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汉末之奇谋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降文和辩群雄

汉末之奇谋 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降文和辩群雄

作者:雍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5:10:04 来源:笔趣阁

被姬溪所阻,董卓明显的不悦,可心里又非常的喜欢这个新收的义子,因为喜欢,故而多了些许的容忍。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是以听到姬溪的喊声后,董卓停住了手,转身问姬溪:“桓德因何阻我?”

姬溪谄笑着起身,走到董卓的身边,却没有回答董卓的话,反而对淳于嘉厉声喝道:“说,你是不是刺客同党?”

鬼门关前走了一遭,淳于嘉却似乎更加的镇定了,是以听了姬溪的喝问后,不疾不徐的摇了摇头,只不过说的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闻言,董卓大怒,而姬溪亦是大怒,只不过姬溪的反应快,是以在董卓将欲动手之前已经飞起一脚踹了过去,淳于嘉应声而倒,复起身时已经血流满面,看起来凄惨无比,实则姬溪知道,他根本就没受什么大伤,充其量擦破了皮罢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淳于嘉大怒,可还未及大骂,姬溪已经窜到了他的身前,将之一把提起,厉声喝曰:“儒生何故如此狂妄?你说我等欲盖拟彰,那你可能自证清白?”

淳于嘉大声道:“吾生而清白,磊落堂皇,何须自证?”

姬溪冷笑道:“汝不食肉,岂非做贼心虚。”

淳于嘉:“吾一生精研圣人之道,安能行此禽兽之事?”

姬溪放开他,退后一步,继而冷笑嘲讽:“穷酸腐儒,安敢妄言天地大道?”

淳于嘉针锋相对:“黄口孺子,岂知人伦纲常?”

姬溪:“先祖茹毛饮血,吞天纳地,何况人乎。故,食人有何不可?与纲常何干?”

淳于嘉:“燧人氏引天火,教导众生,后造化皆起于此,三皇五帝感之德,方有人之净土,汝何故数典忘宗?”

姬溪:“世有万法,然以性命为大,汝何故执着于此小道,而至身后之事于不顾?”

淳于嘉:“圣人之道,方为天地大道,仁智礼仪信,缺一不可,吾自不才,然必坚守,是非功过,自待后人评说。”

接下来,二人你来我往,就性命为首还是纲常为尊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在董卓和百官们的瞠目结舌中,喋喋不休,不分胜负。

继而,有铮铮铁骨者挺身而出,相助淳于嘉,而姬溪独占诸公,渐渐力有不逮,忽的,一人出列,却是站在了姬溪的这一边,且此人的才思辩才,竟是高出姬溪一筹,二人齐心协力,总算撑了个旗鼓相当。

姬溪大喜,细看此人,四十余岁,身材中等,精瘦干练,对方道出了此人的名号,姓贾,名诩,字文和。

当知道此人乃是贾诩时,饶是姬溪正处于激烈的争辩之中,都禁不住的大为震惊。贾诩何人,后世称之为“毒士”,其一生用计,皆妙到巅峰,无往而不利,乃是三国史中名列前茅的谋士,此人,乃是当之无愧的奇才。

不过此时的他,应该尚未显露出风采,他应该还只是李手下一个小小的参谋主事,不过姬溪却并没有因此而小觑他,因为在这满堂诸公中,只有此人洞悉了自己的用心,且当机立断的选择了帮助姬溪。

姬溪在做什么呢?他在告诉董卓,你可以杀些人出气,但有些人是绝对不能杀的,比如这淳于嘉,他是当世大儒,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你杀了他,必然引起天下士族的反抗之心,虽说你早已经失去了,但只要你养着淳于嘉这些人,事态就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可你要是杀了,天下文人的口诛笔伐可不是那么好受的。

这话,不能明说,否则以董卓的性子,必然不会听劝,且还会表示自己不怕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从而杀更多的人,所以,只能让董卓自己去认识到这一点。

怎么让他自己醒悟过来呢?姬溪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让董卓知道,什么才是文人,所以,姬溪有心的发起了这场辩论,辩论的胜负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董卓知道,文人,是可以为了自己的理念付出一切的,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惹怒了天下文人,能有自己的好果子吃吗?

姬溪没料到的是,自己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口才,对付一个淳于嘉,靠自己还行,但当人数多了起来之后,姬溪立刻感觉力有不逮了,幸得关键时刻,贾诩站了出来,此人雄辩,技压群臣,姬溪觉得,要不是他克制了许多,只怕淳于嘉等人早就被其说的哑口无言,败下阵来了。

这便让姬溪更加的看重贾诩了,什么是拎得清,这才是拎得清,人家清楚的知道,这场辩论要的不是胜负,要的是董卓反应过来,所以,在董卓醒悟之前,自己不能败,也不能胜,必须把这场辩论撑下去。

董卓终归不是笨人,他终于反应过来了,而在他的眼中,姬溪并不是在点醒他,他只是纯碎的好胜心强,想在言语上压倒淳于嘉等人,这属于书生意气,继而,他对自己能从这场辩论中看到隐藏的危机,感到由衷的优越感,人啊,一但太过自信优越,便总会对底下的蝼蚁多出些同情,于是,董卓抬手阻止了这场辩论:“诸公不必多言了,此事说白了只是理念不同罢了,我等一心为国,理念不同也能互补互助。说来倒是咱家唐突了,怎能将自己的理念强加给诸公呢。哎呀,咱家错了,来日定请天子治罪。”

闻言,百官们明显的松了口气,姬溪心中也松了口气,可表面上却仰起了脖子,硬生生的说:“义父不可,这些人明显包藏祸心,义父万不可轻言放过,孩儿请义父批准,将这些人教给孩儿审问,孩儿必将为义父揪出那些刺客的幕后主使。”

听了姬溪的话,百官们刚刚松的一口气瞬时间再次提起,具皆对姬溪怒目而视,恨不得铁锅正煮着的乃是姬溪,如果那样的话,百官们觉得自己一定能大快朵颐。

贾诩诧异的看了姬溪一眼,继而似乎明白了什么,意味难明的笑了笑,不言不语。

姬溪说这话自然不是无的放矢,他清楚的知道,董卓既然想通了关键,那便不可能更改,董卓只会觉得自己使起了性子,明面上辩不过淳于嘉等人,便想暗地里使坏,而董卓既然已经明确了不能杀淳于嘉,自然也就不可能将淳于嘉交给自己。

姬溪说这话真正用意是,他在董卓的心里埋下了一粒种子,让董卓觉得,自己的理念与董卓不谋而合,且自己忠心耿耿,那么,以后的日子里,董卓若是再想对朝中哪个大臣不利,第一个想到的便很可能是交给自己去办,如此一来,自己便多了许多斡旋的机会。

瞧瞧,姬溪是个多么复杂的人啊,他内心里面看不起这殿上的大多数人,但他却能深刻的认识到,这些人能站在这里,那么必然有他们相应的才能,而小皇帝要治国平天下,便必然要依靠这些人的能力。所以,姬溪看不起他们,却要救他们,而他所救下的这些人,却没有一个对他感恩戴德,反而全部对他恨之入骨。

某方面来说,姬溪是很孤独的,吕春能够理解他的用心,但吕布不在自己的身边,就算他在自己的身边,以他那醇厚的性子,也决然不会同意姬溪这么去做,万幸,老天爷给姬溪送来了一个贾诩,当姬溪与贾诩的眼神交汇时,姬溪的孤独减轻了许多,他知道,贾诩是一个能够了然自己的用心,且会支持自己无所不用其极的人。

只那一眼,姬溪竟没来由的觉得,贾诩,注定将成为自己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