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五十二章 被遗忘的人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五十二章 被遗忘的人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7:19 来源:笔趣阁

大明南疆。吕宋岛。北明街。

有了大明源源不断的工具支持,人力支持,原本肥沃的吕宋岛平原,被许柴佬一片片地整体开发,变成了无垠的良田。

自永乐十六年,监舰队就成为了移民的主要途径,大批的货船从大明装满了人,运到南洋。

随后,在南洋又装上大批的粮食,被运到大明去。

这种频繁的往来已经超过大明与交趾的联系,因为这片土地虽然孤悬海外,距离大明福建的距离,还近于到交趾的距离。

而且,这片被上天赐福过的土地,实在太得天独厚了。

吕宋岛虽然主要是以山地为主,但是在群山之间,还有大片的肥沃土地,在岛中央和北部的平原面积加起来,都有江苏的一半大小。

而且这里绝不缺水,到处水流纵横。如此大面积的土地如果全部开发成良田,产出的粮食能供应小半个大明的百姓吃饭。

而在吕宋的山地之中,还有着各种各样的金属矿产,根据大明工部近几年的不断勘探,发现的铜矿和金矿有十几座之多。

就连朱棣,对这里也是越来越重视。

虽然南洋开发的大计一直在谋划,但是吕宋岛一直没有被列入开发计划,因为这里直接被朱棣划为了直属疆域。

大明会直接向这里派驻任官,教化百姓,发展农业,开发矿产。

但是,这里也并不是没有缺点,那就是台风是在太多了一点。

吕宋岛一年有半年的时间,总是会毫无征兆地突发台风。台风带来的暴风雨,严重地影响了本地人的生活。

不过,大明的老百姓是坚韧的,他们在福建也不是没有见识过台风,可是福建绝对没有这么多的无主良田可以供他们开垦,种植。

哪怕条件再艰苦,他们在这里扎下根来,繁衍生长。

这两年间,吕宋岛增加了超过二十万大明百姓,他们被发放了工具,划分了土地。

而许柴佬面对这些乡亲,竭尽全力为他们服务,挖河,修渠,力争让每一片土地都不缺水源。

所以现在的吕宋,比依旧有匪患的交趾,发展的更加迅速。

许柴佬如今在吕宋的威望日益增高,就连朝廷委派来的官员们,也对这个不是科班出身的四品知府敬佩不已。

此人虽然不读圣贤之书,却行圣贤之举。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许柴佬多了一项烦恼,因为当初被朱瞻基关在这里的朱贵,现在要死了。

三年前,朱瞻基将族叔辽王世子关押在吕宋,并且严禁任何人与之交流。

即便是一个性格坚韧之人,三年不能与人交流,被关押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也会变得神智失常,更别说一个养尊处优的暴虐世子了。

一开始,他还试图爬墙逃跑,但是到了后来,他怕了卫兵的长矛,再也没有了想要逃跑之举。

在第二年,这个朱贵就疯了,整天一个人在小院子里光着身子到处游荡。

每日负责看守他的卫士都是准时送去饭菜,他已经习惯了用手来抓,而不是用筷子。

他的身体越来越脏,逐渐消瘦不成人形。

许柴佬向朝廷上书了数次,不管什么要求都能得到满足,皇上亲自颁发的嘉奖圣旨都还摆在家族小祠堂内。

但是,关于朱贵的问题,从来没有得到回复,似乎所有人都已经把他忘记了。

十六年,十七年,朝廷两次派来特使,送来了数百儒生,还有一支超过五千人的军卫,协助许柴佬在岛上建立完善的统治架构,但是提到辽王世子,却没有一个人能给许柴佬一个结果。

辽王一系的确是失势了,可是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宗室子弟啊!

即使皇上没有原谅的意思,怎么连辽王府都没有一个人来关注这位世子呢?

他原本还期待太孙殿下归国的时候,能够想起这位世子,将他带回去。

但是殿下在海外待足了三年,最后被皇上催着回去了大明,回程的时候没有经过他们这里。

这个朱贵,就这样又被遗忘了。

现在除了关押朱贵小院周边的土人小孩子会时常兴致勃勃地去看一眼那个疯子,根本没有谁还记得他。

去冬以来,虽然吕宋冬日也不冷,但是已经疯掉的朱贵在大雨中睡了一夜,一直过了几天,守卫才从没有动过的饭菜上看出了朱贵情况不对。

情况被汇报上来之后,许柴佬三年来第一次去看了朱贵,却发现他已经快不行了。

他只能一边找人给朱贵诊治,一边委托监的运粮船带信回大明。

但是他自己都不做指望能得到指示,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可能是这三年来的囚禁让朱贵久经磨难,也可能是朱贵老天庇护,虽然医生只是给他开了几服药,他竟然坚强地熬了过来。

至今已经两个多月了,他依旧没有断气,还在顽强地活着。

只不过,这种躺在床上不能动地活着,恐怕比死还要难受。

这一日,许柴佬率领一帮部众正在北明街新修的皇室别院视察。

这座皇室别院位于北明街唯一的一座小山丘上,四周引流成河,建了三丈高的城墙。

城墙有四个瓮城,可以各容纳一千军士拱卫。

别院共有一个大殿,一个主殿,还有九十七间房子,形成了一处九十九间的城堡式建筑群。

间绿树成荫,处处鲜花怒放。

不过,这些耗资都不是由许柴佬出的,也不是吕宋百姓承担,所有的花费都是监一力承担。

相反,吕宋百姓因为售卖砖瓦,提供服务,还能赚取到工钱。

这样的别院还不止一座,吕宋这里有一座,星城有一座,在西洋的柯枝也有一座。

这别院是为朱棣西征准备的,虽然他住不了几天,但是皇室的威严不能丢。

感觉再无疏漏,许柴佬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个衙役带着一个小太监跑了过来。

“大人,朝廷有船到了。”

一听是朝廷有船到,而不是监有船到,许柴佬精神一振,问道:“来使是何人?”

(牙疼的受不了,去打针了。今天承诺一万二还差四千,对不住大家,明天争取补上。这两千字不算加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