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一二五章 海权(摇摇摇头盟主第一更)

夕阳西下,皇宫谨身殿中,朱棣打了一个呵欠,止住了郑和和王景弘他们两人的工作汇报。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你们的奏章我已经看过了,此番能新结交西洲十一部落以我大明为主,此乃大功……不可不赏……”

朱瞻基和朱棣并没有按照后世的地理概念为地球上的大陆命名,美洲被朱棣更名为东南洲,东北洲。

澳洲被朱棣更名为南洲,非洲为西洲。至于欧洲,虽然朱棣已经知道了那边也有不少的悠久国家,但是并不认为那边就是一个单独的大陆,称作了西域。

原本的西域是指西北和中亚一大片区域,如今被朱棣更名为了西北。哪里的西北?当然是中洲的西北。

如今的亚洲,这一大片土地都被更名为中洲,大明是国号,但是在外交场合,已经人鸿胪寺命名为中国。

此乃是取中心之国之意。

在他的理想里,大明应该要成为世界的中心之国。

虽然朱棣说赏,但是也必须经过朝廷商议,出使之人,人人有赏。这一套程序已经三次经验,所以所有人并不意外。

看到打着呵欠的朱棣,看着他略显疲乏的表情,脸上下垂的赘肉,以及发福的身躯。

再想到幼年时看到的那个雄伟的身影,教他们学文习武时候的意气风发,郑和也不得不感叹,皇上老了!

“今日就到这里吧,明日朝会上,你们再为诸位大臣讲古。”

郑和低头长揖:“陛下,内臣闻听如今朝廷得一奇物,被称作地球仪。上面刻画了如今天下所有大陆和海洋,望陛下允许,容我二人观摩。”

朱棣笑了笑,指着朱瞻基说道:“就知道你们会对此物有兴趣,太孙也是日盼夜盼你们归来。你就跟太孙去吧,我这个老头子不奉陪了。”

即使郑和不问,朱瞻基也会带郑和看地球仪,还会将那大地球仪送他一个。

对于一位纵横四海的勇士来说,能够知道这个世界未知的一部分,可能会是他们毕生的愿望。

这个世界上那些没有被现代文明社会发现的区域,也才是他们这些人最想了解的地方。

这些秘密让他们知道,比其他任何人知道,可以发挥的作用都更大。

朱瞻基站起身来,向朱棣施了一礼,才回头笑道:“郑太监,王太监,随孤来吧。”

兴庆宫前殿西院,郑和和王景弘看着满屋子的地球仪,还有那通过剖圆法将地球仪上各地绘成的大型地图,登时被震惊的目瞪口呆。

他们站在那足有五平方米,已经与后世相差不大的世界地图面前,久久不能言语。

他们原以为自己已经走遍了世界的大部分区域,可是现在才发现,他们不过是在南洋的洗澡盆里打转。

后世的印度洋被更名为南洋,所谓的郑和下西洋,实际上应该改名叫郑和下南洋了。

而原本的太平洋被命名为东洋,大西洋被命名为西洋,北冰洋被命名为北洋。

虽然这些命名毫无新意,但是绝对通俗易懂,任何人只需要简单的对照,就能对这个世界的整体分布有清晰的认识。

郑和从地图上看着自己的船队行驶过的区域,不得不承认,这份地图,比他精心绘制的地图还要精确的多。

因为测绘方式的不同,大明如今的绘制方法,绘制的地图比例失调,仅仅能分清各处的方位。

但是通过六分仪的出现,测绘人员就能精确地计算各处的方位,如今的大明地图就是这样,分别派人员在每座城市,每座山,每条河进行定位,就能绘制出全新的比例一致的地图。

王景弘见郑和依旧沉浸在新地图的震撼中,而朱瞻基陪着他们站了许久,躬身说道:“殿下恕罪,我与大人有些失态了。”

郑和这才也清醒过来,连声道歉。

朱瞻基摇了摇头笑道:“我非重礼之人。二位如此痴迷,说明是真的看进去了,让我更有一种宝剑赠英雄的成就感。”

郑和开口问道:“殿下,绘制地图所用的器物可否容臣一看。”

“当然……”朱瞻基打开了案几上面的一个盒子,将一架崭新的六分仪递给了他。“此乃六分仪,取意东西南北上下六分之仪,通过对日光的折射计算,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定位。”

