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三十章 胜利的威慑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三十章 胜利的威慑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5:09:28 来源:笔趣阁

而在苏门答腊岛,战事也的确像金阔说的那样,顺利地发展着。

如果说以往的战事,大明与其他民族相比并无优势,甚至还有一些劣势。

比如在面对草原民族的时候,往往就很被动,只能依靠人命和丰富的资源来支撑战事。

但是从无缝钢管被制造出来,应用到了火枪上。而且燧发装置被研发出来以后,火枪的大规模应用,已经让战争变成了一种不对称的一边倒的欺负人模式。

不管是辽阔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还是西南山间的高山民族,原本需要大明耗费无数人力物力的战争,现在变成了一种行军式的扫荡。

面对火枪,没有任何军队能够形成有效的抵抗,依靠落后的武器的明古鲁人更不行。

从四月上旬,倭寇营率先发动了骚扰之战,到四月中旬,大明主力舰队抵达明古鲁外海,全面战争爆发。

短短的五天时间,明古鲁部落组织起来的抵抗运动犹如冬雪遇到阳光一般,大明军队所到之处,就迅速瓦解。

这种新的战争模式不仅让明古鲁部落挡无可挡,也让其他部落和国家的使节们恐惧无比。

他们发现,如果自己没有火枪,面对大明军队也只会有同样的下场。

到了四月二十一,大明军队已经依靠明古鲁的都城为中心,建立起来了完善的指挥系统和通讯系统,并且将后勤物资全部协调到位。

这个时候,就到了大决战的时刻。

其实已经算不上是决战时刻了,因为明古鲁部落实际上已经胆寒。大部分部落成员都在通过各个渠道向大明投降,只有万茂和他的支持者们,想要逃开大明的追击。

四月二十二,最后的追击正式开始,大本营已经换成了郑和率领数千海军士兵驻守,一万一千幼军,还有一半海军,全部加入到战场中。

海军的数千士兵驾驶战舰,他们负责沿海区域的封锁,同时承担了物资转运和后勤辅助的职责。

有了他们的协助,再加上数百羽林卫学学员兵们组成的情报网络,给一万一千的幼军提供了最完善的战场辅助。

幼军的士兵们根本不需要担忧后勤和情报,能够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追击敌人,消灭敌人上。

万茂率领依旧忠心于他的两万多族人,从都城逃到了东北的彭石南山谷,他们原本想要从朱鲁普向北逃窜。

但是倭寇营的两千士兵在朱鲁普掀起的屠杀行动让所有土人都以为那里已经被大明士兵重点防范。

没有人敢去面对没有人性的倭人,因为面对大明士兵,他们投降可能还能保住性命。

但是面对倭人,他们的男人被杀光,女人也被凌辱之后杀掉。他们所经之处,斩草除根,就连老人和小孩子他们也不放过。

虽然万茂很想要直接去冲击倭人的阵营,但是他的下属们都不支持这场行动。对他们来说,保存有生力量才是最重要的。

万茂也只好率领族人们从彭石南山谷又转回到山脉以外的丘陵地带,想要从山脉外面向北逃亡。

南方已经被大明截断,东北的山区在大雨之后连他们也不敢贸然进入。

现在不是几个人,几十人,而是有两万多族人,其中老幼妇孺都有。山区的瘴气肆虐,在大雨之后的时节进入山区,要是遇到瘴气,就是全部族灭的下场。

用了三天的时间,他们从彭石南山谷绕到了道恩火山的南麓,希望通过山林的遮挡,顺利地前往克塔温部落。

但是他们不知道,战争的模式不仅仅是武器的改变,甚至连战争模式也已经改变。

那五百羽林卫学的学员兵,他们进入战场的目的绝对不是只给倭寇营提供辅助,他们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在整个战区建立完善的情报网络。

整个战区,每一股大型兵力的调动,绝对瞒不过他们的观察。

从他们转移出彭石南山谷,情报就已经传到了倭寇营。

一千多倭寇营的士兵日夜兼程,以跟他们相聚不到十公里的距离,完成了整个阵线的转移,并且顺利地抵达了他们的前方。

明古鲁人携带着老人和孩子,还有妇女和家业。可是倭人们什么都不用带,连粮食都是在目的地给他们准备好了,这种行军速度的差距,造成了倭人后发先至,并且还多了半天的休息时间。

