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牛锦衣卫 > 第454章 温州

最牛锦衣卫 第454章 温州

作者:少穿的内裤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8:09 来源:笔趣阁

第454章温州

有时候苏瞻真的有点佩服闽中元的,这条老狐狸不声不响的就给人挖了个这么大的坑。之前一直派人盯着闽中元,却没发现半点迹象。

新月山的事情肯定要管的,但绝对不是现在。新月山就是个龙潭虎穴,苏某人要是进了新月山,估计会死的连渣滓都不剩,什么副按察使,什么锦衣卫千户,什么连中三元,新月山附近那帮子小土司可不会把这些当回事儿。敢跟他们抢黄金,就算是布政使来了也是照砍不误。新月山几大势力的矛盾,根本无法调和,那山上可是金矿啊,谁看到不眼红?哪家不想据为己有?盛家、赢家、李家、冯家,之所以跟别人打得不可开交,就是因为不想分享新月山。

张紫涵紧蹙着眉头,思考着新月山的问题,良久之后,将信扔到了火炉之中,“新月山就是个死局,谁去都没用。哼,这可是个陷阱啊,闽中元那些人倒是打的好算盘。”

萧绮月急匆匆的走过来,伸手抓住了苏瞻的胳膊,“你可千万不要去新月山,我前些年就听人说起过,那地方的人根本不把朝廷法度当回事儿,说杀人就杀人。好多商队去温州府或者处州府,都是绕着景宁那片地方的,反正,咱不去新月山,若是死在那地方,就太冤了。”

苏瞻微微一笑,拍了拍萧绮月的手背,“好了,你也别担心,你看本公子像是那种不知死活的蠢货么?放心吧,公子我心里有数,还没把你们娶进门呢,我可舍不得死!”

“呸,胡说八道什么呢?”张紫涵抬脚踢了苏瞻一下,明明很严肃的事情,被苏瞻这么一闹,反而轻松了许多。张紫涵是有些同意萧绮月的看法的,最近这段时间,说什么也不能去新月山的,这个时候去那鬼地方,几乎等同于找死。不过,不管不问,一直待在杭州城,也有些说不过去,“为了堵住那些人的嘴,这两天你还是动身离开下杭州吧。”

“嗯,这两天便动身,这次,你和绮月就留在杭州吧,按察司这边.....”苏瞻虽然没有明说,但张紫涵和萧绮月都明白。陶甑和颜枣最近斗得不可开交,眼看着就要分出胜负了,正是争夺按察司大权的好机会,这个时候可不能没人坐镇杭州城。

张紫涵点点头,小声道:“按察司这边你就放心吧,颜枣已经没多少退路了,估计过不了多久就会找我们帮忙。倒是你,要用什么理由避开新月山?”

“呵呵,本公子早有主意,前些日子温州府不是送来一件关于瓷器的案子么?我先以查瓷器为由去温州府待着,趁着这段时间,多了解下新月山的情况!”

“嗯,去新月山的事情能拖就拖,总之,我觉得要解决新月山的事情非常麻烦,或许,我们可以在新月山之外想法子!”张紫涵虽然有些想法,但这些想法都很模糊。至少有一点,她觉得自己没想错,如果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新月山上,估计到死都不一定能想出主意来。新月山就是死局,无法可破,赢家、盛家、冯家可都盯着这块肥肉呢,后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李家。别看三家快把猪脑子打出来了,可要是有外部势力介入新月山,这几家就会不约而同的结成短暂的盟友,把外部势力赶出去。

之前朝廷借着安抚百姓,调节几家关系为由,出兵景宁,结果景宁几大世家立马结盟,照着朝廷兵马一顿胖揍。几千大军都被揍成了猪头,苏公子干巴巴的一个锦衣卫千户,有算个啥?

苏瞻听得出张紫涵话中的关切,他脖子向后仰了仰,枕在艾米的胳膊上,口中喃喃自语,“新月山之外?新月山之外?”

