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汉末之奇谋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改元换代新天地

汉末之奇谋 第一百二十七章 改元换代新天地

作者:雍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5:10:04 来源:笔趣阁

长安之东,渭水河畔,广阔数十里平原,确实是个决战的好地方。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自正月二十日起,在这个平原上,便不断的汇聚着兵马,姬溪和吕布相隔二十里分东西扎营,互不侵犯,只是不断的操练着兵马,等着十日后决战。

正月二十五日,小皇帝到了姬溪的大营,同来的,有吕春,有高顺,有芙儿,有二万五千兵马,这是蓝田县的家底。

正月二十一日,徐荣率领三千本部兵马弃了吕布,来投姬溪。

正月二十八日,黄忠自上郡率领八千兵马赶来助战。

正月三十日,胡轸自潼关而来,带来了七千兵马。

此时,姬溪的兵马全部集结完毕,共计五万八千人,而吕布,已经集结了十万大军。

正月初二,艳阳高照,是个好天气,双方会阵处,却似蒙上了乌云,阴沉的令人心慌。

近十六万人,其壮观自不必多说,阵圆处,吕布策马奔出,高喝:“来战。”

一语炸破,十万大军疯狂呐喊:“来战,来战,来战……”

赵云出马,挺枪直取吕布,而今日的吕布,却仿若疯魔,其战力竟是一瞬间飙升许多,只数合,便将赵云打的有些狼狈。黄忠见状,出马来战,而二人夹攻,非但奈何不了吕布,反而被吕布一戟将黄忠拍落马下。

黄忠搭箭射去,却连续三箭落空,吕布宛若发了狂般,举手抬足间具有莫大伟力。

黄忠在赵云的相助下,再次上马,酣斗吕布,败象已显。

姬溪瞧的目眦尽裂,忍不住的大吼:“虎娃,给老子回来。”

许是兄弟间真的有心灵感应吧,姬溪话音刚落,便听到了一声战马的嘶吼,那声音,虽在万军从中,仍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雄壮有力。

一道黑影,在大军前面划过,马上一魁梧小将高扬大刀,直向吕布冲去。

“两位哥哥且退,我来战他。”

吕布喝问:“何人如此狂妄,报上名来。”

“我乃关山姬渊是也。”

音未落,人已冲进了战场,白虎噬月刀抡起直劈而下,若开天之惊雷。

赵云和黄忠心有不甘,想要同战吕布,但奈何胯下马与蹑影和赤兔想必实在太过不堪,根本就跟不上人家,不得以之下,只得退回本阵。

回阵再看,二人不由的具皆倒吸了口冷气,因为他们觉得,此时的吕布,竟比刚才更胜几分,而那个小将,竟然能不落丝毫下风。他们此时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人只知有吕布,谁曾想,横空出了个姬渊,与吕布平分秋色,且渐有独占鳌头之势。

姬溪抿着嘴,眼中有兴奋,有欣慰,有骄傲,更多的是担忧,然而不管怎么说,姬渊能在这最后关头赶过来,这让姬溪的信心振奋了起来,他毫无来由的觉得,此战,自己必胜。

眼看着,姬渊和吕布已经斗了上百回合,仍然不分胜负,姬溪还坐得住,吕布那边的军士祭酒,赵茛忍不住了,所以,他错误的下令鸣金让吕布撤回。

战场之上,士气这东西是很微妙,也很重要的,赵茛这无厘头的一鸣金,己方的将士心里就会不由自主的想,主帅是不是打不过人家啊,而只要这个想法一生,信心立刻就会降低一筹。

姬溪的计谋或许不足,武力更是不足挂齿,但若论战场上的临机决断,姬溪自信天下无人能出其右。他又怎么会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呢,几乎在赵茛鸣金的刹那,姬溪就猛的扬起了手中湛卢剑,疯狂的吼:“进攻,杀……”