大明的主力军队并不着急,他们慢条斯理地追击着,所到之处接受各个村落的投效,并且进行人员统计。

杀敌并不是战争的目的,在这里建立有效的统治架构才是。

庄敬带领着一千六百多倭寇抵达拉斯河北岸的时候,见到了庞瑛带着两千援军已经在那里建立起来了前沿阵地,激动地差点哭了起来。

他知道即将要面临最艰难的时候,想要拦住已经走投无路的万茂,他的这一千多人恐怕全部填上都不够。

他也摸不清朱瞻基到底是怎么想的,一路上都在担心朱瞻基会把他们倭寇营当做累赘给牺牲掉。

现在看到这两千都携带着火枪的幼军士兵,他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了。

殿下终究还是没有放弃他,还想用他。

那些倭寇每个人都分了三斤炒米,几口大锅还用熏制的肉条,加上找来的野菜给他们煮的肉汤。

他们用芭蕉叶当做饭碗装汤,每个人都吃了一顿饱饭,然后就在树林里睡了一个好觉。

但是羽林卫学的学员们却没有时间休息,在大战即将到来的时刻,是他们最为忙碌的时刻。

他们需要每时每刻都将敌人的最新情况,汇报给负责拦截的幼军和倭寇营。

根据他们的动向,大明这边也需要重新确定最合适的拦截地点。

万茂在五天之前,就已经发觉自己被抛弃,他的大部分族人已经不再相信他,而之前所有人对他的承诺也大半失效。

就连满者伯夷国的使节,也只是承诺他在逃开了大明士兵的追逐以后,才会为他提供逃难的渠道。

率领着还忠诚于他的族人们东奔西走,看似依旧威风凛凛,但是他很清楚,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

“苏丹,探子在拉斯河畔发现了大明士兵的痕迹。”

对这个结果万茂并不意外,他很清楚自己将会面临最困难的时刻。

他不能选择对手,但是他却能选择交战的地点。

打开简易地图,他看着前方的地形,拉斯河如同一条长龙,拦在他们的面前。

这里大部分都是无人能居住的原始森林,森林中蛇虫蚁兽众多。万茂不信大明的士兵能大量地进入这片区域。

他们必须要冲过这条封锁线,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渡河是最关键的。

拉斯河并不是一条大河,即使在雨季,这里的水面也只有十几米宽,深不过一米多。

他的眼睛在地图上迟疑了许久,终于指着一处河叉说道:“我们从这里渡河,这条河不仅阻拦我们的去路,同样也能成为阻拦大明士兵追击的障碍。”

他不知道,早在他们还没有抵达这一区域的时候,大明的士兵们就已经进行了多次战争模演。

因为这条河叉的存在,大明将士们根据敌人的心态,已经猜测到了敌人将会依托这处河叉作为渡河的主要地点。

他们可以在半渡的过程中,发现大明士兵的主力方向,然后选择向另一边逃跑,这个时候,拉斯河也会成为阻拦大明士兵追逐的屏障。

所以在明古鲁人还没有抵达之前,一条简易的木板桥已经搭建在了拉斯河的支流之上。

为了这座简易的木桥,一个士兵被河里的鳄鱼咬死,还有好几个士兵的身上钻满了吸血的蚂蟥。

傍晚时分,明古鲁人的主力终于抵达了拉斯河南岸的树林中,他们并没有匆忙过河,而是开始养精蓄锐,填饱肚子。

他们在等待天黑,只有天黑,才能阻拦住大明士兵的追击,能逃出去的人更多。

但是大明士兵绝对不会遂了他们的心愿,就在他们放松了心神,想要填饱肚子的时候,森林里燃起了一个个火堆。

这些火堆都是大明士兵一开始搜集枯枝枯叶堆积起来的,虽然在这种热带雨林里面很难形成大范围的火情,但是加上一些火药,一旦点燃,想要扑灭也并不是太容易。

“苏丹,大明人太狠毒了,他们想要烧死我们。”

万茂看着对岸那安静的森林,心中一片悲凉。这个时候,只能强渡拉斯河了。也不知道,能有多少族人能逃出大明人的包围。

“渡河!”

当密密麻麻的明古鲁人出现在了河边,等待他们的是一排排严阵以待的大明士兵,那乌黑的枪管冒出了一团团的白烟,轰鸣声让这一片树林里的各种动物都仓皇而逃。

不要说过河了,许多土人还没有走到河边,就已经倒在大明士兵的枪口之下。

十几米的距离根本不能成为障碍,即便是又一些土人下到河里,也成为了了枪口下的猎物。

河水迅速被染红,这血腥味引来了无数鳄鱼和吸血动物,红色的河水翻腾着,成为了土人们的噩梦。

万茂的心悲痛欲裂,他想过自己这些人很难全部活下来,但是却没有想到,自己这些人根本是连河都过不去。

为什么大明竟然能有这样的武器?这不是战争,这是屠杀!