张紫涵一番话倒是提醒了苏瞻,景宁畲族几大世家的矛盾因新月山而起,可想在新月山上边打主意,根本是死路一条。或许,绕开新月山,是个不错的主意。说到底,一切都是利益,如果当有一种利益高于新月山金矿时,新月山的问题就没那么严重了。现在,就算想跟那几家谈新月山问题,人家也不跟你谈,我直接动刀子抢就完事了,跟你谈个屁?可要是有了其他利益纠葛,事情完全可以谈的嘛。

拍拍额头,苏公子面露微笑,“哈哈,有主意了,搞不好,要解决新月山问题,还要看朱老三那边能不能闹腾出点动静了。”

“太子殿下?”萧绮月纤手托着下巴,眉宇间满是茫然之色,不是新月山问题么,跟太子有什么关系?太子远在京城,他也管不到这里啊。

张紫涵跟苏瞻几乎每天都腻在一起,只是稍一琢磨,就有些明白苏瞻的意思了。想通关节,她不由得翻了个白眼,“你不会是在说你跟太子弄得那个什么海盗舰队吧?”

“涵涵,你会不会说话啊,什么海盗舰队?这话多难听,明明就是海贸舰队,本公子和太子可是要建立一支当世无敌的海上舰队。呵呵,你们也别翻白眼,你们可知道海贸的利益有多大?据锦衣卫不完全统计,光浙江、福建沿海走私贸易,每年利润折合白银多达五十万两之巨。你们想想,这还只是走私,如果我们开放海禁,官方码头,官方船队,贸易繁茂之下,利润会是多少?”

五十万两?萧绮月对这个数字并没有太大反应,因为她不是那种没见过钱的女人,不说别家,就萧家世代经商,也能拿出几十万两白银来。如此一比较,浙江、福建两地走私利润五十万两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了。可张紫涵的反应就有些吃惊了,她涉足官场,对朝廷方方面面都比较了解。大明往年一年赋税也就四百万两到五百万两之间,最近这几年更惨,只有区区三百万左右。谁曾想光一个浙江、福建小小的海贸走私,利益竟然达到了大明赋税的十分之一甚至是六分之一。

浙江、扬州府、苏州府作为大明最富庶的地方,每年提供的赋税有一百万两么?单说浙江,就算足额上交赋税,一年也超不过五十万两。如此一想,海贸走私的利润真的是太可怕了,怪不得朝廷严令海禁,还有这么多人冒着杀头的危险搞走私。海贸,简直就是暴利啊。

走私,属于暴利,如果开放某一处码头,朝廷不再海禁,非走私海贸,利润肯定比走私少不少。可那时候海贸规模几倍规模扩大,最后所得利益只会多不会少。说句不是吹牛的话,只要开放码头,有一支庞大的海贸舰队,在大航海时代分上一杯羹,别说五十万两,就是一年弄到四百万两白银,海贸一年顶大明一年税赋,绝对不是问题。

海贸,为何如此诱人?西方那些皇室丢下脸皮,砸锅卖铁造舰队,图的什么?就因为海贸得到了收入,比国家一年税收还多。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伊比利亚双雄,听上去牛哄哄的,其实日子并不好过,比起大明来,他们就是一群穷人。可自从开辟航海之后,这俩穷鬼突然发现,国内那点税收算个毛,海贸一年抢来的赚来的,比税收多多了,于是这两个家伙成了暴发户。

苏公子一直不服气,我大明朝有技术有人,更不缺少冒险家,我们要是玩海来,还能比伊比利亚双雄差?不过,一切都得看朱太子的,太子殿下弄不出动静来,他苏某人就是满肚子花花肠子,也没啥用,没舰队,玩什么海贸?真以为划船不用桨呢?