一方在鸣金,一方在擂鼓,其境况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姬溪立刻占据了先机。

吕布见状大怒,真想把赵茛抓起来砍了,可此时还是当以战局为重,在他的带领下,哪点微弱的劣势渐渐的被扳平,战况胶着,每分每秒都有人死去。

吕布的兵马多,自然越战越有优势,而就在差点锁定胜局之时,己方忽的生变。

变起吕布自己的亲卫兵马,发起人是张统。自张统跟了吕布开始,对吕布的话惟命是从,没有丝毫的逾越,不只是他,其他的三千兵马也是如此。吕布对这三千人太满意了,当初杀董卓用的就是这三千人,他们像是机器,只知道服从命令,久而久之,吕布甚至都忘了这三千人原来是姬溪的部下,而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心腹。

然而就是这支心腹,在这战局的关键时刻,反叛了,他们人数虽少,但他们的策略却很对,他们在斩首,针对的目标具是军中的中层将领,这些人,是整只军队的主干,没有了这些主干,自然大乱。

不夸张的说,张统率领的这三千人,逆转了这场战争的胜负。

数百个将领的死去,带来的后果是可怕的,令行不通,兵败便是必然,一败,便是一泻千里,回天乏术。

吕布败了,兵败如山倒,他突围而去,姬溪紧追不舍,却故意的只追不杀,愣是把吕布逼出了关中。而之所以不杀吕布,姬溪也是临时起意的,因为他觉得,吕布不是屈居人下之人,把他放出关中,让他去祸害祸害那些诸侯,想来也是不错的事情。再说了,兵败后的吕布,已经对姬溪够不成威胁了。

此战虽胜,然而关中的局势还远远没有平定,接下来的三个多月,姬溪率兵四处征战,消灭一切反对的声音,五月底,姬溪回到长安的时候,整个关中,已经尽在掌握。

在这之间,袁绍和曹操没有任何的动作,南方刘焉死了,其子刘璋刚刚继位,也没有闲暇招惹姬溪,西北马腾韩遂似乎有些蠢蠢欲动,却始终没有做出实质性的举动。

大家都在观望,在思索,在密切的关注着关中的一举一动。

在这万众瞩目中,初平三年六月初一,长安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改元大典,改初平为雍和,是为雍和元年,若依后世公元而论,应为公元192年。

皇帝登高而坐,敬仰天地,祈求风雨之后,黄门侍郎拿出诏书,宣读天子诏令。

封,姬溪为左将军,领司隶校尉、幽州牧。

封,袁绍为前将军,领冀州牧,赐邺侯。

封,曹操为后将军,领兖州牧,赐武平候。

封,孙坚为破虏将军,领长沙太守,赐乌程侯。

封,陶谦为安东将军,领徐州牧,赐溧阳侯。

封,刘表为镇南将军,领荆州牧,赐成武侯。

封,袁术为后将军,领扬州刺史,赐淮南候。

封,刘璋为征南将军,领益州牧,赐德阳候。

封,马腾为征西将军,领凉州牧,赐槐里侯,韩遂为安西将军,领武威太守。

这封诏书,明晃晃的将天下分成了九块,等于变相的承认了各路诸侯在自己领地内的主导权,姬溪当然不想这么做,但却不得不这么做,这其中的无奈,不可尽数。

天下分封完了,然后便是册封百官。

封赵谦为太尉,录尚书事;种拂为司空,录尚书事;蔡邕为司徒,录尚书事;姬溪为卫尉;马日为太常卿;淳于嘉为光禄勋;赵岐为太仆;张温为廷尉;杨彪为大鸿胪;黄琬为宗正;华歆为大司农;吕春为少府。

三公九卿册封完毕,剩下的大小官员认命皆属少府之责,也就是吕春的事情了。

总的来说,这次的改元大典只不过是走了个形式而已,它最大的作用是在告诉天下苍生,瞧瞧,经过连年征战,现在的天下已经井井有条,尔等只需要各司其职便可。

而这,终究只是做做样子罢了,有见识的人都知道,这只是权宜之策,决不会持久,各路诸侯的大战必然会再次掀起,只不过是不知道会是由谁挑起来罢了。然而不管怎么说,这个天下,总会因为这次的改元大典获得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对各路诸侯而言,这同样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个养民,屯粮,养兵,练兵的绝佳机会。