土人们开始拼命地向外围逃跑,他们已经看出来了,大明人少,不可能全部拦截住他们。

但是,当他们看到对岸张牙舞爪的倭人,想到他们那残暴不仁的传说,一个个彻底失去了斗志,跪在了地上。

而万茂在看到倭人出现之后,也醒悟了过来。哪怕有少数人能逃脱,但是在这危机四伏的原始森林里,他们也失去了抗争的力量。

只有投降,是他们的唯一出路。

但是其他人可以投降,他却不能,因为这场战事说到底,都是因为他们家族引起,只有他死,才能消除大明继续讨伐的理由。

他从藏身的大树后站了出来,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襟。望着一个个被击倒在地的族人,他的眼睛里满是泪水。

这一切,该结束了。

他用土语大声地呼喊:“不要再渡河了,活下去,你们一定要活下去。”

许多土人看到了他的动作,都感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痛苦。他们停止了渡河,痴痴地看着万茂的动作。

万茂一步步走向了河边,走向大明士兵的枪口。

虽然对岸的大明士兵们也都看到了对岸了异常,但是已经昏暗下来的天色让他们并没有看清走过来的是万茂。

一束不知道从哪里射过来的子弹直接击中了他的胸口,他的身体重重一顿,呆立在了原地。

看着胸口冒出来的血迹,他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微笑。“原来这就是死亡……”

当他那并不魁梧的身体重重倒了下去,几乎所有的土人都跪了下来,他们的眼泪不自觉地流下,举起了双手。

土人不再奔逃,也不再过河,他们似乎已经认命,待在了原地。

天色已暗,大明的士兵们也不再射击。双方隔着一条河,形成了一副安静到诡异的状态。

他们都在等待天亮,等待着明天的来临。

明天还在,希望还在。

南方的森林里打的鲜血四溢,但是在星城,夜色降临之际,却进入了最热闹的欢庆时刻。

从四月初朱瞻基抵达麻喇迦,然后在各国之间宣传这次的竞技大赛,并且强制要求南洋各国都要派代表来参加,甚至欢迎他们直接参加比赛。

自四月中旬开始,南洋各国就派代表奔赴星城,参加这次的大赛。

虽然他们大多都不会参加比赛,但是他们也要来看看,大明帝国到底想要做些什么。

以星城为中心,北方的暹罗,彭亨,宾童龙,占城,真腊,勃固,吕宋。东方的苏禄,渤泥,马鲁古,砂拉越,南方的满者伯夷,喃渤里,亚齐,以及旧港和原三佛齐国的各个部落。

还有就是西洋的一些国家,包括榜葛刺,溜山,锡兰,柯枝,沙里湾尼这些印度半岛上的众多小国,都派出了代表来到星城。

因为朱瞻基的到来,大部分国家即便不是国主亲至,也都派了王子前来。

半个月来,星城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闹的外交场所,来自各国的世界们在这里洽谈贸易,联络感情。

南洋霸主满者伯夷国的国主扬维西沙的到来,也将这种热闹的氛围激发到了最高。

谁也没有想到,扬维西沙竟然会亲自来此。

满者伯夷国虽然在面积上并不是南洋最大的国家,但是他们占据了南洋最肥沃的爪哇岛,人口也是南洋各国最多的。

以爪哇岛为基地,满者伯夷将国土慢慢扩张到了婆罗洲,苏门答腊,若不是大明的干预,他们现在恐怕早已经占据了整个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

扬维西沙原名叫维克拉玛瓦尔达纳,但是在他平定了中王和西王,统一了整个满者伯夷之后,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扬维西沙,寓意万王之王。

