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八章 习武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八章 习武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5:09:28 来源:笔趣阁

事情还没有完,当天下午,跟在朱瞻基身边的人就挨个被问询了一遍。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一直到晚间,朱棣确认了朱瞻基今天到文渊阁的确是意外,他在进文渊阁之前也的确不知道迁都这件事,朱瞻基的话也根本没有一个人教。

这个时候朱棣才放下心来。

既然没人教朱瞻基,那朱瞻基能说出反对迁都的话,朱棣就开始深思了。

连一个六岁小儿都能明白的道理,朱棣会不明白吗?

他迁都北平,为的是战争方便,不是为了让子孙日日夜夜防贼的。

既然迁都都反对,将北平设为陪都却没人反对,那么迁都这件事就暂且不提了。

反正将北平设为行在,也能满足战争的需要了。

朱瞻基知道这件事还是晚上起夜醒来,听到了付典衣和薛掌闱小声嘀咕这件事,才知道原来自己身边的人全部被查了一遍。

当了皇帝,这个疑心还真是大啊!

不过这也警示了朱瞻基,以后凡事还是不要太冒头的好,还是先老老实实增强自己的实力吧。

从五月开始,纪纲派到各地搜集道家典籍的人马陆陆续续回到了应天,为了满足朱瞻基的需要,他们不仅带回来了各种典籍,甚至还请回来了不少声名远扬的道士。

这些道士大多都号称练气有成,也想趁着这个机会来博个前程。

礼部祠祭清吏司的官员难得忙碌了起来,为这些道士安排住处,等待皇上召见。

与此同时,那些已经被整理好的道家炼气术,导引术,凡是能够强身健体的秘籍,也被一一抄录,送进了宫中。

得到这个消息,朱瞻基楞了半晌,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己之欲,竟然会惹出这么大阵仗。

不过再细想想,也能理解了。

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自己这是穿越到历史世界,不是仙侠世界。

自古以来,真正的高手,有才华的人,无一不是抱着投靠帝王的想法。

老子那么牛,也不过是一个图书馆管理员。

孔子号称圣人,奔波大半生,最高才做到**官职位。

这个**官还不过是鲁国的**官,当时的鲁国,也就两个县大小,实际上这个官职不值一提。

这么大的牛人都抱着卖与帝王家的想法,那些山野道观,又有哪家不想在皇帝面前挂个号,然后得一笔赏金,或者干脆就被皇帝看中,直接荣华富贵呢!

五月二十日,朱瞻基在来到这个时代三个多月以后,第一次走出了午门,出了宫城。

出了宫城还有皇城,沿着御道向南,东边是太庙,右边是社稷坛,经过端门,再出了承天门,才算是出了皇城。

承天门外,沿着御道,东侧是宗人府,六部,依次排开。在六部外围,还有翰林院,詹世府,太医院等文职部门。

而靠西侧,则是五军都督府的五座衙门依次排开,最后是太常寺。在他们的外围,还有通政司,锦衣卫,等军事行动部门的总部。

应天府也有一条长安街,不过这条街不是直的,而是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

陪着朱棣坐在马车上的朱瞻基一边看着外面的环境,一边听王彦介绍着各衙门的总部。

御驾经过了府军前卫的军营,来到了仪礼司驻地。

如今的大明经过了朱元璋三十多年的治理,国力蒸蒸日上。虽然不能说万国来朝,但是大明周边的数十个小国家无不是趋之若鹜。

仪礼司驻地长期担任教授外国使节中文和仪仗的任务,所以占地面积也不小,也有一个皇帝驾临的阅兵台。

所以这次从全国召集来的道士们,就被安排在了这里见驾。

今天皇室的这一大家子来的挺齐,即使是对习武毫无兴趣的朱高炽,也愿意来见见这些高人们。

要知道,道家可一直是中医和数学的发明者和传承者。

因为朱棣会亲自测试这些道士们的能耐,所以徐皇后他们一帮女眷,也都过来凑热闹。

在这个时代,娱乐节目少的可怜,即使的皇后,大部分时间也都闲的无聊。

徐皇后一家独大,另外寥寥几个妃子,哪里敢跟她来一场宫斗。没有了宫斗,这皇宫就更显得无聊了。

朱瞻基来到这个时代几个月,早就憋的有些受不了。

但是即使来到皇宫外面,他也没有自由,被徐皇后搂在怀里。前后都是宫女,外面是太监,再外面是护卫,里三层外三层,跟笼子里的小鸟没有区别。

“祖母,热。”

徐皇后听他说热,却也没有松开他的意思,递了一个眼神,自然就有宫女过来给他们扇风。

朱瞻基也有些无奈了,只能任由她搂着自己。

进入校场,所有大臣,卫兵,包括场地里那些道士,全都口呼万岁,大礼参拜。

数千人集体跪拜,这个场面还是比较震撼人了。就连徐皇后,当时也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不过朱瞻基在现代的时候,在非洲有能容纳两万人的雇佣军训练营,长期有数千军人训练,对这种场面毫不畏惧,甚至还有一种兴奋感。

看到朱瞻基丝毫不怕,朱棣觉得他能受得住这种大场面,笑道:“基儿愿与我一起下车吗?”

