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振南明 > 第五百三十九章 举世伐清

振南明 第五百三十九章 举世伐清

作者:一袖乾坤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6:03 来源:笔趣阁

三月二十日,高杰部大破吴三桂拿下了真定府。

不过他并没有立即推进,而是在等。

他在等的便是另外两支明军。

堵胤锡率领的忠贞营和文安之麾下的川军!

这两支军队在洛阳大战击溃阿济格后稍作休整,随即便驰往北直隶驰援高杰。

三支明军加在一起足足有五十万之多,声势可谓浩大。而清军一共也就是剩下了二十余万,这还是把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的军队全算上。

清军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而明军并没有展现出自己的全部实力。诸如黄德功、秦拱明都驻守待命以防不测。

换句话说明军有充足的自信打赢这场北伐之战。

如今的北直隶明军已经打下了大半,堵胤锡和文安之率部赶来后高杰与他们商议一番,决定从三个方向向京师展开总攻。

其中文安之率部攻打保定府的唐县、完县。堵胤锡率部攻打高阳、安州。高杰亲自率部攻打保定府城。

保定是京畿前的最后一道屏障。只要拿下了保定,便可以随意攻克京畿。

而退至保定的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已经退无可退。

再向后退便是顺天府,便是京师。

刚刚继任摄政王的多铎已经下了死命令,必须顶住明军的猛攻。

原本吴三桂是存了反心的。但他想要待价而沽,等到明清双方战到最激烈的时候再跳出来,这样一来可以显示自己的重要性,二来也可以把自己卖一个好价钱。谁曾想明军推进的速度太快,陕西、河南、山西相继失守,北直隶直面明军的兵锋。

吴三桂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迫上了前线。

这两天他也想明白了,即便明军接受他这时候的投降也不会给他太好的待遇,毕竟他的觉悟实在太低,等到明军已经快收复天下才表态。

所以吴三桂决定再拼死赌上一次。他要赌这一仗清军能赢。

即使是惨胜也可以。

但一定要胜。

只有胜了他才有和明军讨价还价的空间,只有胜了他才能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吴三桂会在这一战倾尽全力......

而多铎为了督战也亲临保定府中坐镇。

按照他的话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如果保定之战败了,明军将彻底获胜而大清将死无葬身之地。

战时当然会实行戒严,保定府全境奉行坚壁清野的政策。

清军方面坚信此举有助于逼迫明军退兵。

毕竟明军的补给线要更长一些,而清军的补给线就在身后。

然而他们错了,许多百姓自发的把自家粮食送给明军。

甚至有一些百姓绞了辫子扛着锄头、粪叉前去投奔明军。

这些平日里看起来卑微卑贱的蝼蚁此刻竟然爆发出了这么强大的能量。

一个、两个或许没有什么关系,但前去投奔明军的百姓却成千上万,他们带去的粮食或许不多,但却是极为鼓舞明军。

这让明军上上下下坚信他们才是百姓真正希望看到的人。

从这一刻开始清军就已经输了。

他们只是在徒作挣扎,做着困兽之斗而已。

那些被他们欺压过的百姓,那些敢怒不敢言的可怜生灵现在有了依靠便要把新仇旧恨和他们一道来算。

多铎第一次感受到了恐惧。

一个人再强大也不可能与天下作对。而清廷这几年在北直隶的倒行逆施已经失尽了民心。

一时间三路大军齐攻保定,五十余万明军加上自愿而来的百姓,颇有举世伐清的意味。

这一刻多铎深深体会到了以小族御大族的无力,也开始明白多尔衮在这个位置上干的多么艰难。

但即便如此这一仗还是要打,该流的血还是得流。

满洲人从来不会主动认输。

就在多铎认为自己运气已经坏到极点时,盛京方面传来消息朝鲜人已经把盛京围住了。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缺兵少将的盛京就会告破。

多铎兀自苦笑一声。他终于明白兄长为何要他不要逃跑了。连老巢都被端了,这天下之大怕是真的没有满洲人的容身之所了。

既然如此那便战个痛快吧!

......

......

登莱水师在塘沽登陆成功。

在郑成功的率领下明军成功破除了清军设下的重重壁垒,抢滩登陆成功。

这也宣告着这支明军在塘沽彻底站稳了脚跟。接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向天津卫城挺进。

只要拿下了天津,距离京师便是咫尺之遥。

他们甚至有希望抢在另外三支明军之前率先攻入京城,而这可意味着莫大的荣耀。

......

......

朱慈看着一份份从前线送回的奏报,心情激动的无以复加。

多尔衮死、阿济格亡,山西、河南尽数光复。

北直隶大半土地也已经重新回到大明的怀抱,如今清军已经龟缩在保定府一地做着困兽之斗。

最让朱慈感到高兴的是许多北直隶的百姓自发的加入明军,帮助明军攻打保定。这证明大明一直是得民心的。

这证明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从他登基以来便一直筹划着这次北伐。他筹划了整整三年,故而当北伐真的开始后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些将领表现的都太出色了。出色到朱慈不需要过于设计具体的细节。

君臣之间相互信任,才造就了如今的局面。

若是朱慈一味收拢权力,怕是这些文臣武将反而会束手束脚。

朱慈现在非常激动。

三年的努力造就了今日。眼瞅着就差一步就能收复京师,朱慈自然不能只坐在紫禁城中。

他决定御驾亲征。

这个时候御驾亲征,等到朱慈赶到北直隶恐怕仗也已经打得差不多了。

但也正因为此他基本不会遭到太大的阻力。

不然光是文臣劝阻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他淹死。

作为大明帝国的皇帝,朱慈就是要第一个迈入京师的大门,他要让天下人知道圣天子时刻挂念着祖宗基业,挂念着江山社稷,挂念着百姓的生死。

他要让天下人明白大明才是天下正统。

他要弥补父皇的遗憾,重振大明的声威。

......

......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