此人能力出众,在南洋各国之间都颇有威名,在他的带领下,满者伯夷成为了南洋名副其实的霸主。

面对这样一个地头蛇,即使是朱瞻基也不能马虎,用最隆重的礼节欢迎了他的到来,并且将各国的国主与王子都叫了过来作陪。

这种外交场合从古至今,都不是那么有趣的,在宴席上,所有人都是言不由衷,尔虞我诈,用各种策略来试探其他人的底线,隐藏自己的意图。

朱瞻基虽然年幼,但是在这种场合却表现的非常老道。他那从容不迫的气势,异于常人的身材,让他成为了这个场合上最为引人瞩目的一个。

扬维西沙就是第一次见到如此身高的人,不要说大明人,即使是西洋来的白人,他也没有见过如此雄壮的。

留着短髭的朱瞻基面色沉稳,双目不时爆发出慑人的锋芒,即使是扬维西沙也不得不避让三分。

他也在会场上见到了大明士兵们装备的长枪和短枪,这种隔着数十米,甚至一百多米就能伤人的武器,让扬维西沙很是心痒。

但是初次见面,他很难直接提出想要观看一番。

其实他如果要看,朱瞻基也不会不给他们看。这种火枪并不是看一眼就能仿造出来的。

这种无缝枪管的打磨,是综合技术能力的体验,他们拿在手里再看,也不可能仿造出来。

在会场上,并没有人谈论关于明古鲁的话题,这个时候,所有人都还在等待最后的消息到来。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大明会胜利,但是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战绩,会成为所有人评估大明战斗力的重要依据。

大明虽然在南洋地区战无不胜,从最开始的剿灭海盗王陈祖义,到灭掉整个锡兰山国的国君一族。上一次下西洋,郑和又灭掉了苏门答腊岛上的喃渤利国,生擒了国主苏干剌。

大明在南洋的威名都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但是,大明的战士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却并没有达到一种无敌天下的地步。每次的战役,大明都是依靠人多势众获得胜利,大明的士兵战斗力并不比他们土人更强。

只是这一次,大明士兵们竟然丢掉了他们的锋利铁器,换上了这种火枪。而火枪的威力,现在并没有经过检验,明古鲁部落就是一块试金石。

第二日,扬维西沙就以参观射击比赛练习的名义,想要亲眼目睹一下大明火枪的威力。

对于这个申请,朱瞻基只是笑了笑,就答应了下来。

扬维西沙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火枪,当他看到那黝黑的枪管散发着迷人的光泽,他的心里却一片恐惧。

因为他根本想不到,这种枪管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大明以前的火枪枪管,还能看出来是铁匠用锤子一锤一锤捶出来的,但是现在,那匀称的管壁,光滑的内外径,让他根本想不出来,这是用什么方法打造出来的。

他也故意拆开了一包大明士兵的枪药包,发现大明的火药也有了变化,不再是过去的粉末状,而是一颗颗晶体颗粒状。

这种变化,也是大明火枪的射击距离更远的原因。但是他也不知道这种颗粒火药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大明……这个神奇的国家,他现在很想去亲眼看一看了。

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有跟大明角力的可能。

在此之前,他决定绝不跟大明正面起冲突。

在扬维西沙抵达星城的第三天,从明古鲁部落就传来了消息。大明军队在拉斯河畔阻击了万茂一行,不到四千人,打的明古鲁人寸步难行,没有一个人能越过拉斯河。

万茂当场身死,他的族人们杀掉了他的家人,然后全体向大明投降。

整个明古鲁部落,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被打死了超过两万人,青壮死了近乎一半,整个部落几乎已经残废。

如今的明古鲁部落,不仅没有了跟旧港的施进卿掰手腕的能力,还要依靠华人的保护才能避免整个民族被其他部落吞并。

更让所有人惊讶的是,大明这次的战斗,总共才死了不到四百人,这里面还有三百多都是倭人,真正的大明人只有不到十个。

而且他们大多都还不是在战场上被打死的,而是死在瘴气和森林里的毒蛇,毒虫之口。

这样的战斗结果让所有人感到震惊,哪怕是扬维西沙也感觉到了恐惧。

就在所有人人心惶惶的时候,大明刑部当着所有国家使节的面,公审了哈三和依斯干达沙,以及其他同谋。

除了哈三与依斯干达沙,大明还直接处死了各部落王子十一人,他们的下属两百多人。在码头边的刑场上,杀的人头滚滚。

拜里米苏拉千方百计想要保住自己儿子的性命,甚至宁愿用王位来换。

但是朱瞻基并没有给他一点希望,依斯干达沙第一个就被砍头。而主谋哈三,则在所有人都被处死之后,最后一个被送上了断头台。

大明用最残酷的手段向南洋各国展现了自己的强硬,这同时也在告诉所有人,以后的南洋顺大明昌,逆大明亡!

就连扬维西沙这个时候也不敢表现的强硬,在没有找到对付大明的火枪办法之前,他们只能忍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