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牛锦衣卫 > 第393章 会试开始

最牛锦衣卫 第393章 会试开始

作者:少穿的内裤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5:10:45 来源:笔趣阁

第393章会试开始

要说排场,苏公子不比别人差,牟斌对这次的会试可是格外看重,命令凌凯峰亲自带人护送,再加上张仑和朱厚照的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位大佬夜巡呢,这特么是个考生?

进了考场之后,苏瞻便找到了自己的小屋子,确认考场,然后就是养精迅锐。所谓的养精蓄锐,其实就是睡觉。

苏公子一直搞不懂大明朝科举考试为啥必须提前一天进考场,明天就是正式考试,又有几个人能真的趴在考场里睡觉?

大部分人都有些惴惴不安,既然没法入睡,就思考明天考试的事情。这下子,别说养精蓄锐了,倒是浪费了不少精力。

不过苏公子神经很粗,也比较自信,既然没啥事了,趴桌子上就睡。此时,苏瞻也有点想明白了,礼部让考生提前一天进考场,其实也是要考验考生的心态。

会试,成功率那么低,跟提前进考场也是有关系的,好多人精神紧张,跟本没法入睡,第二天迷迷糊糊的,要是能考好就见鬼了。

子时,好多人还在挑灯夜读,唯有一间小屋子里传来阵阵打呼噜声。

这特么.....旁边是哪位仁兄,这都能睡得着,还睡得如此溜,这呼噜声都快传到考场外了。

本届会试,负责监考的乃是礼部的两位侍郎范明和沈腾。当然,这二位侍郎只负责监督,每个考场里还有礼部其他吏员。子时,按照惯例,范明和沈腾巡视各个考场,确认下有没有什么疏漏。

结果,走到乙字号考场后,就听到一阵清晰的呼噜声,透过小窗户往里边一看,二位侍郎大人就有些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

这个苏立言,果真不是凡人,居然睡得如此踏实。

这种敢在考场睡觉的,要么一无是处,要么就是自信满满。苏立言显然是后一种,范明是比较看好苏瞻的,这样的心态,只要别犯大错,成绩肯定错不了。

三月初九,会试第一考书义,苏瞻长时间温习四书,再加上杜如晦的反复考验以及李东阳的指点。当考题下来后,他下笔如有神,承题、解题一气呵成。

其他屋子里,很多考生冷汗涔涔,急的心脏都快跳出来了。不是他们功力不行,大多数人还是因为紧张,放松不下来。

其实,科举考试,一直都是如此,大家都熟读四书五经,能成为举人的人,文采都差不到哪里去。所以到了会试这一关,拼的真的是心态,谁心态稳,发挥好,成绩就不会差。

那种不走寻常路,出奇制胜的人又有几个?

写完书义,苏瞻并不忙着交卷,而是反复验看,第一个写完,却是倒数几个交卷。

范明和沈腾来过一趟,看到苏瞻行文顺畅后,便有些佩服,可看到苏瞻最后几个交卷时,更佩服苏立言的定力了。

出了考场后,有人喜有人忧,考试发挥好不好,考生心里有数。头一天晚上睡不着觉的,考好的没几个。

苏公子感觉还不错,只要没人刻意打压,第一场拿个前十应该没问题。不过仔细想来,礼部以及内阁也不会敢在这种事情上下绊子,不说李东阳在那里摆着,光锦衣卫就不是好糊弄的。

再怎么说,咱苏某人现在也是李东阳的学生,礼部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吧?

三月初九考完第一场,一般情况下三月初十成绩就出来了,不过礼部不会公布成绩,而是会等到三场考完,综合评定。

苏瞻也没想过考个会元什么的。

要说科举仕途,最不值钱的是啥?那肯定是会元。

说是会试第一名会元公,其实意义真的不大,会试只要能杀出重围,成为贡士,那就算成功了。至于会元,呵呵.....

会元有什么用?只要成了贡士,接下来贡士就会进入保和殿,参加殿试,那个时候陛下会亲自出题,定下贡士的名词。

贡士排名分三甲,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同进士出身。

会试,大家拼的是杀出重围,当不当会员不重要,到了殿试才是见真章的时候。多少会元公,到了殿试直接成了第三甲,这真的很尴尬。

至少,在大明朝,会元公还不如解元公实惠多,一方解元公,那在地方上绝对是受人追捧的对象。会元公,说上去好听,你要是殿试拿不到好名次,你这个会元公就是笑柄了。

第二场考试三月十二,依旧是提前一天进场,苏瞻这次有经验了,不仅提着文房四宝,还拿了块厚毯子。

考第一场的时候没经验,半夜睡觉差点没染上风寒,这次弄快毯子,想怎么睡就怎么睡。

大家都在考虑第二场如何应对,只有苏公子琢磨着如何睡得更舒服。苏公子想的很简单,这次会试不求多拔尖,只要能杀出重围就好。

到了殿试,以朱佑樘的尿性,只要自己稍微发挥一下,朱佑樘就不会亏了他苏某人。毕竟要让他苏某人去六部当老鼠屎,不给个好名次,朱佑樘脸上也过不去啊。

三月十二,考题一出,苏公子差点没笑出声来,之前李东阳曾经帮忙出过几个考题,这些考题都是李东阳猜测的。其中一条就是朝礼,针对的就是最近到过使节来京的事情。

好吧,礼部出的考题虽然题目不一样,但指的也是这件事。

这答起来简直比书义还轻松啊,这就不是下笔如有神那么简单了,简直是抄。以前就写过相似的文章了,现在直接回忆一下,抄出来就行。

要不是知道李东阳的人品,都要怀疑李阁老是不是玩作弊了。

这次,苏瞻交卷交的特别早,范明草草的扫了一眼,整个人都惊了。

这可是“国礼”,如此复杂的考题,苏立言这么快就写完了,写的还流利通畅,入木三分。

第二场考完后,成绩到底会如何,差不多就定下来了。

会试科考,拉开差距就在书义和经义上,第三场策论《大明律》,纯靠死记硬背,大家都不差,成绩也差不了太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