姬溪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所以,自改元大典之后,他便立刻再次离开了长安,投入了军旅,他带走了高顺,徐荣,胡轸,张氏四兄弟,黄忠,赵云,姬渊等人,只留下了张统率领一万兵马驻守长安,并将长安的一应政务全部扔给了吕春,可怜的吕春,忙的到现在还没来得及和他心爱的人儿蔡琰成婚呢。

为此,蔡邕已经寒着脸来寻姬溪好几次了,可一连几次都没有见到姬溪的面,不得已之下,只能独自回家生闷气。

姬溪不是不想让吕春尽快完婚,可实在是时不我待,必须得争分夺秒,个人之事便只能暂且放在一边了。

姬溪的这次出行,着重做着三件事。

第一件,征兵。如今的国库还算充实,所以,姬溪打算将关中的常备兵马扩充到二十万。

第二件,选将。如今的姬溪,深刻的感觉到自己手下的将领实在太少,根本就无法应对这急速的扩张,所以,选将便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

第三件,建设一个完整的军事系统。姬溪要求,所有当兵的必须登记在册,并在册上详细的注明其人的籍贯出处,年龄官职,参军年限等等,并且,姬溪大胆的将后世的集团军制引用到了当下,他将整个关中的二十万兵整编成了一个军,下设师、旅、团、营、连、排、班。而后,他又将后世的军衔制度照搬了过来,所有从军者依照个人参军年限,功绩,能力等等从上到下分别为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以及列兵。

这个军事系统,完全独立于政权之外,姬溪出任军长,领上将军衔,吕春出任参谋长,亦领上将军衔,除此二人之外,姬溪按照个人的功绩,封徐荣,胡轸、黄忠、高顺为少将,封姬渊、赵云、张统为上校,封张氏四兄弟为中校,余下的将领,各领尉级军衔,充塞到军中各个职位。

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然而,经过众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这共和元年的冬天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工程。

姬溪将这支二十万人的军队命名为第一军,下分七个师。第一师编制为五万人,师长由少将徐荣担任,驻守秦州;第二师编制为四万人,师长为少将黄忠,驻守上郡;第三师编制三万人,师长为高顺,驻守潼关;第四师师长为胡轸,编制两万人,驻守关;第五师编制三万人,屯兵扶风郡,策应各处关隘;第六师编制一万人,由张统做师长,驻兵长安,总领长安防务;第七师常备编制两万人,建营于长安之侧,由姬溪亲任师长。姬溪要求,所有的亲兵必须先来第七师接受集训,合格后才能下放各师团,并且,各师以团为单位,要轮换着来第七师集训。

赵云、姬渊、张氏四兄弟等人都被姬溪留在了自己的身边,成了第七师的各个团长,可以说,第七师是整个军的新兵营,但又是战斗力最强的一个师。

这个军事系统,姬溪觉得是自己至今为止最大的成就,虽然仍有很多的不如意和不完善,但姬溪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众人的不懈努力,第一军,一定能大放异彩。

怀揣着这个希望,姬溪回到了长安,见了小皇帝,和他聊了聊后,便出宫回了自己的府邸,这个府邸,还是当初董卓送给姬溪的,姬溪也没想过要换,甚至连牌匾都没换,仍是烫金的“姬府”二字。

只不过,如今的姬府,才能算是真正的姬府,因为姬月,姬渊,姬蔓,吕浅都从蓝田县搬过来了,出去外出求学的姬昀,一家人再次住在了一个屋檐下,而这,才算是一个家。

回家了,姬溪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下来,他笑着和姬月吵了几句嘴,和姬蔓吕浅说了几句笑话,而后一家人吃了顿丰盛的晚饭,姬溪喝了点酒,不过,今日的酒似乎太过浓烈了些,姬溪才喝了一点,就大醉倒下,人事不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