六分仪的计算是有完整的公式,只要掌握了计算公式,懂一点算术,一般人都能用。

郑和和王景弘两人都是学富五车之人,熟知牵星术。而牵星术的计算,其实比六分仪要更加复杂。

“此物实乃航海神器,有了此……六分仪,又有了这份地图,即便是深海,臣也敢去闯一闯。”

朱瞻基笑了笑说道:“海之深,非人力所及,不可知也。我大明此时应先关注各大陆,此乃我大明之未来。”

郑和这才感叹地说道:“和一直以为,自己已走遍天下,今日方知也不过是井底之蛙。天下之大,和亦不过只走了南洋一地,那东洋,西洋,北洋,又不知是何等景象。殿下,和虽不才,却也愿为大明之前锋,将天下各地收归大明。”

朱瞻基笑道:“孤也有此意,不过,如何收归,却需要从长计议。例如那东洲,南州,南州如今并无国家,只有一些野人群居。东洲虽然亦有部落,但比之我春秋时仍有不足。况且据闻东洲野人乃我殷商之时,沿东洲和中洲北方的海岛漂流而去。既然是我华夏族裔,如何让他认祖归宗,都需要建立一套完整方略。”

郑和与王景弘又有些懵逼了。他们出使西洋,并不知道地球仪的来历,也不清楚是谁测绘的如今的地球仪。

他们连东洲都不知道,如何知道东洲上面现在生活着什么人!

现在又听说在东洲大地生活着的人是从殷商时期过去的,同根同祖,更是觉得天方夜谭。

当然,这是朱瞻基故意灌输的概念。

印第安人的确也属于是黄色人种,但是说跟华人同根同祖,一直有些牵强。虽然有一些部落的确也使用过象形文字,但是大部分印第安人的语言和文字,与华夏相差甚远。

但是,只要把这个概念灌输下去,谎言说一万遍,也会变成真话。

而只要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概念,以后华人统治东洲,根本不需要像西方人一样进行大屠杀。

只需要拉拢听话的,打压不听话的,然后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性,进行通婚,一两百年的时间,就能把这个民族完全融合在华夏民族圈子里。

而当大明的人口只需要突破三四亿,整个世界的颜色,就再也不会以白色为尊。

当然,在这个期间,也要斩断欧洲人向外探索的脚步,将他们局限在欧洲那一小块土地上。

这样双管齐下,才能真正地让华夏民族,成为世界的主宰。

光是一个人口数量,就能让白人无法造反。

朱瞻基这才跟他们两个介绍了自己“得到”地球仪的经过,却刻意忽略了“麦哲伦”。

真正的麦哲伦还要几十年才会出生,现在过渡宣扬这个名字,只会让人对这里面的故事更好奇。以后的时候,想要掩盖也掩盖不了。

还不如现在就故意把“事实”搅混,让这件事变成一件历史之谜。

而且这样一来,还能把这件事安在一个华人身上,就说某某是受了朱棣的命令,探索天下的。

当然,这件事现在不能做,要做也要等到几十年以后。

朱瞻基现在拉拢郑和与王景弘,主要就是两个目的,一个是利用他们开始探索世界。

郑和是一个非常全面的人,大局观也很不错,亚洲,非洲,包括欧洲他都很适合继续联络下去。

而王景弘作为他的副手,能力有,经验有,不管是澳洲,还是美洲,都可以放给他去开拓。

而以后的开拓也不能再像现在,只是以宣扬国威为主,更应该进行全面的殖民准备。

在太平洋中心的各岛屿都要安置一直开拓队,这支开拓队用一两年的时间,掌握当地的季风,洋流,土质,然后为后期的移民统治做准备。

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借着朱棣的身体还能撑近十年,朱瞻基也想趁机出去溜达一圈。

这也是他最后的机会了,因为现在的大明皇帝在位,太子也在位,他这个太孙还有一点自由。

但是如果这两个人随便哪个不在了,他也就没有机会再出门了。毕竟,一个帝国的继承,比什么都重要。

郑和跟王景弘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离开两年不到的时间,大明的变化竟然是这么的大。

且不说地球仪和六分仪的出现,光是北征胜利,获得了一座用之不竭的铜山,就足以让人震撼的了。

而在应天府,竟然还出现了一个工业区!而这位太孙殿下,更是作为上天的第一人,飞上了天。

而朱瞻基跟他们讲的那些将士兵留在海岛上,测试天气,风向,洋流,更是让他们看到了一种系统化的征服海洋的可能。

是的,他们现在还惧怕深海,但是如果摸熟了海洋的规律,那个时候,还会惧怕吗?

(下一章,加快节奏了,绝不会让大家失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