳咳,大小姐所言,倒不失一个办法,但也是无奈之举,若无必要,还是莫要采用如此手段。盐丁们闹事,也是生活所迫,他们也没想造反,所以还是采用一些柔和的手段比较好!”

“嗯,闵大人心慈善良,心怀百姓,不愧是浙江最大的父母官,紫涵自愧不如。直接用兵不可取,那又该如何呢?”张紫涵虚心讨教道。

闽中元咧着嘴角,神情越来越尴尬。右手习惯性地抬起来,却发现对面坐着的是张紫涵,不是布政使司的官员,在张紫涵面前可轮不到他闽中元指点江山。于是乎,右手停在半空,可有不好意思重新落下,最后,只好挠了挠脸颊。

“哎,本官也想过了,盐丁们想要的无非是钱,只是数目太大,盐运司以及布政使司实在拿不出来。倒是苏大人这边,年后清晏楼商人们捐输不少,新月山那边还有金矿产出,短期内海运司资金充盈。如今事情紧迫,可否请苏大人先从海运司拆借一部分资金?只要能解决盐场的事情,本官及浙江所有百姓都会感念苏大人的善举。而且.....浙江要生出什么乱子,也不是苏大人想看到的局面吧?”

张紫涵心中冷笑,说来说去,是看上海运司的钱了。说的倒是好听,浙江百姓感念恩德,感念有个什么用?其实具体情况如何,张紫涵看得透透的,无非是盐场的问题闹得太大,超出掌控,闽中元这些人处理不了,无法收场了,就拉着苏大人一起背黑锅。

不过张紫涵也没法直接拒绝,正如闽中元所言,浙江生乱,是睡也不想看到的局面。海运司初建,舰队出航九州岛,现在还未返航呢,如果浙江闹什么乱子,对海运司一点好处都没有。所以,于公于私,都得跟闽中元暂时合作一把。可要让自己白白掏钱帮忙,那也是不可能的。

蹙起眉头,思虑一番,张紫涵转头道:“闵大人,让苏大人帮忙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大家同为浙江父母官,就该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不过盐场的事情,谁也不清楚,事情闹这么大,盐场那边的人要说没问题,谁信呢?所以,不管怎么样,有些人该处理还得处理,就是不知道闵大人是怎么想的。”

闽中元心里咯噔一下,脸色变了几变。有问题的人该不该处理?肯定该处理啊。可问题是苏立言要处理的人肯定不是有问题的人,他要处理的是布政使司以及盐运司的亲信,然后安插自己人,暗中掌控盐场。

张紫涵话里话外的意思表达的很明白,帮忙没问题,但要把金山盐场和海宁盐场的控制权交出来,否则免谈。想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吃草,想什么美事呢?

其实来之前,闽中元就想到会付出什么代价了,而张紫涵要价也不过分。金山盐场和海宁盐场给苏立言,然后苏立言帮忙把盐场的乱子解决掉,仔细算起来,并不吃亏。心中已经接受了张紫涵的条件,可闽中元却一副为难之色,纠结了约有半盏茶功夫,方才点了点头。

“既然要解决盐场的问题,那自然是有问题的人该处理就处理,若不是这些人作妖,盐场也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原则上,本官是不会拦着的!”

“如此便好,那事不宜迟,本小姐这就派人知会苏立言一声,让他好好琢磨琢磨该怎么处理眼下的事情!”张紫涵慢慢起身,闽中元也不想多待,拱拱手便告辞而去。

当迈出西厅屋门那一刻,那张愁容满面的脸突然舒展开,在阳光下就像一张盛开的花。闽中元笑了,笑容中带着点恶意。苏立言,你们以为手握海宁盐场和金山盐场,就可以畅通无阻的买卖盐了?如果事情真的这么简单,那盐务的水也不会深不见底了。呵呵,倒要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张紫涵站在门口,看着闽中元一步步离开按察司。闽中元在笑,她也在笑,只是笑的原因却不一样。闽中元包藏祸心,这一点张紫涵一清二楚。两座盐场的掌控权,说让出来就让出来,是不是太痛快了点?事出反常必有妖啊,可闽中元也不想想,就算有什么阴谋诡计,又真的能难得住苏立言和她张紫涵么?

不知何时,萧绮月领着冯子珊出现在张紫涵身后,她幽声道:“大小姐,这个闽中元没安好心呢,他一定不会让我们顺顺利利的卖盐的。”

“当然,否则的话,他怎么肯轻易将两座盐场让出来?”张紫涵抿嘴一笑,满脸轻松,“自从插手盐务后,我们是一步步走过来的,先拿盐引,再拿引岸,最后是盐场,现在这三步最难的棋都走过来了,还怕后边的小麻烦?”

张紫涵有着无穷的信心能笑到最后,因为闽中元那些人执着于盐务的时候,就已经输了。

海宁县民宅柴房内,一张方桌,四碟小菜,一壶酒,两只酒杯,然后两个人相对而坐。苏瞻背对着门口,魏汤逆正对房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