朱瞻基立刻兴奋地点了点头。“孙儿愿意。”

徐皇后却有些舍不得,抱着朱瞻基不丢。“军士煞气大,基儿年纪还小,别冲撞了基儿。”

“祖母,孙儿不怕。皇爷爷天下最大,有真龙之气,会护着孙儿。”

朱棣哈哈笑道:“不愧是我的好孙儿,走,爷爷带着你。”

朱棣龙行虎步,牵着朱瞻基率先登上了大约一米五高的阅兵台。

他抬了抬手,王彦大声喊道:“平身……”

这个声音可不是一声,跟随皇帝出行,他一般都会带着最少七八个大嗓门的太监。他喊一声,几个分开站立的太监就会跟着他的声音继续喊下去,保证现场的每一个人都能听见。

他们的喊话都是经过特别训练,压着声调和节奏,也不会影响后面的话。

朱瞻基第一次见到这种人声扩音器,觉得非常好玩,忍不住在人群周围寻找这几个太监。

轮到朱棣讲话的时候,就没有什么新奇的了。既然是邀请的道家,当然说了一番道家的好话,然后根据每一家捐出的典籍的珍贵程度,予以物资奖励。

要不然,让人家几百里,几千里过来,不发点奖金,怎么过意的去。

得到奖励的众人,都纷纷上前拜谢,然后才是一帮道士纷纷献艺。

能混到皇帝面前的道士,都是有几把刷子的。

朱瞻基对那些做化学试验的,即使看破也不直接揭破,让自己的奶奶,妈妈他们看一场热闹。

不过,私下里,他还是揭破了几起纯粹的骗术,以免朱棣看的高兴了,给他们这些骗子赏赐太多。

他关注的重点在那些习武的道士身上,遇到有真功夫的,他都让余先给记了下来。

不过让他失望的是,这些人并不具有超越他前世的实力,虽然有两个道士看起来比他前世更强。

但是他前世融合了太多的技巧于一身,并且最后形成了自己的能力体系。

真要无限制打斗起来,他们都不是前世的自己的对手。

不过这一切就足够了,因为他需要的只是这样一个借口,然后就可以开始练习自己的功法。

他也想找到张三丰,或者是创造出大鹏顺气功的张松溪,但是张三丰生于十三世纪,现在都十五世纪了,他不可能现在还活着。

至于张松溪,现在恐怕还没有出生。因为大鹏顺气功,周游曾经查过张松溪的资料,他活跃的年代是嘉靖年间,那是十六世纪了。

所以说倚天屠龙记里面,说张松溪是张三丰的弟子没错,但是不是亲传弟子,两个人相差了三百年,整整七代。

根据前世周游的调查,张松溪与张三丰之间差了七代,师承孙十三。

在孙十三之前,还有王宗,陈州同等武学大家。

在张松溪之后,还有一位三传弟子非常出名,那就是武学大家王征南。

王征南是四明内家拳的集大成者,他们这一支,也是公认的正宗内家拳传人。

在清代雍正年间,才首次将天下拳术分为外家拳与内家拳,外家以少林为代表,而内家则以张三峰所传张松溪为正宗。

他的大鹏顺气功,实际上就是张三丰传下来的呼吸吐纳术或者说是导引术。只是这个名字的由来,周游也没有查出来。

不过他现在有了现成的道家师父,又集中了道家的内家拳拳谱,整理出来一套适合他的导引术,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基儿,选好师父了吗?”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皇爷爷,既然道家呼吸法可以强身健体,为何不广为流传,让军中将士也都长期练习,岂不是能增强军力?”

一边朱高煦不屑说道:“穷习文富习武,平民大多仅够温饱,哪里能有精力习武?”

朱瞻基反问道:“二叔说的是外家拳吧?道家呼吸法即使孩童也可练习,不需要太多补品也能练习吧!”

朱棣呵呵笑道:“好主意,回头我就问问看,有没有愿意去军中教授的道长们。”

(弱弱求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