两天后,苏公子启程上路,这次带的人可不少,上百名锦衣卫护着,队伍浩浩荡荡的离开杭州城。城头上,于承泽看到那长长的队伍,眉头皱了皱,苏立言还真是怕死啊,出趟门而已,带了这么多人保驾护航。不过,只要到了新月山,这点人都不够别人塞牙缝的。旁人认锦衣卫,那些小土司可不认锦衣卫。

闽中元裹了裹披风,眉宇间爬上一丝疑惑,“苏立言是不是太痛快了?居然一点意见都没提,他不知道新月山是龙潭虎穴?”说到这里,闽中元就苦笑着摇了摇头,苏立言怎么可能不了解一下新月山的情况呢?总觉得苏立言不会这般听话的,这小子肯定又要搞幺蛾子。

“派人密切盯着苏立言,还有按察司那边不要放松,苏立言不会这么容易上当的!”

于承泽转过头,有些好奇道:“苏立言还能折腾出什么动静来?到了新月山,那些土司还会把他当人看?按察司那边,苏立言都不在了,有必要.....”

“于将军,难道你没发现?离开杭州的只有苏立言,张家那位大小姐可没跟着他,啧啧,真要说起来,张大小姐可比苏立言难对付多了!”

“张大小姐?”于承泽一拍脑门,这才想起来,好像队伍里没看到张紫涵的身影。于承泽的表情瞬间变得很难看,苏立言这条小狐狸,离开杭州还不忘留后手。

离开杭州城后,苏公子就开始了蜗牛行军模式,总之,队伍行进速度用蜗牛爬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百余人的队伍,爬了两天才过了余杭府,眼看着就要进景宁地界的时候,队伍竟然转向直接向东走去。这次,队伍不再蜗牛爬了,而是开足马力直扑温州。

负责盯梢的人当即就蒙了,不是去新月山解决麻烦的么,怎么去温州了?探子快马加鞭回杭州,闽中元正摆弄着一盆盆栽,听了探子回报,他便大皱眉头。苏立言搞什么鬼,半路上磨磨唧唧,蜗牛赶路也就算了,怎么一进温州府,不去新月山,跑到温州去了?闽中元立刻写了一封信,信中不断质问苏瞻为何如此做。

苏公子有恃无恐,回信中阐明了自己的想法。温州突然发生瓷器大案,瓷器可是关乎温州商人生死存亡,不可不察。新月山那边的事情不是闹了一天两天了,缓缓没问题,但温州的事情不能缓。所以,本副按察使先把瓷器的案子办了,再说新月山的问题。

苏瞻的回信有理有据,把闽中元恶心的不轻,你苏某人跑到温州办案子,这瓷器案子查起来,还不是你说差多久就差多久?知道苏立言不会往火坑里跳,可这小子居然想出这样的主意。明明知道苏立言是扯犊子,可愣是没法怪他,温州那边确实发生了瓷器大案,总不能说温州商人的命不重要吧?要是这么说,估计温州府那边得急得跳脚。

不过,闽中元也不急,反正不管苏立言怎么拖延,新月山的事情也是躲不过去的。本官还就不信了,就算你苏立言有通天的本事,还能把新月山附近那几个土司给压服了?

温州,地靠沿海,从唐朝中期开始,温州便迅速发展起来,时至今日,温州产业发达,囊括了造纸、造船、刺绣、瓷器,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尤其是刺绣和造船,享誉大明朝。刺绣技艺为苏杭织造提供服务,造船更是与南直隶造船厂并称大明两大船坞。

温州北面有山,即使到了冬天,依旧不怎么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说的就是温州这种地方。没来温州的时候,就听人说温州多么多么好,犹自不信,到了温州,这才发现,温州居然比杭州还让人惬意。进了温州城,就可以看到行色匆匆的人,这些人似乎很繁忙。

温州,虽然比不上杭州的繁华,可这里却充斥着浓郁的商贸气息。怪不得后世有人说东南资本主义萌芽,完全是有些道理的。

苏瞻突然造访温州,温州知府荣艾不得不领着衙门官员到街上迎着,荣艾这心里七上八下的,苏立言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苏瞻来查瓷器的案子,按说也是替荣知府解决麻烦,可荣知府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